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回收不能拿善意当生意】
每到搬家、换季等时节,不少居民家中就会淘汰一批不穿的旧衣服。于是,旧衣线下回收站点和线上回收平台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旧衣能再利用自然是件好事,但也有人想做更多的了解:旧衣回收后到底去了哪里?那些宣称慈善、捐赠的回收,能把旧衣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吗?(7月12日《法治日报》)
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人们早已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对于想要“断舍离”的居民来说,压箱底的旧衣服留着占用空间,扔了又有些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旧衣回收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居民小区,既就近满足了人们处理旧衣的需求,又能实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举。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打着“慈善”“公益”名号的旧衣回收箱背后,很可能是倒卖旧衣的“私人贩子”。有业内人士透露,混合到一起的各种衣物,一吨能卖1000元,如果经过分类或者深加工,价格又会翻几倍,羽绒的、羊绒的衣服甚至一吨几万元。为了降低回收成本,攫取更大利润,一些人便想到了仿冒慈善组织设立旧衣回收箱。
此前曾有媒体曝光,“私人贩子”在相关购物平台上定制印有“慈善”“公益”字样的衣物回收箱,放到小区门口收集衣物后二次售卖并从中获利。而在购物平台上,仅需99元就能买到写有“爱心捐赠”字样的旧衣回收箱。一些商家还会主动提醒客人印上“慈善总会”效果最好,并表示可以帮忙套用别人的备案号印在箱体上。
以商业方式有偿回收旧衣物,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拿善意当生意,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与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的性质不同,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旧衣物等废旧物品捐赠回收,属于公开募捐活动。《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2019年4月,民政部发布《关于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提示》,提醒公众参加慈善募捐活动之前,先核实活动举办方的合法身份和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今年3月,民政部再次发布提示,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近年来,不少地方纷纷开展旧衣物回收箱清理整顿行动,但大都是阶段性、运动式的,并未从根本上予以遏制。
假借慈善名义进行旧衣回收牟利,不仅严重违反了慈善法有关规定,损害了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更会损害慈善公益的信任基石,对于正规合法的旧衣回收等公开募捐活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有效规范,厘清慈善募捐和商业运作之间的边界,让“公益的归公益,生意的归生意”。
一方面,要走出坐等群众举报的“舒适圈”,对线下旧衣回收箱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对真实身份,凡仿冒慈善组织设立的坚决予以取缔,并对当事人依法处罚。另一方面,要加强线上监管,强化电商平台主体责任,打击违规定制服务,将仿冒慈善组织的回收箱及时下架,情节严重的予以关店处理。
【旧衣回收卖到哪里】
回收的旧衣服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
1、捐给山区。一些环保回收旧衣服的组织会将一部分回收的衣服经过消毒、清洗后直接捐赠给贫困山区人民,缓解一点生活压力。不过我们难以知道这种捐赠方式是否真的对受捐者有益,不知道这些旧衣服是否真的适合他们穿着,不知道不适合他们的旧衣服他们会怎样处理……这种操作似乎还会让我们多了一些顾虑。
2、二次流转,出口其他国家。有些环保回收旧衣服的组织回收衣服后,会交给合法合规的工厂处理,工厂会分拣一些质量、成色尚好的衣服进行清洗、消毒等一系列专业清洁工作,然后将这些衣服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贫困或战乱国家,延续旧衣服的使用价值。
3、环保再生。除了二次流转,这些合法合规的工厂还会把旧衣服进行环保回收处理,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棉花、涤纶等材料进行分解,再加工农业保温、建筑或工业隔音等环保材料,让回收的旧衣服成为可循环利用资源。
【旧衣回收要执照吗】
旧衣服回收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需要办理回收废品营业执照。
要求提供资料:
1、个人资料(身份证,法人户口本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居住地址,电话)
2、注册资本
3、要注册的公司名称
4、业务范围。
可以在支付宝上搜索当地名+市场监管,先去提交申请,通过以后,然后带着租房协议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去当地的市民之家或者办证大厅去办理。
如果是自己的房子可以到村上开具场地证明,同样先在支付宝上申请,再带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去办理即可。申请的时候选择:再生资源回收重金属除外的一般回收。
如需租厂房作仓库,一定要搞明白是否宅基地自建厂房,现在很多房东为了赚钱,在偏僻的地方自己就盖起了厂房。其实宅基地是不允自建厂房的,如果租到的厂房属于宅基地,那么则属于违建,你的营业执照是办不下来的,而建设用地一般是批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