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这档节目其实一直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毕竟之前看到过太多出现在另一个节目里的,对电影的无耻污蔑了。
所以,我们想等它多更几期,看看它到底是以怎么样的一个视角去做节目,去看待电影的。
看完第四期以后,总的来说,它拍的还可以,那就来聊聊看吧。
《开拍吧》
爱奇艺的《开拍吧》,跟另一个节目不一样。
它没有牺牲电影行业去放大矛盾,博取节目的成功,而是让我们看到了电影艺术本该有的温度,算得上是影视寒冬里的一小股暖流吧。
可一直放着没写,是我们总感觉里面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直到看到第四期,投资人们都给彭宥纶导演按下50万的预算时,我们终于知道这档节目不对劲的地方在哪了。
它想要还原当下的电影生态,但打造出来的是一个相对理想化的电影环境。
比如,它将现实中导演屡屡碰壁的创投会环节,处理成只要四个投资人按一下键就好了。
因为资金是虚拟的,亏损也是虚拟的,现实中的利益关系在节目里完全被淡化掉,他们对青年导演更多是一种鼓励与包容的态度。
还是拿彭宥纶来说,四位投资人会这么做的前情,是知道她之前当导演的道路不顺畅,再加上第一轮她没能完成自己的作品,对自己更加自责,4个50万是他们给到跌倒过两次的彭宥纶的温暖。
而放到现实中,投资人是很难给回不了本的导演继续做投资的,以这个角度去看节目的电影生态还原,它是有问题的。
有趣的是,这同时也是《开拍吧》的优点所在,这种理想化恰好是它的温柔所在。
我们一点点具体地去聊这个矛盾吧。
一
尊重电影
先从形式开始聊起。
它跟另一个节目的形式其实差不多,都是在还原电影的生态。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另一个节目是带有立场的,它所有的环节设置,只会还原出电影行业里不好的、矛盾的地方。
而《开拍吧》却是不带立场的,它只是将现实里一部片子从无到有诞生的整个过程,全方面地展现给观众看。
现实中,一部片子是从写剧本开始的。
在节目里也是,几位导演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写剧本了,他们是带着剧本上节目的。
在写好剧本后,青年导演就要去参加创投,拉投资,这样一部片子才得以有资金去启动开拍。
同样的,《开拍吧》里设置了拉投资的环节。
它让导演逐一上场,跟投资人们介绍自己,演员,作品,预算,以及预估票房等。
现实中的投资人,在节目里则是以绿灯会的形式存在。
绿灯会成员由导演陈凯歌、作家刘震云、演员舒淇和监制陈思诚这四人构成。
他们每一轮手里头的资金都是固定的,所以,他们要在听完导演的阐述后,才能决定自己是否投资,以及投多少钱。
一般而言,电影在上映前后,都会先邀请影评人去看提前场,给片子打分,作为口碑的发酵。
等片子正式上映以后,观众走入影院,可以参考打分平台上影评人的意见,当然也可以不参考。每一位观众都是票房的一部分,他们也会在打分平台给出自己的分数,写下对片子的评价。
这个电影上映所产生的整条产业链,《开拍吧》也没有忽略掉。
它先邀请八位影评人成为看片会的首批观众,影评人看完后会为每部片子开分,开分分数将直接成为观众线下观影的参考依据。
接着,节目用600人线下观影,去模拟现实中影片的上映情况,包括口碑和票房。
观众看完以后,影厅前面会实时出现他们的评分和写下的短评,这就相当于是大众口碑了。
同时,每一名观众代表了一万的票房,有多少人走进影厅,就意味着这部电影能达到多少票房。
最终一部片子看的无非是两样东西:口碑和票房,《开拍吧》没落下对片子结果的呈现。
节目每一轮的口碑分数,是由影评人分数和观众分数共同决定的。
它还会根据票房去计算这笔投资的盈亏,每轮排名看的便是口碑、票房和盈亏这三者的综合。
不过,要实现电影的还原,流程上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
如何在环节中,在细节里,饱含对电影本身的尊重,对参与者的保护,那才是还原最根本的东西。
《开拍吧》之所以会形成相对理想化的电影环境,起因就是对电影和参与者的尊重。
二
对电影的温柔
它想让我们看到什么呢?
电影这门艺术,以及创作者可爱的地方。
从节目的环节设置上,就能看出它是了解电影,并且尊重电影的,所以它才会给到导演们一个相对包容的创作环境,让他们能以好作品去展现自己。
拿最最基础的两项来说,一个是无论影评人和观众喜欢这部片子与否,节目都会将片子放完了再说,毕竟只有看完的人才具有发言权。
另一个是节目给到导演的创作周期相对较长,第一轮给到20天的时间,筹备时间太短,是难以打磨出好作品来的。
这些最基本的设置,给到了导演本就该有的尊重。
此外,它还给到了导演更大的“特权”,比如彭宥纶第一轮的作品没拍完,节目尊重她撤档不放的决定。
还有强推机制,每一轮绿灯会将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这名导演在片子正式上映前能获得一些特权。
从剪辑上也能看出来,节目对导演是保护的,它没有将他们当成是一个个的工具人,而是让我们看到每位导演的可爱之处。
像沙漠,他没听陈凯歌的建议,其实是可以被恶剪成好高骛远的自大形象,这样更有话题和争议。
但节目没有那样去处理,它先给我们看演员余皑磊看不清楚剧本里的字,再回放陈凯歌提议的将剧本缩减成4页,我们就清楚事情的原由了。
沙漠还理直气壮地解释“这是排版”,后期去放大了他的手势,屏幕上写着大大的“心虚”两个字。
这样轻松有趣地去呈现事情的始末,也让我们看到了沙漠幼稚的一面。
还有郝杰,如果对其进行恶意剪辑的话,郝杰闭着眼睛听人说话,只回复短短几个字,包括之前得奖时的狂妄语录,同样也可以将他塑造成傲慢自大的人。
可他在里面却是讨喜的,因为节目选择全面立体地展现郝杰的每一种面貌。
面对投资人、影评人时,郝杰内心是紧张的,所以没法对答如流,总是紧闭着双眼;
而当他回到片场,自己擅长且热爱的领域时,郝杰整个人就又活了起来,话也跟着变多了;
到第二轮投资时,陈凯歌希望郝杰能找回拍《美姐》时的那种炙热,郝杰听后的说话声更是变大了许多。
但这种变化不会让你觉得郝杰的人设割裂,反而能感受到陈凯歌的话触及到了他的内心。
这档节目从来就不只是将导演当成是一名选手,而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去对待他们。
也因此,导演们谁赢谁输这件事,它构不成节目最大的悬疑点,《开拍吧》留给观众的悬念,还是在于还原的结果。
三
还原的结果
还原结果是什么呢?
是我们前面聊形式时,最后提到的票房,盈亏,以及口碑。
从还原的结果再去看这档节目,我们又有不一样的发现:
《开拍吧》如果不去打造一个相对理想化的电影环境,那节目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同时,哪怕它再理想化,当票房、盈亏和口碑这三个数据摆在我们眼前,这档节目依旧还原了现实电影市场的基本情况。
拿票房和盈亏来说,它们确实都是虚拟的,投资人也不太在意这件事。
但哪些片子赚钱,哪些片子亏钱,放到同一个表格里是一目了然的。
王珞丹转型当导演有明星效应,易小星和沙漠拍的都是商业片,他们在第一轮都赚钱了。
而拿到了强推短片的郝杰,他因为片子小众文艺的问题,票房以惨淡收场,导致投资人舒淇亏损了230万。
如果将现实的这套残酷逻辑放到节目中,会让资金亏损的投资人更加谨慎,并且更倾向于投资回报率高的导演。
相应的,拍片子较小众的导演就很难拿到投资,在后续的节目里继续拍作品了,除非他选择去契合大众的口味。
然而,没有作品,特别是缺乏多元化的作品,节目也就没有太多的内容可言,所以它将投资处理得更为理想化。
口碑分数,当然也是虚拟的。
现实中,影评人的打分占不到那么大的占比,最后决定口碑分数的还是大众。
《开拍吧》选择综合影评人和观众的分数,作为节目最后的口碑分数,是想给我们呈现出影评人和观众之间天生的矛盾。
特别是王珞丹和郝杰的评分,刚好是对调过来的。
观众喜欢王珞丹的作品,可影评人只给到她4.75分,影评人最看好郝杰的作品,观众却只给到他5.1分。
影评人和观众天生就是矛盾的,因为他们的评价维度是不同的,节目必然是要呈现出这种矛盾,但问题在于怎么处理。
在另一档节目里,它将影评人和大众放到同一个空间进行观影,这只会放大这种与身俱来的矛盾,它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吃相却非常丑陋。
《开拍吧》清楚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所以,它让影评人和观众在不同的空间观影,打分,发表自己见解。
通过数据、观点的两极化,客观地去呈现这种矛盾,而不是去激化它。
这种更为理性、平和的处理,反而让这种两极化,变得更像是影评人和观众在进行一场隔空的交流。
大家发表自己对影片的看法,每个人的意见都各不相同,但没有哪一方占据绝对的话语权,也没有人想去争夺这个话语权,去定夺出一个唯一的标准来。
在节目里,无论是投资人,导演,影评人,还是观众,大家都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那也是我们期望在现实中能看到的氛围,舒服,理性而又温柔,一切就如同《开拍吧》里所说的一句话:
“当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每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你选择去电影院的时候,所有的信息对于你来说,都是参考,真正能够得出来一个判断的,只有你自己。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就是自己最好的影评人和自己最好的判断者,我们这里面所有的分数,都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