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棣是我喜欢的一位皇帝,虽然他的皇位来路不正当,但是不管怎么样,他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让广大人民过得很安定,很富足。这些功绩相对他的过错来说,还是大得多的。
朱棣在位20多年,总共只有4个儿子,5个女儿。并不是他不能生,也不是后宫妃子少,因为他的妃子确实不少。有史书记载他的妃子,有名录的就有20人,那为什么他的子女这么少呢?因为他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他没时间,即便是当上了皇帝后,他还是喜欢亲自挂帅远征,去一次就是一年半载,哪里有时间生育皇子呢,而且,这9个子女,其中有7个都是皇后生的。
那么这4个儿子,谁来继承大统,这个问题让朱棣很费脑筋。
这4个儿子,老四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长大成人的就3个,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是皇后所生,皇位只在老大老二中考虑。
老大朱高炽不爱运动,长得非常胖,走路都不稳,还要人搀扶才行,看着实在不讨人喜欢。老二则相反,长得熔光满面,身体孔武有力,并且勇猛刚毅,一直跟随朱棣南征北战,表现很优秀,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心里很喜欢,觉得老二才像他,所以兴起的时候还对老二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加油。可见心里想让老二来接班。
但是太祖皇帝早就定下了嫡长子皇位传承制度,朱高炽作为嫡长子,自然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朱棣如果废长立幼,将是违背祖制,必然受到群臣的阻挠和天下人的指责。虽然朱棣杀过很多大臣,并不看重他们的意见,但是,皇位继承人事关江山社稷,祖宗基业,不可不慎重。
在权衡利弊后,朱棣并没有按自己的喜好来立太子,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老大朱高炽,我觉得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朱棣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篡夺的,这种行为是违背正统的,所以方孝孺才他们才拒绝给他撰写诏书。
虽然他可以杀了方孝孺,灭他全族,但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定,他无法堵住悠悠众口。所以只有当好皇帝,让天下人受益,人们才会忘掉他不光彩的曾经,而歌颂他的成就。而如果废除太子,另立老二,那无疑又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让那些御史们口诛笔伐。
再者,老大朱高炽虽然身体形象不好,但经常监国,做了不少仁义之事,颇受朝臣爱戴。说明治国才能还是可以的。打天下需要武,而治天下则要文,老大能文,老二会武,大明的天下,朱棣已经平定好了,儿子将来要继承的是一个和平的天下,显然,老大治理更会长治久安。
另外,朱棣非常喜欢老大的儿子朱瞻基,在他出生的那一晚,朱棣梦到了太祖皇帝送给他一块宝玉,所以他觉得朱瞻基是将来的明君。而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说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在生姬昌的时候,呈现了圣贤的气象,于是古公亶父就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让他传给姬昌,而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果然开创出了西周王朝。所以朱棣想让朱瞻基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得先传位给他老爹朱高炽。
想到这些,朱棣的心里豁然开朗起来,随即做好了决定,后来的史实也证明朱棣的决定是正确的,老大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就传给了朱瞻基,两人朱棣的永乐盛世,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