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胡宁生获得小行星命名】
5月2日,第二卷第六期的《小行星命名公告》发布,其中新增了两颗以中文命名的小行星,一颗为534390胡宁生,一颗为541508刘慈欣,这两颗小行星一颗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另一颗则由俄罗斯恩格尔加特天文台泽连丘克观测站发现。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三体》更是无数科幻迷心中的殿堂级读物。胡宁生则是天文仪器界的专家,现居于南京的胡宁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任职南京天文仪器厂厂长,退休后仍然在不断研究多种尖端天文仪器,他在1964年主持研制成的43/60/80cm施密特望远镜成为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国内外人造卫星的主要仪器,1968年研制的光学跟踪经纬仪更是在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起到重要作用。一位是想象着浩瀚宇宙的人,一位是观测着无垠太空的人,这两位获得小行星命名的事,在天文爱好者和科幻爱好者的小圈子中引发了讨论。
【小行星命名权是什么意思】
小行星命名权是指对未命名的小行星进行命名的权利。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小行星的命名权现在一般属于发现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般根据发现者的提议而进行命名。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
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
【小行星命名权归属】
目前的规定是:一颗小行星在累积了至少4次冲日期的观测数据后,方可获得永久编号,并确定发现权归属,随之一同确定的还有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权归属,发现权和命名权归属同一人(或组织);在最早有两晚观测数据的冲日期内,提供了第一个观测报告的观测者将获得这两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