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南京上演多部文艺作品
2021-12-10 18:32:37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话剧、越剧、舞剧、民族交响乐歌剧……今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前后,南京通过多种文艺样式和多部文艺作品,助力牢记历史。话剧《沦陷》、越剧《八女投江》、民族交响乐《和平颂》等连番上演,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话剧《沦陷》
 
“借一城之痛看到一国之殇”
 
11月29日,南京市话剧团创排的大型史诗话剧《沦陷》在“苏南小延安”南京溧水红色李巷上演。该剧创排于2006年,以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30万手无寸铁的同胞惨遭杀戮的真实事件为大背景,从一个家庭的遭遇展开,刻画了不同国籍、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截然不同的人性体现。
 
话剧《沦陷》。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剧中主人公史孝庭是一位中国传教士,他的弟弟史孝堂是国民党士兵,弟媳卢瑞芬为了保护女儿被日军凌辱,又为了救侄女成为了“慰安妇”……面对家破人亡,所有人终于觉醒:唯一能拯救自己和国家命运的,就是“起来与侵略者抗争”。该剧导演胡宗琪说,《沦陷》是“借一家之灾反映一城之痛,借一城之痛看到一国之殇”。自首演以来,该剧已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对溧水来说,11月29日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37年11月29日,侵华日军航空兵在溧水上空肆意投弹空袭,当日被日军炸死人员达1200人之多,炸毁、烧毁的房屋近5000间,成为溧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浩劫。当天《沦陷》共进行了两场演出,吸引了两百余名观众前来观看。“剧中人的命运让人感慨,看完后不仅觉得震撼,更觉得警醒。”观众王萦是一名即将毕业的00后学生,她表示:“历史不能忘却,和平来之不易,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就是要好好珍惜当下,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爱家爱国。”
 
越剧《八女投江》
 
再现宁死不屈的浩然长歌
 
12月11日,由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大型史诗越剧《八女投江》将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电视台剧场上演。
 
越剧《八女投江》。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1938年秋,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并对在东北坚持了七年抗战的东北抗日联军,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围剿、大扫荡,在突重围、破封锁的拼死激战中,东北抗日联军妇女连顽强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却伤亡殆尽,幸存的八位女战士在苦难中顽强地站了起来,踏上了寻找主力纵队的道路。但就在她们即将赶上大部队的时候,却发现正在渡河的主力纵队被日军包围,为了掩护主力纵队战友,八位女战士毅然决定暴露自己,不惜投江慷慨赴死。
 
“八女投江”展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是中华儿女抗击外侮、宁死不屈的一曲浩然长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南京市越剧团将该壮举搬上越剧舞台,此后连连上演,多次受邀赴省内外参加巡演,先后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第七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奖”等。
 
话剧《朝天宫下》
 
讲述烽火下的“护宝”传奇
 
12月11日-12日,承载着文化与历史使命的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将在江苏大剧院再度上演。
 
《朝天宫下》。江苏大剧院供图
 
抗战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3万余箱国宝南迁,先是暂存上海法租界,后又运往南京朝天宫库房。南京沦陷前夕,文物再分三批西迁,直至1947年全部东归。这批中华文明的瑰宝历经十多年的颠沛流离,最终被完好守护,几乎无一损毁、遗失,堪称奇迹。
 
穿越历史长河,拂去厚重尘埃,江苏大剧院创排的话剧《朝天宫下》则选取了其中一个关键事件,那就是1937年12月13日军攻陷南京城后,来不及运走而留在朝天宫的那批国宝,在日寇的觊觎下危在旦夕!大幕拉开,舞台上便是一座朝天宫。舞美设计师出色地复原了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皇家殿宇式建筑,庄严肃穆,加上凝重的舞台灯光,一股历史厚重感顿时弥漫而来。而第二幕则转到了“朝天宫下”,存放文物的地下仓库,黑暗深幽,一层又一层的巨大拱顶,在暗紫色的灯光下显得深不可测。
 
腥风血雨的南京城,黑暗阴冷的地下库房,凶残贪婪的侵略者,手无寸铁的文物守护人……主创人员精心铺排,艺术性地把这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展现在观众面前。
 
民族交响乐《和平颂》
 
再次奏响世界和平之声
 
12月12日晚,由南京民族乐团创排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将在江苏大剧院再次奏响。《和平颂》力邀有“乐坛神笔”之称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历时五年创作而成,是我国第一部用民族交响乐形式纪念国家公祭日的大型音乐作品,被誉为“当代民族交响乐坛上的空前盛事”“不同凡响的警世之作”,作品自首演之后,如今已经化作“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音乐符号,年年奏响在世界各地。
 
《和平颂》。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作品共分为《金陵·大江》《江泪》《江怨》《江怒》《和平颂》五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大气舒展的旋律,将听众置身于万里浩荡的扬子江边、金陵2500年的文化故都氛围。中间三个乐章给予民族乐器充分表现空间,琵琶、中阮、大阮温敦柔曼、如泣如诉;高胡、二胡挥洒的长弓浸透呼号般抗争的意绪;弦乐组将国人义愤填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予以充分展露。第五乐章中呼唤和平的钟声朗朗奏响,童声徐徐升腾,继而汇入歌谣《茉莉花》的主题,在恢弘壮丽的气势中,音乐推向高潮,以震撼人心的效果,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昭示人类进步,呼唤世界永久和平。
 
据了解,当晚的音乐会将邀请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执棒,南京民族乐团、爱之旅合唱团联袂奉献,艺术家们将用音乐致敬历史,歌颂和平,用一段段或慷慨或悲壮的旋律寄托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缅怀和哀悼,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强烈呼唤。
 
舞剧《记忆深处》
 
呈现黑暗中的微弱光亮
 
12月12日-13日,舞剧《记忆深处》将于江苏大剧院再度上演,再现黑暗中微弱而倔强的光亮。
 
《记忆深处》。江苏省演艺集团供图
 
以反向灯光打出身穿一袭白裙的张纯如自杀的剪影作为舞剧的开头,舞台上演员每一个转身都伴随着抽咽、流泪和叹息。彷徨时的游走、凄楚时的踉跄、遇难时的层垒、倒下后无声的呐喊和无从逃避的绝望,他们奔跑、倒地、挣扎、奋起……《记忆深处》以肢体语言爆发出巨大能量。
 
作为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以“真”为基础,忠于真实人物和事件,选取屠杀、见证、忏悔、否认等关键词构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印证的篇章。2017年,以张纯如探索南京大屠杀惨案为切入点的舞剧《记忆深处》在南京首演,环环相扣的剧本、震撼人心的舞蹈、虚实并存的舞台设计重新讲述那段历史;以和平的名义,祭奠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伤痛。
 
张纯如无疑是本剧的核心人物。在她手中,笔杆是三千毛瑟枪,又是燃不尽的熊熊烈火。她与笔为伍,走入拉贝和魏特琳日记的故纸堆,串联起古往今来这个事件索上一个又一个、正面或反面的形象。也正是以张纯如为线索,《记忆深处》又塑造了拉贝、魏特琳、李秀英、东史郎等真实而饱满的历史人物,引出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中亲历者们的那段回忆。
 
歌舞史诗《永不忘却》
 
展现学生救人事迹
 
12月16日,由南京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歌舞史诗《永不忘却》将在国民小剧场上演。该场演出是市歌舞剧院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定制策划的专场演出,通过多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再现1937年侵华日军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惨痛历史,以及南京人民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励观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歌舞史诗《永不忘却》之《梧桐的记忆》。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歌舞史诗《永不忘却》由11个节目组成,内容包括情景舞蹈、独唱、组唱、群舞、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群舞《梧桐的记忆》从南京百年梧桐的视角出发,以女子群舞的形式讲述了一段特殊历史,展现了当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在日寇屠城的黑暗岁月里自救与救助他人、捍卫生命尊严的故事。该舞蹈曾获评第七届华东舞蹈展演评委会“最佳作品”、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等多项荣誉,并在今年成功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