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曾经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解放军们功不可没,而指挥作战的高级将领更是居功甚伟。仅1955年至1956年期间,就有1614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而在这众多将领中,只有36个人被中央军委认定为“军事家”,可见这些人更是百里挑一。
这36人,是有关部门对解放军成立以来的众多高级将领,按照公平、客观、全面的原则,进行评价而选出来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二是十大元帅以及十大将,三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就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高级将领。
在这36位军事家中,只有一位将军是云南籍,他就是罗炳辉。他在领兵打仗期间,被众人称为“神行太保”,而他所带领的部队则被称为“双脚骑兵”。在他身上,发生过许多传奇,如从奴隶到将军的经历,身形高大却有灵敏的身手...
而最为人称赞的地方,也是他最“神”的一处,就是那一双神耳,加上他的神枪法,在战场上足以让日伪敌人闻风丧胆!
罗炳辉
13岁娃娃打官司
1987年12月22日,云南彝良县的一个寨子里传出了一生婴儿啼哭,罗炳辉来到了这个世上。家境贫穷的佃户罗守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新生儿的哭声越响亮,就越健康有力,这个孩子的哭声震耳,以后定是个有福气的。罗守清一向谨小慎微,从不惹事,虽然日子难过,但是有了儿子之后,让他觉得生活更有盼头了。
罗炳辉如父母所愿,健健康康地长大了,虽然家里不富裕,有时候会饿肚子,但罗炳辉却长得比同龄人更健壮,个子蹿得很快,小小年纪就已经像一个大人了。只是他没有继承父亲的好脾气,从小就性情火爆,从不肯受委屈,这一点让罗守清很是担忧,怕儿子因脾气不好而吃亏,甚至给家里带来灾祸。
不久之后,父亲的担忧成真了。
在罗炳辉十一岁那年,有一天他往门外倒水,站在门口就开始泼,差点把脏水泼到村里的一个恶霸身上。恶霸自然不好惹,想要抓住罗炳辉,谁知罗炳辉跑得太快,恶霸没追上,就把目标放在了老实的罗守清身上。那天,罗炳辉在外面躲到天黑才回家,谁知一进门就看到了鼻青脸肿的父亲,小小年纪的他心中很是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答应父亲此后不再惹事。
就这样,罗炳辉安分守己过了一年,谁知寨子里的一个豪绅时常欺压百姓,他见罗家软弱,便随便捏造了一个罪名安在了罗守清头上,想借机敲诈一把。罗守清果然害怕了,凑了一笔钱,请人说情,把豪绅约到家里。谁知豪绅收了钱还不满足,依然抓着莫须有的罪名不放。
罗炳辉深知这样下去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将豪绅告上法庭。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被随便应付过去了,但在村民们眼里,13岁的娃娃竟然敢和豪绅打官司,十分了不起。唯独有罗守清不这么想,他怕儿子迟早惹来大祸,就起了让他成家另立门户的想法。
在父母的张罗下,年仅13岁的罗炳辉成亲了,他听父母的话拜天地,入洞房,然后另立门户,与父母分开过日子。值得一提的是,新婚当夜,他就从婚房里逃了出来,在柴房睡了一夜。
5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但罗炳辉依旧日日困苦,想要脱离这样的生活,于是他想到了当兵。1915年冬天,罗炳辉告别了妻儿和父母,踏上了改变他一生的从军之路。
他一路跋涉,来到了昆明。刚到昆明的他人生地不熟,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一边当小工,一边托人帮他报名参军,可是一直没有结果。最后只好听人建议,先去帮军中的马夫做事,再趁机接近经纬炮兵的大队长。一个多月以后,他终于等到了当兵的名额,成为了陆军的一名后补炮兵。
彼时恰逢蔡锷和唐继尧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罗炳辉也成为了护国军的一员。平日里,罗炳辉从来不喊累,积极完成操练任务,利用剩余时间学习武艺,强化自身技能,他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很快就被调到唐继尧身边当随军军士。
可谁知上层军官很快露出本性,整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令罗炳辉十分失望。为了寻找自己心中的光明之路,他离开了滇军,到桂林投奔朱德培率领的拱卫军,参加北伐,很快就成为了营长。
担任营长期间,罗炳辉曾主动邀请朱德到军队给大家讲话,在朱德讲述革命道理的时候,他自己也深受启发,看到了他心中的那条光明之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罗炳辉的希望再一次破灭,又恰逢被编遣离队,他又到吉安当了靖卫队队长。此时他已经想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开始与国民党在暗中对抗。
他的行为引起了中共赣西特委的注意,于是派赵醒吾与他接触,两人在交谈三天之后,罗炳辉成功加入了共产党,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党工作。
虽然十分小心,但还是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在得到批准的情况下,罗炳辉愤然揭竿起义,带着部下来到了赣江革命根据地,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四团,他依旧担任团长。在欢迎仪式上,他把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摘下来扔在地上,以示自己的决心。
最右边为罗炳辉
战场上的“牵牛鼻子高手”
罗炳辉加入共产党之后,多次指挥作战,屡屡立下战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反“围剿”中的表现。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妄想通过“围剿”消灭红军;11月,第一次“围剿”开始了,毛主席提出“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罗炳辉接到率领12军第35师诱敌的任务。
罗炳辉带着部下边打边退,一方面消耗敌军的力量,一方面把他们往既定的目的地引诱。为了让撤退更逼真,他让将士们故意在途中扔下大刀、破枪、草鞋等,给敌人制造了一种我军溃败而逃的假象。有一次甚至让大家留下刚做好的饭菜撤退,这让敌人更坚定地认为红军是不敌他们的追击而逃亡了。
于是罗炳辉一路退,敌军一路追,很快就到了龙岗。在这里,敌军成了瓮中之鳖,被毛主席和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来了一招“关门打狗”,活捉敌军将领,歼灭9000余人。蒋介石接到鲁涤平的电报称:“龙岗一战,18师片甲不还。”
敌军的第一次“围剿”失败。
失败后的蒋介石并不死心,派何应钦率领重新召集起来的20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围剿”。这一次他们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不再冒进,转而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敌军兵分6路,形成了长达400多公里的弧形防线,妄想用3个月的时间将红军全部消灭,
面对来势汹汹的20万大军,毛主席等领导人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同时结合“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法。红军部队悄悄转移到龙岗、上固和东固地区,罗炳辉带领的红12军被安排在上固附近,将火力瞄准了敌军的第五路军,设下“死亡陷阱”,等着猎物上钩。
敌人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不再一路追赶,而是步步为营,每到一处就先修建工事,躲在里面观察情况,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只有敌人离开防御工事才是攻打得最好时机,为了等待这个时机,红军在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了25天。
5月13日,敌军的第五路军第47师和第28师从两个方向开始向东固进发,罗炳辉奉命带领一小队人迷惑敌人,他们快速穿插于敌军之间,鸣枪放炮,让敌人以为我军的大部队就在附近,很快便展开了围攻。
等到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的时候,罗炳辉又带领大家趁着夜色跳出了包围圈,给敌人来了一出“空城计”。等到敌人发觉上当的时候,两个师已经被红军主力包围,敌军惊慌失措,却为时晚矣。我军全歼敌28师和47师之后,向东继续作战,获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其中罗炳辉带领的红12军连打5场胜仗,为第二次反“围剿”立下战功。
罗炳辉
两次失败,让蒋介石十分生气,认为是手下的将领指挥不力的缘故,所以决定自己亲自上。1931年6月,蒋介石带着德、日、英等国的军事顾问来到南昌担任总司令,调集30万人。蒋介石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也从侧面显示出他对于红军实力的畏惧。他将队伍分为左、右两个集团军,准备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前两次失败都是遭遇到红军主力的打击,这一次他认为先消灭红军主力,再捣毁其根据地就容易很多。
7月1日,敌军向着中央根据地发起进攻,但红军主力却采取迂回策略,从闽西绕行到赣南兴国之后突出重围,打破了敌人攻击我军主力的企图。一直到7月底,蒋介石才发现红军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兴国,立刻下令军队调整方向,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围攻,逼迫红军进行决战。中央命令罗炳辉带兵设伏,给敌人以沉痛的打击。
为了掩护自己的真实目的,罗炳辉带着红12军第35师和红35军等部队,装作主力向赣江移动,实则转移到了莲塘地区设伏,于8月7日全歼敌军47师第二旅,又把前来增援的54师打得落花流水。8月11日,又配合主力对黄陂发起进攻,再次取得胜利。
经此三战,我军士气大增。此时蒋介石又发现我军主力向东移动,立刻调整进攻方向。我军主力就像被狗盯上了一样,走到哪对方就追到哪,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中央决定再次派出“牵牛鼻子高手”罗炳辉。
接到任务之后,罗炳辉带领着红12军将近8000人来到了敌军间隙之中,高调地向北转移。在罗炳辉的指挥下,大家“拉开距离,打开旗帜”,有红旗的举红旗,没有红旗的甚至把花包袱皮拴在棍子上举起来,一个连硬是展现出了一个营的气势。
敌人以为这是红军主力在向北移,立刻穷追不舍。到了尘土多的地方,红12军还把树枝绑在马尾巴上,一路狂奔,尘土飞扬,让敌军更确信这是我军主力。就连我军的无线电也频繁发出真真假假的信息,令蒋介石落入陷阱,立刻指挥大部队前往支援。
罗炳辉拖着敌军大部队游动于山岭之间,大大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等到敌军士气低迷,准备撤退之际,我军主力大肆追击,直接歼灭敌军7个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
在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罗炳辉表现出色,被大家称为“神行太保”。
神枪神耳出传奇
罗炳辉除了是指挥作战的一把好手之外,他的神枪法也为人称道。百米之外的鸡蛋,五十米外的飞鸟,这些在他的枪口下都是小菜一碟!当问起他为什么能这么准,他的回答只有一个:苦练。
即便他的枪法在别人看来已经出神入化,他也从未放弃过训练,一有空闲就拿起机枪练习瞄准,一瞄就是二十分钟;为了让自己的手更稳,他还会在枪口挂一些东西增重,连着端半个小时也纹丝不动。
他一直信奉着“平时对自己宽容,战场上就会付出血的代价”,为此,他随身带有一把左轮手枪,每次一发现目标,就闪电般掏出手枪,手甩枪响,从未落空,后来这把左轮手枪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大家听说了他枪法准,经常请他展示一下,他也从不拒绝,每次放下枪之后都会赢得大家的掌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5月,长征途中路过彝族聚居地普格,为了顺利通过,罗炳辉作为代表同彝族头领进行谈判。他对彝族头领说:“我们不开枪,不是怕你们,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如果硬打,你们不是我们的对手。”
彝族头领不相信,提出要与罗炳辉比试一番,罗炳辉欣然同意。彝族头领命人在百里外的地方点燃了三根香,罗炳辉只看了一眼,抬手就打,枪响香灭。这时天上飞过一只山鹰,罗炳辉随手一抬,山鹰便伴随着枪响落了下来,让周围一众人看得愣了神。这下彝族头领相信了他的话,也敬佩他的好身手,同意让红军通过。
现在的抗日“神”剧中,曾出现过“手撕鬼子”的场景,大家都知道不可信,但是“一枪打了三个半”这样的操作你敢相信吗?时至今日,合肥滨湖新区的“安徽名人馆”中还陈列着一则关于罗炳辉的传奇故事。据说有一次日军来犯,罗炳辉在伏击点上放了一颗子弹,先是穿透了两个日兵的喉咙,又掀掉了第三个人的天灵盖,最后打进了第四个人的胳膊,直接造成了三死一伤!这样的神枪法,谁能不服?
罗炳辉常年带兵打仗,身形又高大,在敌人眼中目标十分明确,但他的身上却少有伤疤,这不仅归功于他的好枪法,更是因为他那一双“神耳”。在一次与日军的对战中,大家刚刚击退一波日军,正准备喘口气,突然,罗炳辉喊了一句“卧倒”,并把靠近他的支队政治部主任方毅推开,自己也翻身滚到一旁。霎时间,一颗炸弹在他们原来停留的地方轰然炸裂,一个士兵因为没来得及躲避而牺牲。
因为罗炳辉在战场上十分注意细节,所以也练就了一项“听声辨器”的本领。他的耳朵不仅能够捕捉到炮弹在空气中飞行的声音,还能借此预测到炮弹的着落点,所以他能多次躲过炮弹的袭击,很少负重伤。如果不是他在战场上高度警惕,注重经验积累,怎能做出这么准确的判断呢?正是因为他有“神耳”,每次在与敌人作战时,日伪只要听说对面有罗炳辉,还未战就已心生恐惧。
说起他的“神耳”,还有一件趣事。在淮南根据地的时候,他所住的房子后面挨着一条小河,河对面是灌木和竹林,有一段时间对面来了一只山獾子,不分昼夜地叫,白天还好,一到夜里就让人厌烦不已。这天夜里,罗炳辉又被山獾子吵醒,他端起步枪来到河边,听了两声就已确定山獾子的准确方位,抬手一枪,叫声没有了。第二天,警卫员就从对面捡回来一只被打死的山獾子。
右二为罗炳辉
用胜仗给党做献礼
虽然罗炳辉身形高大,时常锻炼,但是高强度的作战还是在他身体里种下了“炸弹”。平日里,他患有高血压和肠胃病,一犯病就让他十分难受,但只要上级命令下来了,他就会拖着病体坚持打仗,从来不喊一句疼。
只是,小病如果不治,还不注意修养,长久下来,身体各处都有损伤。
1945年8月9日,日本宣布投降,这样的好消息令全国人民振奋,可罗炳辉却因病重症陷入昏迷,一直到第二天才得知这个喜讯。他挣扎着从病床上起来,坚持要指挥二师分别前往附近的日军据点,早日收复蚌埠、合肥等城市。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二师在他的指导下,收复了大面积国土,扩大了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建立起了18个县级民主政权。
随后,他又根据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带领着部队离开淮南,转战山东解放区,开始了新的征程。1946年4月,罗炳辉病情加重,不得不到八路军临沂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做完全身检查之后,大家都震惊了,他的身体存在着各种隐患,其中因为肥胖而导致的高血压尤为严重,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医生将内容整理成报告提交给组织,希望组织能对罗炳辉下达“必须养病”的命令。
陈毅将罗炳辉的病情上报给中央,中央立即决定送他去苏联治病。毛主席知道罗炳辉的倔脾气,所以主动写了一封信给他,让他服从组织安排,早日动身前去治病,还开导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得青山,是很重要的”。
原本罗炳辉接到主席的信后是同意出国治病的,但恰逢国民党撕毁了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他正巧处于山东解放区,看着战事日渐激烈,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安心出国。他向组织请求:“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前,我还要再打一次胜仗,作为我对党的最后一次献礼!”
6月初,他主动请缨前往枣庄前线指挥作战,这一战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战。在罗炳辉的指挥下,只用了11天就解放了枣庄,一下子扭转了我军在鲁南不利的局势。6月16日,他还在枣庄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期间毫无异常,谁知会议一结束他就晕倒了。
6月21日,罗炳辉被护送着向后方转移,在转移途中,他突然出现了虚脱症状,情况危急,只能先在附近的兰陵酒厂进行抢救,但是不管医生们怎么努力,下午5时,他还是离开了人世。他这一生,打了无数胜仗,枣庄之战真的如他所说,成为了他对党的“最后一次献礼”。
6月23日,十万人在临沂为他举行送葬仪式。下葬前,陈毅亲手把一面绣着“中共”二字的红旗盖在了他的灵柩上,连朱德也为他题词:“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从17岁走出家乡后,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光明之路和为光明之路奋斗,把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是人民的“福星”,更是国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