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佛山市博物馆:以文化力量凝心聚力 提升市民幸福感满意度
2021-12-10 15:03:4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在佛山中小学校,不少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念出一连串佛山非遗项目名称,而且亲身感受过非遗魅力——历年来有近8万名学生参与过佛山市博物馆主办的“佛博坊”活动;周末,在佛山的图书馆、美术馆、书店,常常可以看到市博物馆专家的身影,他们通过“博物论坛”的形式向公众讲述佛山悠久的文化历史……

 
近年来,市博物馆党支部在深入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中,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市博物馆党建品牌建设质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2021年佛山市直机关工委“一单位一品牌”评选活动中,“佛博坊”品牌教育活动荣获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荣誉背后是佛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建和民心紧密相融的生动实践。
 
“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2021佛山秋色赛会活动在非遗传承人何信工作室拉开序幕。
 
党建引领深耕品牌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和文化传承,多次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国出台的博物馆条例将教育置于博物馆各项功能之首。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尤其是青少年教育,佛山市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自身的资源优势,自2016年起打造品牌教育活动“佛博坊”,其中包括“乐享中国节”“成长体验营”“传统文化进校园”“展览主题体验活动”“博物论坛”“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佛山秋色赛会等子项目,线上线下举办内容丰富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服务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佛山木版年画市级非遗传承人郑太昌与工作人员邱悦共同创作了红色题材作品《南湖红船》,并在“弘扬红船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开展线上体验“木版年画红船填色”。郑太昌通过视频完整演示雕版、印画以及填色的过程,活动一经推出,参加名额瞬间报满。
 
“成长体验营”系列活动安排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和家长参观五区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上非遗体验课,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市博物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进行活态传承,通过举办“保护城市根脉·推动文化繁荣——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守望祥和家园——佛山木版年画图片展”和“佛山年俗图片展”,还有“龙舟文化”“动漫艺术”“我们的传统节俗”等系列讲座,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岭南文化艺术的魅力。
 
经过多年耕耘,“佛博坊”品牌活动已累计开展近400场,惠及约3000个家庭、近10万人次。副馆长郭文钠表示,市博物馆在暂无场馆的情况下,积极举办文博非遗品牌活动,特别是“佛博坊”活动推出以来,受到公众热捧,提升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佛山家庭参与“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2021佛山秋色赛会活动,在非遗传承人杨英才的指导下,体验三水区“南山五彩釉”非遗技艺。
 
非遗活化弘扬佛山历史文化
 
明清时期,佛山手工业发达,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和中国“四大聚”之一。如今,昔日的手工行业被列为佛山非遗保护项目。截止到2021年12月,佛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项目50个,市级项目131个;市级(含)以上代表传承人226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8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80个,建成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
 
据悉,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设在佛山市博物馆,由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统筹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力量,共同推进佛山文博、非遗保护工作。
 
在工作中,佛博人深深体会到绝不能让非遗项目“养在深闺人未识”,只有在保护和传承中,只有让非遗活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近年来,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组成项目调研团队深入佛山五区,对香云纱染整技艺等数十个项目进行调研,明确佛山市非遗保护、保存原则和程序、管理机制,规范对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展示、传承、教育和利用以及法律责任,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并对冯炳棠、叶准、何信、陈振球、何汉沛、杨玉榕、黎伟等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用影像讲述非遗,让非遗瑰宝“人走艺不绝”。
 
佛山市博物馆还担任着向省内外弘扬佛山历史文化、塑造文化佛山城市形象的责任。该馆两大外展“石湾是个美陶湾”“佛山木版年画精品展”先后在国内多地展出,已成为佛山开展文化交流、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佛山是武术之乡,全市咏春拳馆有200多间,建立4个咏春拳市级非遗传承基地。自2011年咏春拳入选广东省非遗项目后,佛山连续举办了多届世界咏春拳大赛,吸引了全世界各地咏春选手参赛。
 
今年,佛山咏春拳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介绍,佛山咏春拳的申报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这为助力推进佛山“功夫之城”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深远意义。
 
2020年1月,博物论坛《佛山木版年画中的岭南民俗生活》走进先行书店,在讲座上,主讲人程宜对年画中蕴含的民俗事象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头雁”领航打造城市亮丽名片
 
多年来,市博物馆党支部和班子成员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策划、组织文博社会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功能,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为了让佛山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精心策划并发起佛山秋色赛会活动品牌,自2016年起采用新生代传承传统工艺的方式,每年在非遗传承基地和中小学以“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由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传统技艺,公开评选展示学员制作的作品,择优参加每年的佛山秋色巡游。数年来,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数十个非遗传承基地(学校)举办非遗课程,共有1000多个亲子家庭参与学习,传统工艺和非遗内涵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该项目曾荣获“广东省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十佳奖”。
 
今年下半年,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冯氏佛山木版年画百年老铺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永才(佛山剪纸)、何信(佛山秋色)的工作室换新颜,展示提升后的工作室,既传统又美观,参与非遗体验更舒适。
 
此次改造源于市博物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佛山市非遗大师工作室展示提升项目。在佛山市文广旅体局部署下,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充分考虑到工作室非遗展示和培训的专业需求,在装饰风格上配合不同的项目,更大程度地体现了项目应有的文化气质。
 
在2021年“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中,30多个佛山家庭前往佛山秋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信工作室学习非遗项目,舒适的体验环境获得了家长和孩子的好评。对此,何信表示,之前的工作室过于陈旧,陈展方法单一,此次改造令工作室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更开心了。
 
今年下半年,何信工作室不定期开设多场非遗体验课程,激发广大市民对非遗的热爱,让非遗融入现实生活,更有效地传承佛山非遗文化。对此,关宏说,佛山市博物馆将继续以保护传承为中心,以促进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让佛山非遗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深入研究著书立说传承文明
 
一直以来,市博物馆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博物论坛”活动,市博物馆组织专业骨干人员在学校、书店、美术馆等地举办文博、非遗讲座,以雅俗共赏的形式探讨佛山历史与文化,全年筹办12期活动,内容涉及龙舟文化、书画作品欣赏、广彩瓷器等,受到社会的欢迎。2021年还建立了“博物论坛”讲座信息群,增强听众凝聚力。
 
“博物馆具有对公众服务的功能,公众不能走进馆里,我们就把展览送出去,去到佛山五区一些大型工厂、社区、乡村、学校。”关宏说,多年来,博物馆举办了多场以佛山传统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展览,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
 
多年来,在保护、研究及利用文物藏品之余,结合藏品深入研究,曹学群、关宏、郭文钠、王海娜、黄晓蕙、程宜、张雪莲、苏东军、李小艳等十多名专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先后在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系列、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等系列丛书中撰写了《中国石湾窑》《佛山铜凿剪纸》《佛山彩灯》《佛山年俗》《清中晚期岭南地区建筑陶塑屋脊研究》《佛山祖庙》《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与文化》《佛山武术史略》《佛山金箔锻造技艺》《佛山龙舟文化》等近50本文博、非遗类著作,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佛山的历史文化,增强了佛山百姓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强化了城市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
 
市博物馆植根佛山这块古老、神奇的热土,已形成鲜明个性和气质,将不断传承发展、创新,散发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