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更优、手续更少、成本更低……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牢牢把握首都功能核心区战略定位,以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为着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商策略、富商资源和适商生态,连续多年在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列,入选北京市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城区将以“营商”促“赢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留在东城、赢在东城,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流程更优,从“一件事”看东城集成改革新探索
东城区以群众需求为指挥棒,重新梳理整合跨部门业务,通过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推进单一事项办理向“一件事”“一个行业”“一个园区”集成,切实推进部门协同高效顺畅、政府职能深层优化、企业群众需求充分满足、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这张凭证上有我们公司申请办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信息,办理一张行业综合许可凭证就能开门营业,真的太方便了!”今年3月,北京创造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东长安街二分店收到东城区首张超市行业综合许可凭证,申请材料从27份减到20份,压缩26%,办理时间从6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节省83%,“一业一证”集成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区政务服务局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集成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所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精简、优化、合并、调整办事流程和申请材料,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受理、一并办理、一口发证”,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此外,东城区探索末端集成,探索微缩版大厅进园区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在企业数量多、活跃度高、业务办理需求大的园区、楼宇内建设政务服务站点,将窗口前移延伸,以一窗受理、自助服务为主要方式,为企业政策咨询政务事项办理提供最大化便利。今年2月,东城区首家园区政务服务站——东雍创业谷园区政务服务站正式启用,258个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园区办理,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现实需求。
手续更少,从“一张证”看东城审批服务新速度
东城区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在全市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一证多址”,全流程办理时限从14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缩减50%,“一张证”彰显东城区审批新速度。
“我们选择在饮品店、面包房等工艺流程相对单一、食品安全等级较高、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企业开展试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东城设立经营项目相同的分支机构时,作出所设机构具备相应许可条件的承诺后,分支机构可以不再办理相同的行政许可,直接在总公司‘证’和‘照’上加载分支机构经营场所,一并领取包含企业涉及许可信息的综合许可凭证。”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科长吕熠介绍道。
近日,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证照联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一业一证”模式,为北京万业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综合许可凭证,实现“一照准入”和“一证准营”,切实降低企业准入准营的制度性成本。
此外,东城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行“一站开办、一日准营、多元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商事登记模式。企业通过全程网办实现“一站式”开办服务,网办申请开业可同步完成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和社保用工登记等环节;通过“证照联办”叠加“告知承诺制”实现“一日准营”;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证照联办”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一窗受理、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同步出件”,全流程审批时限由2至3天压缩至0.5天;通过歇业备案制度,为市场主体在“开业”状态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歇业”的缓冲地带,让经营困难的主体能够“休眠”一下再出发,为市场主体退出开辟新径。
成本更低,从“一个领域”看东城数字赋能新体验
继2022年完成北京市首例区级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公开招标项目后,东城区进一步推动“全流程电子化”在非招标政府采购领域覆盖。今年,东城区“东花市街道—2023年街区物业服务项目”依托北京市电子交易平台顺利完成线上磋商,标志着北京市首例“全流程电子化”非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落地东城,实现了北京市电子交易平台“全流程电子化”在政府采购领域全覆盖。
非招标“全流程电子化”在进一步为企业降成本、添便利的同时,不断提升政府采购的监管能力,降低了围标、串标的风险,实现信息发布、交易、监管“一网通办”,打通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城区财政局副局长索彦军表示,“‘互联网+政府采购’成功落地意义重大,对企业来说,减少了办事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对政府来说,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加强了全流程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财政预算执行提供强有力保障,更为建设现代政府采购制度迈出新的一步”。”
下一步,东城区政府采购将以建立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效能,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政府采购还将作为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通过规范透明的政府采购活动,实现财政资金支出的最大效益。
效率更高,从“一张账单”看东城智慧政务新方式
为帮助企业更清楚了解税费政策享受情况,帮助企业算清“收益账”,2023年初,东城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向辖区内2.6万余户企业推送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账单”。“一张账单”是东城区税务服务智慧化、精细化的缩影。全国人大代表、“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吴华侠收到红利账单后表示:“红利账单帮助企业算清税费优惠明细账,既是给我们的企业吃了一粒‘定心丸’,更是一剂‘强心针’”。
聚焦大企业税收治理现代化,东城区推出“税企·心空间”。4月6日,东城区税务局打造的大企业税收服务管理专区“税企·心空间”正式启用,根据大企业需求和特点,分行业、分事项归集整理相关热点税收政策,量身打造便利化服务举措。“针对重大复杂涉税难题,我们将牵头协调有关部门‘会诊’,做好大企业的‘专科医生’,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东城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东城区率先落地数字人民币缴税场景。结合纳税人缴费人多元化税费缴纳需求,东城区税务局积极协同银行等金融部门,厘清业务流程,确认风险点位,评估可行方案,助力东城区某拍卖公司财务人员使用企业数字人民币账户成功缴纳印花税,标志着北京市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场景成功落地。
聚焦税收共治“新模式”,全市率先建立“智税微厅”。“智税微厅”作为多功能互动办税终端,除了实现173项高频涉税业务云端“全程网上办”,还增加了人机交互式“智能咨询”“视频协助”和“远程帮办”功能。“微厅”进驻园区,将“智慧税务”与“政务服务”有机融合,成为打造“办税+咨询”“远程+视频”“税务+政务”的“税务+”税收共治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后劲更足,从“一栋楼宇”看东城富商资源新动能
永定门外南中轴畔,昔日北京最大文化用品批发市场“变身”新永外城国际文创园,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将优先引入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打造绿色科技产业园区,推动南部地区集约发展。自2019年起,东城区持续推进商务楼宇改造升级工作,积极引入市场化、多元化改造模式,建立我区低效楼宇、改造升级楼宇、重点招商楼宇等清单,先后完成120余栋次楼宇改造提升。中粮广场、中粮置地广场、泓晟国际中心、永外城等项目崭新亮相,吸引一批金融、科技、商务服务类优质企业落地,优质空间为经济发展铆足后劲。
东城区以政策驱动做实楼宇红利,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加强宣传推介,有效宣传关于低效空间、老旧厂房改造升级等市级涉及楼宇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同时。东城区研究制定“楼十条”措施,鼓励楼宇加强与政府合作、主动改造升级、打造主题特色、提高综合贡献,给予资金支持最高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激励效果。
平台助阵做精楼宇管理,通过组织“紫金足迹”平台机构进楼宇、“紫金推介”各类渠道促楼宇、“紫金宣讲”政策解读惠楼宇,“紫金荟”京外招商推楼宇等一系列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楼宇影响力和知晓度。充分发挥楼宇自治能力和主体作用,选取中粮置地广场、环球贸易中心等8家重点楼宇组建东城区商务楼宇生态发展联盟,定期组织联盟活动,搭建楼宇合作互动、信息交流平台,释放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提升楼宇整体竞争力。
服务更好,从“一项服务”看东城招商聚商新策略
拓展服务管家、搭建服务平台、升级服务内容、送上服务礼包……“紫金服务”品牌是东城区打造的首都核心区“企业服务”标杆,通过企业吹哨、政府报到,企业鸣金、政府收兵,有事相助、无事不扰的服务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东城区推动紫金服务迭代升级,为驻区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服务20类75项,送上紫金健康大礼包、文化大礼包、体育大礼包,健康咨询范围拓展至服务包企业全体员工,惠及10.7万人,获得企业好评;举办重点企业“紫金文化”专场演出,丰富重点企业员工文化生活,助力企业向心发展。
此外,东城区创新支撑载体,依托三类48处高品质文化空间资源,开展政企、企企交流活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开展“故宫以东·政企会客厅”交流活动,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共话东城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围绕城市更新改造、楼宇品质提升、业态结构优化、增量业务引入等方向,推动政企资源融合共进。2022年,英大集团、保利科技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等1275户走进东城,农银理财、国能煤炭等重点企业贡献逆势上扬,助力优质企业在京发挥集聚效应。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当口,东城区将以“营商”促“赢商”,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引擎全开跑出营商加速度,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通讯员 王晓晔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