这几天,青岛疫情爆发。
本轮疫情,打中了无数家庭的软肋——孩子。
截止3月8日24时,青岛莱西市本轮疫情累计确诊就有218例。
其中,就有129名学生,13名教师确诊
短短几天,莱西这座城就失去了生机。
昔日的校园,朗朗读书声。
如今的教室,空无一人。
一辆辆大巴,载满了穿着
但这一次,他们不是身穿校服,而是
有网友说:
“中考近在眼前了,可怜的孩子们,本来青岛升高中就困难。”
然而,疫情中的校园,可怜的人,不只有学生,还有老师。
一名确诊支教老师的行踪被曝光后,发生了一件让人无语的事情。
更是让她难上加难,雪上加霜。
1名支教老师,5天的流调。
谁曾想,会在网上掀起一波风浪。
这名老师的第一和第二天流调,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打工人的行程。
要么在通勤路上,要么在工作单位。
其余时间,吃饭、散步。
要说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下班时间去理发店护理了一下头发。
然而,有的人把噱头落在“焗油”上,再把矛头指向她的第三天行程。
往流调中添油加醋,让它彻底变味。
3月3日,星期四。
支教老师的流调不涉及学校,或许这天,她休假了。
按理说,在休息时间出去放松一下。
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然而,当这件事情碰上
就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不简单”。
有人整理出:
“这位老师3号中午在人均62元的饭店就餐。
下午去做了SPA,晚上在人均49元的餐厅吃饭。
然后去逛街、吃甜点。”
这份总结,不禁让人细思极恐,后背发凉。
然而,更让人感到崩溃的,还有随之而来的一轮又一轮的网暴。
有人冷嘲热讽道:
“从流调可以看出,老师们的日子多好啊。”
有人同为老师,却把枪口对准那个无辜的同行,说:
“老师的风评就是被这些人带偏的。”
有人以偏概全,恶意揣测。
用这位老师4天的时间,去衡量教师的工作和价值。
真没想到,都2022年了。
疫情已经过去两年多,还会出现因流调而来的键盘侠。
流言蜚语,又一次,掩盖了疫情本身。
掩盖了那个,配合流调的受害者。
掩盖了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很多人的目光,就这样在八卦中涣散,在窥私的欲望中分不清黑与白。
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青岛
——本轮疫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3月6日,青岛市新闻
“基因测序显示,莱西疫情所涉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
但与目前国内和境外输入病例都‘不同源’。”
也就是说,本次疫情的感染源,触及了我们未知的领域。
这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以来,地方首次提出“不同源”。
难以预测,接下来的青岛,还要接受多大的挑战。
截止2022年3月9日,青岛疫情现存确诊229人。
2个高风险地区、4个中风险地区,都在莱西市。
疫情肆虐,有的人在局外深扒流调,有的人在局内苦苦坚守。
同样是在学校里,除了这名老师外。
不幸“中招”的,还有一大批学生。
在这所学生超3000人,教师近300人的莱西七中里。
病毒早已在其中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才有了如今的大爆发。
对此,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也提出:
“感染过百,这意味着病毒可能已经在学校内发生了超级传播。”
疫情肆虐而无情。
好在,在校园这个许多人梦想萌芽的地方。
那份活力和希望,依旧让人热泪盈眶。
当莱西七中的师生们收到去隔离点的消息。
他们完全没有焦虑和恐慌。
而是排着队,挥着手,对着镜头
或许,这场奇妙的经历会让这群学生产生不同以往的思考。
而这份从容面对一切的心态,也将保留到他们成年之后,用来抵御
接下来,把镜头转回教室。
3月5日,莱西一中。
接到全体学生居家上课的通知后的班主任们,不仅没有感到轻松,还神经紧绷。
望着教室课桌上堆满的书本,他们开始苦恼:
“居家上课的这段日子,学生们没有教材,怎么办呢?”
于是,班主任们决定给学生们“送书上门”。
85名班主任要负责运送4000多名学生的课本练习册。
他们用了6000多个方便袋,360多个编织袋,120余卷胶带纸,6200多份便笺贴。
从数字来看,就知道任务艰巨。
他们把学生们的书籍分类装好,开车送到每位学生手中。
从上午7点半,一直忙到晚上8点。
4000名学生的教材,一份也不能少。
如果学生们知道,那一份送到自己手中的课本背后,夹着老师们的艰辛。
那对他们来说,这沉甸甸的知识,一定意义非凡。
对高三学子而言,送来的何止是课本,分明是这辈子的前程。
那天,距离高考,还有94天。
装书的塑料袋是黑色的,但相信,他们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同样被黑色“包裹”着的希望,还有那一抹中国红。
3月7日,凌晨五点。
莱西市南路中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
那天,恰逢周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也象征着青岛在疫情中的信仰。
青岛疫情,发生在校园里的一幕幕。
关于学生在面对未知时的从容;
关于老师在三尺讲台之外的付出;
关于那被奏响的国歌,那被升起的国旗。
以上种种,都让水木君感慨万分
——中国的前程和未来,永远值得期待。
那份关于莱西、关于青岛、关于中国的信仰和希望,同样出现在校园之外。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现象存在:
在中国,只要哪里有疫情爆发,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就将汇聚此地。
这一次,也不例外。
3月7日,一辆货车载满了心意,开往莱西疫情防控第一线。
100箱果蔬脆、100箱红薯条、20箱苹果。
都是最质朴的
同样心怀仁爱的,还有鲁南制药集团。
他大手一挥,就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药品。
疫情中,极具担当的企业,总能给予我们安全感。
而有些付出无关慷慨,也同样让人感动。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瞬间泪目。
即墨市民兵预备役队员连续工作了18小时后,席地而睡。
尽管地板很硬,天气微凉。
总有人默默守护着这座城。
用自己的风餐露宿,去换更多人的安居乐业。
好在,这份牺牲和成全,没有被辜负。
看到疫情防控人员在外面非常辛苦,莱西一房产中介公司将店铺免费提供给他们休息
——“店门没关,空调开着,热水管够”。
他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喝口热水,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
有人说:
“疫情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
有人替他们遮风挡雨,也有人为他们考虑一日三餐。
一阿姨包了300多个饺子送给核酸检测人员。
“帮不上你们什么忙,就会做饭,我就包饺子给你们吃吧。”
同样用食物表达善意的,还有莱西的一家餐馆。
他们给一线医护人员送来做好的鱼和汤。
这两天的青岛有点冷,有些人,却温暖了这座城。
有位小姑娘用了好几个晚上,做了很多手工花。
本想着3月8日妇女节那天送给老师,没想到却等来了停课的消息。
在她排队做核酸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手工花。
既然暂时不能回校,那就把这些送给最可爱可敬的一线工作人员。
手工花虽然是假的,但这份善意,却是真真切切的。
一箱箱物资,装满了希望和期待。
一群以地为席的英雄,把美梦留给了更多的凡人。
一间小店,尽自己所能,做“亏本”生意,只愿能为抗疫出力。
一个个饱含心意的饺子,以一碗碗鲜美的鱼汤,是饱腹,更是治愈人心。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酸甜苦辣,都是浪漫。
还有那一朵朵永不凋谢的花。
都是疫情中,对他们最纯粹的回馈。
点亮“赞”和“在看”,为莱西,为青岛,为零星爆发疫情的全国各地。
“莱”日可期,“西”望无恙。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