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及早规划?怎么规划?
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要不要选顾问?该怎么选?
这些是最近如火如荼的“真棒海外名校升学节”中,家长们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名校升学负责人、顶尖顾问、过来人家庭正在从各个角度解读这些经典问题,而就在明天(12月26日)将迎来最为华彩的“全天一直播”,可直接拉到文末预约活动。
今天的文章来自“小白家长”晨斯,女儿Grace是“兴趣广泛却没有专长”的“狐狸”小孩,寻访了一轮升学机构后,他形成了几个非常有思考的洞见:
我们不需要遍访机构,而按照“37%规则”就能找到合适自己的;
“刺猬”小孩的“及早规划”也可能是“过早优化”,而造成悲剧;
对于“狐狸”小孩,如果能结合两个排在前25%的技能,也能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01
带着“困惑”上路
Grace一上高中,就惊奇地告诉我,班里好些同学都已经把未来专业计划好了——当医生。因此也规划好了,将来得选修化学和生物,竞赛也得走这些方向……
我听了哈哈大笑:这些小孩还真是异想天开,去美国读医,那不是还得有绿卡吗?哦,她们家里也准备好了。我的笑容于是凝固了……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15、6岁还是“一切均有可能”的年龄,这么小就定下一生的目标,未必就那么笃定,但不可否认,如果孩子有个专一的目标,倒是可以从一开始就整体规划整个高中阶段,不走弯路,完成一个很好的项目。
古希腊诗人阿奇罗库斯有个“刺猬和狐狸”的著名比喻:“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如果家里有个“刺猬”小孩,那倒是比较省心,不需要复杂的计划,孩子就会在一件事情上深入研究,并在这方面成为杰出的人。
可我观察下来,Grace明显是全面发展的“狐狸”,每门功课都不错,但一时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和兴趣。这样当然也不错,然而“狐狸小孩”也是要找专业方向的呀,难道高中三年都要这样漫无目的地“自由探索”吗?
而且更现实的是,到了要申请大学的阶段,可能就犯了愁:除了好的GPA和标化,如果没有什么特色,怎么能被好大学录取呢?
想来想去,那就开始拜访和确定一下升学机构吧。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也结合着对未来方向和道路的思考。于是,我请“爸爸真棒”认识的朋友介绍了几家升学机构,花了几个周末,密集拜访了一下。
话不多说,先奉上我们作为对于留学机构一无所知的“小白家庭”的直观感受(因为只谈过一次,未必准确,还请多包涵):
#02
“小白家庭”选机构记
机构A:许多机构都会说“我们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但在机构A这里,“大家庭”的感觉是初次拜访就能感受到的。
比如,周末也有不少学生自发地过来自学,还有不少是Grace同校的学长。当谈起最近某个科目的困扰时,老师一声呼唤,一位学长就过来答疑解惑了一下。不用说,Grace特别喜欢这种氛围。
不过回去讨论时,我却又觉得这个优点也可能是缺点。这个机构的本校同学含量高,会不会等于换了一个地方和同样一批人一起“卷”呢?
机构B:是一群有名校留学经验的毕业生创办的,很年轻有活力,顾问老师的水平也很高,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可是稍微深入一了解,发现了一个之前没考虑到的问题:顾问老师几乎都在国外。Grace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希望顾问老师能陪在身边,于是拒绝了。
机构C:非常友善,聊起来感觉如沐春风。不过这次是Grace自己觉得,这个优点也是一种缺点。
在这里,可能会觉得有什么想法都能受到鼓励和支持,可是,Grace不是那种非常有计划的孩子,她更希望外界能够多“推一推”自己,担心自己会呆在舒适区里。
这个机构的老师颇有打造孩子特质的心得,但是Grace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看重个人特质,而是更希望能在“厉害”的前提下,做到有个人特质。这个想法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
机构D:比起其他几所中小型机构,D算是比较大的机构,所以好处就是资源比较多。而且,他们还有教学部分和申英部分,将来补习托福之类的都可以一起解决,这对家长来说可是省了不少事。
但我和Grace又开始担心:机构大了,是不是也会太流程化或非个人化?当然D机构的顾问老师是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博得了Grace的喜欢。
机构E:老师非常睿智。按照Grace的说法:“一开始他就说未来就业什么的,觉得也太实际了吧……没想到后来越听越觉得有启发!”
特别是说到对于方向准备的心态,我觉得非常有见地。比如,即使一时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也还是要尽量去尝试,不要怕犯错误和浪费时间,因为最后即使方向改变,过程还是可以带来一些能力。
当然,这个优点带来的缺点,就是老师的个人风格很强,我私下里觉得对于带理工类男孩子可能特别适合,跟Grace时卷时佛、半佛半卷,在文科理科之间徘徊的气质也许不是那么合适。
拜访完5家之后,Grace问我:要不要再多拜访一些呀?
我说:哎呀,其实我们已经看完“37%的机构”了,可以做出决定了。
因为留学机构其实各有特点,分不出优劣等级,一直找的话就永远没完了。因此可以用著名的“37%规则”来作为策略。
37%法则是数学家欧拉提出的,他以37%作为分界点,比如买房子,一共有30个房子可看,那么就先看37%的房子,也就是11个房子,37%前的房子只看不买,但是要记住自己认为最好的是什么样子,看完后,从37%以后遇到比之前还好的房子就应该下手了。
上海符合我们要求的机构最多就是十几家,我们找了五家,差不多37%了,可以做出决定。因为最重要的,其实是选择之后的行动效果。
(至于我们最终选了哪家,其实不重要,大家也可以看出每家都适合不同的孩子)
#03
“狐狸”小孩该如何寻找未来方向?
拜访完机构,我们对孩子高中这三年该怎么过,总算是有了一些头绪。
“刺猬”小孩很早就确定方向,虽然执行起来比较不操心,但是未必就是好的。因为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有限,如果没有对专业经过足够的了解和试探,那么这种志向也许只是一种“过早优化”。
比如医生,当然收入和稳定性都很高,但是很少人知道读医学院需要的时间和艰辛程度。许多人在决定学医之前,从来没有在医院里干过一天活,根本不知道当医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结果医学院读不出来,或者毕业出来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个工作,这难道不是个悲剧吗?
△截图自https://www.usn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medical-schools
还有投行,这类机构因为外表光鲜,也很受毕业生欢迎,可是实际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对于中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
朋友家有个读纽大的孩子,很早就计划去投行,为此读了商科,学习很好,而且一进大学就忙着各种Networking。
今年春天,他在上海得到了宝贵的大投行的实习机会,然而度过了整个月天天只能睡四个小时的生活后,大哭一场,转了个方向读研,放弃了这个方向。
我家孩子前一阵听说有同学想去投行,也对这个职业颇为好奇。后来她看了几集《令人心动的OFFER》,一开始对选手的学历深表钦佩,后来发现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在那边诚惶诚恐地做会议记录互相卷,到底是能赚多少钱呀?顿时一点都不向往了……就这点来说,职场综艺还是值得中学生看看的。
△截图自令人心动的OFFER
毕竟,高中生会面临这一个选择悖论:一方面,考虑到专业教育,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实际上是一名高中生为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后果。你不可能等自己三十岁了,再决定大学读哪个专业。但是另一方面,十几岁的孩子的经验、知识、视野,就是基于中学这个小天地,凭这些就能为一生进行选择吗?
那么,怎么办呢?我看过一个很有智慧的劝告,那就是不要把选择大学专业当成是为你的一生选择道路,那样容错率就太低了。
可以给自己一个暗示:你只是在为自己二十几岁进行选择时选择一个舞台,即尽可能让二十几岁的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这样,也许思路会豁然开朗起来。人生规划和其它规划一样,保持一种多尝试的可能性,总是会有更好的结果。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只可能在人类知识的某个很小的领域里做出比较好的成绩。这个世界的数据量每隔几年就会翻一番:无论我们学得多快,与世界知识总量的爆炸性增长和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相比,我们学到的内容几乎为零。
所以,机构A的老师建议说,如果你没有非常明确的兴趣和方向,那么交叉学科可能就更适合。因为新的学科变化很快,这类方向确实就是孩子和家长的知识盲点,也是机构能提供帮助的地方。
正如漫画“呆伯特”的作者亚当斯说,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技能练习到世界上的前列,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
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的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最初开发了浏览器软件的“互联网点火人”马克·安德森也有类似的建议。他说,年轻人在大学最好能拿到两个不同学科的学位,这两个学科距离越远越好。比如,工程+MBA、法学+MBA,或者物理学+经济。
而我们从机构E的老师那边得到的思路,是孩子在展望未来时,不一定从具体的某个专业出发,而是可以幻想自己期望在什么样的公司或领域工作,慢慢地了解那个领域,这样就可以有一定的概念,自己需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在那个领域有立足之地。
比如说,我们聊起来,假设Grace要去运动品牌公司做个产品经理,那么需要什么呢?除了足够好的营销知识,你是不是还需要足够好的数学来做市场数据分析,足够好的科学知识以了解各种材料的物性?这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寻找未来方向的心法。
#04
顺利度过升学规划这个“成人礼”
高中的整个升学规划阶段,本质上是孩子从未成年步入成年的过渡期,类似古代的成人礼。
古代文化中的“成人礼”颇有些可怕,比如下面这个巴西萨提尔-马韦部落的武士礼,我觉得《沙丘》电影就是从中获取了灵感:
想要当武士,这个部落的男孩们需要把一只手伸进装满“子弹蚁”的用大树叶做的容器里。被这种昆虫咬上一口,就像被子弹打中一样疼痛,这也是“子弹蚁”这个名字的来历。这种疼痛被描述为“24小时持续不间断的灼烧、跳动、消耗性的疼痛”。为了完成成人礼,孩子们必须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经历20次叮咬的考验。这是其他一切极端仪式的代表——一只手经历极度的痛苦,而另一只手安然无恙。
△《沙丘》剧照
而在现在社会中,孩子则通过上大学、与家人分离、受教育、通过考试和完成一篇论文来证明自己,然后重新进入社会,改变人们对TA的称谓,比如医生、老师等等。
要在18岁完成这个成人礼,孩子就得早早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喜欢、自己擅长和社会需要这三个圈里找到事业目标和人生使命,而不仅仅是完成学科的学习。
这个,我倒是希望通过升学机构的协助,让孩子不时地考虑这一点,而不是埋头GPA。
当然,在整个高中阶段,孩子不管是思想还是知识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也不能指望当孩子个人不断成长时,TA的目标毫无变化。但是,这种动态的过程,也正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体验。
正如黑塞的成长小说《德米安》中说的:
诞生总是艰难的。您知道,鸟从蛋里挣脱出来是费力的。您回想一下,然后问一问:道路真的这样艰难吗?只是艰难?它不也是美好的吗?您找得出一条更美好更轻松的道路吗?
我相信,总有那么一项或两项人生使命,正等着每个孩子来发现。
有时,孩子是“刺猬”,早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天命所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是活泼好动的狐狸,那么,不妨用TA的活力和热情来嗅出天命的气味,寻找路径,并一往无前地去追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