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西安2月22日电(杨英琦张一辰)记者2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清平堡遗址发现民居与商铺等遗迹,并出土大量彩绘泥塑神像等。专家表示,这些遗迹反映了当时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2020年4月,当地村民在此处取沙土修路时,发现了泥塑造像、建筑材料等遗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清平堡考古是对中国长城遗址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近三年来,考古专家在清平堡遗址发掘出中心楼、显应宫、民居、商铺、寺庙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等。
在中心楼南侧街道两侧,清理出小型建筑10余间,这批建筑分布密集,多为“一宇两内”的结构。住房内有砖砌火炕,院落中有碾房或磨房的遗迹,为当时驻堡军民居住的普通民居。专家表示,这些遗迹反映了在清平堡中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
显应宫建筑结构保存完整,由砖砌的照壁、院墙、戏台、东西两庑、正殿、寝宫等组成,整体呈轴对称分布,并体现出浓厚的中原文化因素。其中,东西两庑出土的泥塑神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明朝风格的形象和蒙古风格的形象,反映出当时在清平堡内,两族人民交流融合、平等共处的情况。
考古专家表示,清平堡在修建之初的自我定位具有军事和商贸二重属性,在使用过程中,营堡内及周边发生的更多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通过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明确了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进一步认识到民族的融合发展与文明的交流融合始终是历史的大势。
【长城真的可以挡住匈奴吗】
中国长城有的效阻挡了匈奴。三米高的部分基本都是建在山上的,游牧民族根本就没有办法城。长城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峰火台,驻有军人,不是很多,大多的军队,都在稍后,就是军营。如果外族人侵犯,驻在那里的军人就依外族人的数量点几处峰火台。军营就会看到,以就近原则,以最快速度赶到那里御敌。
不仅在军事,在经济上也有作用,巨墙和关隘阻断了中原和北部游牧间的民间自发贸易,使得朝廷能对游牧贸易起到强大的管控作用,进能封锁游牧急需的铁器、陶瓷和生活用品,退也能在关隘设立互市征收税费。
长城的军事作用除了防御,也有很强的兵力输送能力,让士兵在事先搭好的青石板上于崇山峻岭之间行军,比绕着弯弯曲曲的土路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对于想捞一把就走的小股游牧劫掠队也有防止作用。
长城成功防范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两诸侯国都很强大,但齐国有号令诸侯,代天子讨伐其他诸侯国的特权,当齐国率领其它几个诸侯国来讨伐楚国的时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国城防(长城)高大坚固,竟未敢作战。
长城具备多种功能,就缓冲地带而言,从攻者角度看,能攻则攻,不能攻则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则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战。如若交战,长城则成为勇士们厮杀的沙场。不论秦汉时的匈奴帝国,还是明时北方可汗俺答,面对长城,总是一筹莫展。
【长城有什么历史价值】
(l)长城是保卫中原农业文明与和平生产环境的屏障。长城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在“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战略防御措施,它在军事方面的巨大功效,始终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功能。两千多年来,围绕城墙展开的攻防之争,构成了古代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一系列的守城战略战术体系也由此而产生。
纵观全部长城的修筑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战争,以求得人们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它对于中原农业文明所起到的安定与和平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充分肯定的。(2)长城是一条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开发的杠杆。纵观中国古代北疆开拓发展的历史,大多与以长城为核心的边防建设有关,可以说长城起着经济的杠杆作用。围绕着长城的修筑,以及为解决守城将士军备给养而实施的军屯、民屯和徙民实边等措施,均刺激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