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46岁生日当天,我想跟我亲爱的一直支持我的读者朋友,谈谈我的偶像蒙台梭利。
上次在混沌上课,善友教授讲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生使命长什么样呢?你可以给自己提两个问题:
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到来而有什么不同?
这个世界因为你的离开而有什么损失?
如果你回答这两个问题还找不到人生使命的话,还有一个方便的方法:向自己的偶像学习。
我想起了四年前一次写作导师初阶培训,来自天津的吴克问我:你觉得童书妈妈写作课以后会成为学而思,还是蒙台梭利?
这个问题真大,也真好。
学而思指的是一种商业的做法,群众刚需什么,我做什么,做好,推广好,管理好。我听过学而思一些高管的分享,我佩服他们做事的逻辑、理性和认真。
蒙台梭利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以及它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教材教具和师培体系。学而思有遵循商业规律科学做事的精神,但是,不是从教育本身出发去制定战略和发展的。
当时,我觉得学而思和蒙台梭利都是我遥不可及的很宏大的方向,我似乎没有资格成为他们某一个。
但是,我心目当中知道,如果我有选择机会的话,我选择的是后者:蒙台梭利。
吴克的问题很像一颗种子,一根小芽,在我的心里扎了根,之后童书妈妈写作课的发展,我的更大的精力、注意力,其实是放在教育理念、操作方法、教师培训上的。
这一次善友教授提出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向偶像学习,白先生给我找到了BBC拍摄的蒙台梭利传记片。我连夜看完,不得不说,偶像对我的冲击还是非常大。
下面是我向偶像的三点学习。
学习之一
蒙台梭利是一个追求真相的人
蒙台梭利发现孩子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注意力很难集中,集中的时间很短,孩子们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聚精会神,物我两忘。在这样状态下的孩子,周围有其他孩子跑来跑去丝毫不对她形成打扰;甚至把这个专心的小孩抱起来,离开她关注的桌面,她的身体离开了,眼神还是在桌子上。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这种有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不是玩,而是工作。孩子们摆弄那些有教育功能的看起来像玩具的教具时,他们是在探索和学习。
基于这样对真相的观察,蒙氏的课堂是不怎么授课,而是把孩子放在环境当中去探索,孩子就会慢慢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
也因为如此,蒙氏孩子的数学能力是非常好的。后来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教育成果显而易见。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当下的45分钟课时提出质疑,我依然觉得是没有追求真相的。
我们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之所以这样,据说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45分钟。这是真的吗?那如何解释孩子打游戏远远不止45分钟?孩子画画做手工可以坐1小时呢?
45分钟的学时,更适合的是单向的知识性教学,而非能力培养、素质养成。
我们在儿童写作课实践,孩子从对世界感知、思考,到有写作欲望,到趁热乎写下来,再到写后老师给予积极的反馈,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白先生最近迷恋书法,他说书法这种凭感觉的东西,需要大量的时间是体会、揣摹、感知,练习,犯错,再来试试的过程,45分钟还没有热身好,就结束了。
45分钟的学时,注定无法是探索式学习(而这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只能是知识的灌输。这使得教材也是碎片式的知识、材料,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学习过程。
现在公立学校要搞整本书阅读,效果往往不好,因为学生的时间被一个个知识灌输的45分钟以及检测是否灌进去的测试(孩子们的作业几乎是测试而非练习和精进)全部占满了,水都泼不进去。
我如果要向偶像蒙台梭利学习的话,我应该大量地观察人们的学习行为,看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学习之二
蒙台梭利重视人生使命远高于世俗生活
蒙台梭利美貌非凡,而且她的服装极有品味,很多人因为她的外貌上的风采就开始追随她。当她看见报纸上花大量篇幅议论她的衣服发型美貌的时候,她跟她的爸爸说,你以后永远在报纸上见不到这些。
对于蒙台梭利来说,她想带给这个世界的,远比外貌品味要多得多。
这使我想起了我看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传记《成为》之后的感想,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米歇尔·奥巴马让我非常失望》,我看完她的传记,发现她具有那么好的天资(哈佛高材生),她拥有从底层生长起来的普通身份,她是应当有马丁·路德金那样的使命的。
然而,看完传记,在她跟奥巴马一起住在白宫的时代,她具有影响力的事情,如何穿衣服的新时尚和在白宫种菜,除此之外我看不见她的人生使命。对比蒙台梭利,高下立见。
蒙台梭利终身未婚但有一个儿子。她跟她的同事,也可以叫同志相恋,并生下了儿子。
她跟爱人相约不结婚,因为在当时的意大利,女性结婚了就不能再从事社会工作,得回到家庭,她不愿意。
她把儿子送到了一个乡下人家,每周去看望她的儿子。在她儿子八岁那年,儿子突然说:我知道你是我的妈妈,你带我回家吧。
蒙台梭利就带了儿子回家了,他们从此一直在一起。周围的人知道他们的关系,但不选择说破,也不中伤蒙台梭利和孩子,他们也知道什么是更加重要的。
可惜蒙台梭利的爱人后来选择了跟另外一个女人结婚。她的儿子马里奥成为最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人,他成为妈妈的战友,他们一起在全世界奔波,办学校,做师培。
蒙台梭利的所有选择,都是为她的人生使命而来,个人的世俗生活艰苦与否,名誉上的荣辱,经历的坎坷,都阻挡不了她对使命的追求。
学习之三
蒙台梭利是一个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愿意付出一切的人
因为蒙氏教育能够诞生大批的有能力的人,当时意大利的统治者墨索里尼非常高兴,他把意大利的大部分学校都改成蒙氏学校,还专门办了一个工厂生产蒙氏教具。
但是,蒙台梭利无法接受墨索里尼“生产”这么多人才是为了做国家机器、工具人,她跟墨索里尼决裂,后来逃亡到外国。
她到任何地方都会抓住一切机会推广蒙氏教学,让更多人受益。她愿意为蒙氏教育在全世界奔走,她在印度跟甘地合作过,虽然后来她不得不离开印度。
到她70多岁的时候,欧洲几乎没有蒙氏的踪迹了,人们告诉她欧洲快没有人记得蒙氏教育,会用蒙氏的方法了,她又回到欧洲办学校,做师培。
做教育的人如果算文化人的话,文化界你会见到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但是他们陶醉于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作品就达到了人生使命;也有一些人能够追求真相,能够做一套体系,但是遇到别人的质疑,遇到推动的困难就会退缩。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只有孔子、蒙台梭利这样终身奔走的人才留在了教育史上。
不久前,我跟印度Dream a Dream项目的Suchetha女士对谈的时候,我对于她能够在印度让1024所学校80万孩子每天都有40分钟用于幸福教育感到非常佩服。当时她远在多哈,一边咳嗽一边流鼻涕,但是她知道推广Dream a Dream让更多人知道的意义,她愿意为此付出和努力。
孔子说自己的讲学游学的历程就是一只丧家犬,要推广一个好东西,让很多很多人知道、接受、受益,决不是一条舒服的、好看的道路,其实是艰难和坎坷的。
近藤麻理惠为了推广整理术去美国发展,她连英语都讲得磕磕绊绊。美国一个著名谈话节目的主持人,简直是用挑衅的态度让她去整理他的办公室,之后才让她上谈话节目。在观看过程中,主持人对麻理惠的怀疑、挑剔、指责,甚至是嘲笑羞辱,我几次看得都快哭了。
但是麻理惠征服了这位主持人,也让美国乃至全世界理解和欢迎她。
那一刻我知道,我要成为我的偶像蒙台梭利,要做好当丧家犬的准备。
我想在明年做的事情
在过去的五年里,童书妈妈近距离观察了上万名孩子和大人的写作的状态。
我们发现好的写作发生,发挥作用的,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技巧和套路,而是在写作的三个力量:
感受力,同样的生活经历,人生历程,写作者感受到的世界比普通人细腻、丰富、精确;
思考力,写作者要对一件事情白纸黑字呈现,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的推敲;
故事力,同样一个内容,写作者更懂得如何抵达他人的内心,如何感染和影响更多人。
可以说,写作的能力,就是感知世界进行思考,并与他人共振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想感谢相关的教育人士,他们听完我们的情况之后,建议我们把“写作”两个字改为“表达”,因为这除了看起来“很不学科”之外,还指出了我们做的事情的本质。
好写作需要的三个能力,其实同样是辩论、演讲、戏剧、视频创作……等表达领域的底层素养、通用能力。
我们甚至相信,并且可以证明,坚持花时间去表达内心的人,会因为其感受力、思考力和故事力,而成为更加幸福美好的自己。
好写作好表达发生时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也是幸福人生的过程本身。
想到这里,我甚至想感谢去举报我们的那个人,因为他逼迫我们去思考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今年我得到了一些机会去演讲,有TED演讲的邀请,有一些教育论坛的邀请,可惜的是,在这些场合,我都只能讲18分钟,最多半个小时。但是,我想讲的,不仅有教育理念,还有我们的观察、实践以及系列的方法。这些时间远远不够。
我很热爱上课,我上课上得真的不错。
我想在2022年开启我的年度大课,我想亲自来讲,尽情来讲。
我把这个大课叫做“三川的幸福流表达大课”,它具有这些特征:
这个课很大,不是指规模大,而是在我心中的份量大,我会尽我所能来讲
每次都是三川一个人主讲,甚至独讲
只会讲真相,以及基于真相总结的方法,实践的效果,当然,还有一些真实的有关写作表达的故事
每个月一次
每次半天或者一天,根据体力而定,我会好好锻炼身体
每次一个有关表达的主题
尚未成熟,目前仅开放给成人
只要有听众,哪怕一个听众,我也会做足足的认真的准备,激情澎湃地讲
我不会爽约,也不会停止
我会尽我所能去讲好这个我的生命大课,也许我表现得如一头丧家之犬,但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我渴望你的倾听、参与、喝彩和鼓掌,哪怕只有一个人。
在这里,我想诚挚地感谢混沌,感谢善友教授。在这里,我会思考我的人生使命,我会去寻找我的偶像,我会真的尝试像我的偶像一样去做人做事。
谢谢混沌,让我知道,我配有人生使命,我应当有人生使命,我46岁之后的人生的每一天,都应该为我的人生使命而活。
我每天睡前都会问自己:
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到来而有什么不同?
这个世界因为你的离开而有什么损失?
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今天你为重要的事情做了什么?
三川
202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