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里是一片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如今成了不少游客打卡的‘网红地’。”“在震撼的视听体验中观赏红色舞台剧,这里是‘重庆1949大剧院’。”......4月8日,由市委网信办、市教委、沙坪坝区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网)、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沙坪坝区委网信办承办的第二场“渝论·青年说”活动在沙坪坝举行,来自市内14名高校青年学子走进老旧小区、文艺剧场、古镇街区等地,一探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城市更新见人、见物、见生活由过去脏乱差的环境,蜕变为今日的网红打卡地。位于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的“苏式楼”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围绕尊重历史的基础和与周边环境兼容,改造后的“苏式楼”弥漫的是一种红色的“浪漫”。时而探出窗张望的居民,又让这里充满了平淡生活的烟火气。动静结合的老旧小区,聚集了不少文艺青年的目光。而当天,14名青年学子也走进团结坝社区,从青年人的视角探讨街区新旧交替背后的魅力。
“我觉得这些老旧小区里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更注重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以及特色魅力彰显。”来自重庆大学的王瑞琳说,一座城市的“更新”,更多地强调了在原有基础上开展渐进式的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同时在细微之处突出以前特钢厂的一些历史记忆。这样的改造,对当地群众而言并不是生硬地接受,更像是通过改造,对居民生活方式的一种重塑。让老旧小区不仅有新的幸福感,还能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老旧小区其实还有很多城市里面很难见到的温情,比如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志愿者们的奉献与付出,这其实也应该是城市更新中的一股柔性力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陈伯青告诉记者,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居民以及志愿力量,携手同心,合力推进了老旧小区的提档升级,同时像搭建的“议事院”“吐槽箱”等意见反映平台,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中构建起了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家都能全程参与、关心并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变身成了小区改造的“主人翁”。通过对老旧小区的探访,这些在老百姓家门口“升级”的幸福感,让青年学子们也体会到了城市更新背后那些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细枝末节。文化传承有“匠心”更有“创新”当天,参与本次“渝论·青年说”活动的学子们还了解了沙坪坝在文化传承上的一些思路与做法。参访“重庆·1949”大剧院后,来自西南大学的唐婷表示,“重庆·1949”大剧院是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通过舞台剧,让红色文化艺术化呈现,红岩精神会得到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新打造的磁器口景区,在传承巴渝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功能、提升品位,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千年古镇,古朴又时尚。
“历史文化正是城市魅力的关键。”西南政法大学的徐侨说,磁器口的改造,让古镇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保护建筑的修缮,传统风貌的延续也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把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进现代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在磁器口景区总能看到一些身穿‘红岩志愿者’衣服的志愿者,通过了解后才知道这是沙坪坝的一个志愿服务品牌。”西南大学的陈海明认为,志愿者也是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沙坪坝区通过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是用行动在传承和诠释红岩精神,看着一个一个的“红岩志愿者”,心生敬仰,他们传递着能量,给人奋进力量。作为“非遗”传承人,单大琼掌握了蜀绣上百种针法,同时还免费为他们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带动其就业创业。这样一门“老手艺”如今也成为了磁器口景区的新时尚,朴素的匠人让文化绽放出新活力。“精致的一针一线背后,既可以是一段故事,也可以是情感的展陈。”重庆大学的程汇仁说,古镇和蜀绣很搭界,一方面直观地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手艺人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更是绣出了时尚、绣出了个性,带动了非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