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亦然。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威海将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将文明作为城市的根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城市发展培根铸魂。
建设东泓炮台展馆、红色胶东展馆等一批教学点,亮出鲜红的城市底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再进一步,“六个第一”荣誉彰显城市魅力;再度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君子之风”氤氲全城……文化滋养和文明洗礼下,威海城市的“温度”“风度”更加彰显。
以史为鉴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并在这里留下“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殷切嘱托。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作为甲午战争的见证地、“红色胶东”的核心区,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红色文化,是威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威海提升城市素质、延续城市文脉的必需。
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威海始终怀揣着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信,对甲午国殇以来120多年的历史进行研究梳理,统筹全市历史资源、深入挖掘时代内涵、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精神源泉、发展动力,让“红色火把”越燃越旺。
这五年,威海的红色阵地日趋完善——
以“梦碎、梦醒、筑梦、追梦”为主线,高标准建设东泓炮台展馆、红色胶东展馆等一批特色展馆,将全市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着力打造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教育阵地。
这五年,威海的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开展了6轮深化提升,充实干部、学校、社区、农村等各个方面的红色教育,策划推出15条“四史”宣传教育主题线路。
这五年,威海的红色故事常讲常新——
综合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形式,我市先后打造电影《天福山起义》、舞台剧《寻梦威海》、歌舞剧《烽火》、话剧《郭永怀》等文艺作品,并将红色内容编印成系列丛书,继续扩大观展覆盖面和展陈影响力,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郭永怀事迹宣讲团先后受邀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力学大会、“山东干部讲堂”等宣讲600多场次,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2019年2月,民族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上演,2小时的倾情演绎后,现场观众用长达6分钟的不息掌声,纪念这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截至目前,共有全国28个省区市、超过26万人次党员干部来到威海培训学习,“四史”宣传教育主题线路已累计接待50多万人次,“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寻访红色足迹笃行担当再出发”主题采访活动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聚焦民族复兴主题讲党课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红色文化直抵人心,红色精神润物无声,持续构建的红色精神谱系,正在不断铸牢威海的“根”与“魂”,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以文化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人均文化事业费全省第一,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全省第一,文化站设施平均面积全省第一,城市书房数量全省第一,山东省第一个牵头制定公共文化类省级地方标准城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全省第一。自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威海用六个“全省第一”彰显出“文化气质”。
一座精致的城市,必定是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文化服务丰富多彩的城市。在威海,每一位市民都能在一个“N分钟”文化圈内找到“归处”。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高标准打造、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让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触手可及。
文化空间愈发精致,成为市民热爱的“网红打卡地”——市群艺馆和市图书馆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设施和功能全国领先,建成城市书房44处,形成城市15分钟阅读圈,300个村居基层服务点的“一体化”城乡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将市级文化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乡村。
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幸福威海”等文化活动年均演出1700余场,市民担任主角连续举办48年的“5•23歌咏会”升级为威海国际合唱节,成为金灿灿的城市名片。
文化的血脉加速涌动,远方的田野诗意盎然——全市72个镇街全部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一级站水平,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覆盖所有村庄或社区。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每到周末,市民姜玉梅就来到里口山王家疃村乡村美学堂“打卡”。从“留住传统留住美”传统艺术公益课堂设立以来,葫芦画、花饽饽、剪纸等课程,一个个都办到了她的心坎里。
享受公益创投带来的特色文化服务,这是威海市民的“新常态”。五年来,我市以创新为灵魂,在全国创新开展公共文化“公益创投”试点,探索公共文化多元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新模式,不断盘活公共资源,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边界。
渔家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鲁绣技能推广促进乡村发展项目等民俗、非遗项目扛起了传承的“大旗”;提升文明素质,“礼仪润心”居民文明素质提升项目、“传承好家风弘扬好作风”文化保护服务项目不断成风化人……五年里,政府引导资金开展服务项目超过100个,服务群众16万人次,一片文化金种子撒下,幸福在百姓心里“生根发芽”。
以德润心
千里海岸线上奏响一首文明曲
2020年,威海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的地级市。
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是威海对城市文明的不懈追求。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威海以文明塑城,以道德塑人,推动文明城市全面创建,在千里海岸线上奏响一首文明曲。
在顶层设计上做文章,威海将精致城市与文明城市相结合,先后出台《威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关于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的实施意见》,推动城市文明抓在日常、做在日常。
一手抓城市,一手抓乡村,双轮驱动之下,文明城市建设在威海全域全面展开。
全市划分城市网格2451个、企业和园区等专属网格724个,配备网格员6077名,以网格化将文明城市创建抓在日常,推动城市治理由突击式、运动式向精细化、常态化转变。
将乡村文明行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起,我市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累计改造建成农村无害化厕所42.2万户,改造完成清洁取暖16.3万户,1968个村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田野“旧貌换新颜”。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从“城”的文明向“人”的文明延伸,五年来,威海注重以人的文明为核心,深入开展“精致城市•文明市民”培育行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由表及里、内外兼修。
走进俚岛镇大庄许家村的“暖心食堂”后厨,志愿者许凌洁正忙碌着为老人准备“爱心午餐”:几年下来,她已经成为“暖心食堂”内的“专职大厨”,熟知老人的口味。
2018年,我市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通过“志愿+信用”等形式,让行动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成为这座城市最为鲜明的底色。五年后,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73.8万人,发展起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3800多个,平均每4个人当中就有1名志愿者。
在这些“普通人”之外,还有更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殷树山、刘长城、尹力军、陈淑明……发挥榜样的力量,常态化开展学典型树典型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先后推出232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909名“威海好人”,7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着眼于更深层次的文明,五年间,我市还对礼让斑马线、排队上下车、车窗抛物、文明礼仪提升等日常行为专项治理,推动文明之风走进社区、校园和企业、机关,从细节小事做起,引导全市养成文明习惯自觉。
同心掬得满庭芳。2020年、2021年,威海两度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称号。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风,正在轻抚着威海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人民幸福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记者匙亮孙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