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日本是如何再编辑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2022-04-07 20:11:5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周边国家竞相学习,我们来了解下日本是如何再编辑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日本是如何再编辑中国传统文化的】

 最近在读著名动漫导演高畑勋的书《一幅画开启的世界》。谈到中国绘画与日本绘画关系时,高畑勋说出了一句坦承的大实话:“中国绘画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的巨大蕴藏也是令人敬畏”。

 
《一幅画开启的世界》,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
 
比如江户时代的画家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这幅名画。画中的“鹰爪”巨浪200多年来席卷全球,成了世界通用的艺术符号。日本人也为此脸上有光,为那个时代的绘画能走出亚洲而自豪。日本2024年即将发行的新版1000元日币,背面图案将采用《神奈川冲浪里》的“鹰爪”巨浪。葛饰北斋的这个“鹰爪”灵感来自哪里?这,一直是北斋研究中的一个谜。
 
于是,南宋水墨画家马远《十二水图》(1212年前后)进入人们的视野。展卷细览,看到“云舒浪卷”画面上,马远用粗重凝涩的颤笔,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画出一个鹰爪浪头,发威咆哮。哦,连高畑勋都惊呼,这不就是北斋“巨浪”的原型吗?600多年后的北斋,可以说是直接临摹了马远。太不可思议了。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的鹰爪巨浪
 
南宋马远《十二水图》的“云舒浪卷”中的“鹰爪”巨浪
 
顺着这条思路,笔者又发现同为江户时代画家的铃木春信,也“问题”多多。铃木春信美人画有名,但他也画猫。他有一幅《猫与蝶》的名画,现藏太田纪念美术馆。猫与蝶配对,当然是中国元素。“耄”为猫发音,“耋”为蝶发音。而“耄耋”则有长寿美好之意。春信笔下的猫,为黑白斑纹相间的花猫。花前有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花猫抬头定睛细看,瞬间的动静捕捉,生动生趣生气。
 
不过,春信这幅画,与宋徽宗赵佶《耄耋图》高度形似神似。《耄耋图》也为黑白相间的猫,也是抬头定睛细看,也是捕捉飞舞的蝴蝶,只不过是一只。宋徽宗画的是长尾猫,春信则将猫尾藏住。要说不同,这就是仅有的不同。当然,那个时代亦无知识产权说。当然,作为绘画大家的铃木春信,我们也不宜用一个“抄”字定性。
 
铃木春信的《猫与蝶》
 
宋徽宗的《耄耋图》
 
这就连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对日本而言,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是否就体现在绘画方面?其实,日本在形成自己的文明过程中,中国元素的这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一直作为主体性的存在而渗透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日本在明治以后有两个体系:一个是近代化的体系,一个是历史传统的体系。前者体系中的法制、国政、军事、教育、邮政等都是采用了欧美文明的范型。后者体系是指没有被近代化所“染指”的家文化和身边的语言、习惯,举止等,即义理人情。这个系统都是采用了被日本再编辑过的中国文明的范型。
 
对这个范型,日本人用“世间”这个用语来表示。制度性(外在/用)方面采用欧美的,世间性(内在/体)方面采用中国的。所以周作人说日本一半是异域,一半是古昔。这个异域就是西方,这个古昔就是中国。如日本人平安时代喜欢白居易,喜欢他的“雪月花时最忆君”;明治以后喜欢杜甫,喜欢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李白的兴趣上,则舍用明版本采用宋版本的《静夜思》,他们认为宋版本的“举头望山月”比明版本的“举头望明月”更有野趣更为具象。中唐诗人刘禹锡《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的诗句,写舞女们舞动长袖,扭动身体的身姿情态。懂汉诗的日本人取出“振袖”两字,用来表示和服中的青春服——振袖(艳丽长袖服,为未婚女性所袭)。这些都是古昔的具体显现。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日本对“异域”而来的元素,一般不再编辑,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但对“古昔”而来的元素,则进行再编辑,然后作为自己的主体文化加以定型。日本人对从中国而来的元素,再编辑得最为成功,最为得意,而且被西方人误认为是岛国“自产”文化的,笔者以为是茶道文化、禅文化和天皇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中国52个非遗手艺】
 
中国52个非遗手艺有:皮影戏、剪纸、古琴、二十四节气等。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表演形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