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2021年疫情经济下滑,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2022-02-20 11:18:18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2022年,全球进入受疫情影响后的第3年,对于这一年世界各国的经济与市场,许多人都表达了相对保守甚至悲观的情绪。

 
然而,在艺术市场方面,刚刚过去的2021年却堪称“奇迹之年”--3万多名艺术家创作的超过10万件作品售出,其中当代艺术作品共斩获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成交额,与2020年相比增长超一倍,达到史无前例的成交量。
 
在这惊人的数字背后,中国艺术市场表现更是突出:无论是西方艺术品在中国拍卖市场上,还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创造拍卖纪录方面,均有令人惊艳的表现。
 
这一年,亚洲市场正在成为当代艺术的第一集散地,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出众,12个月内售出的当代作品占全球成交量的四成。这种“逆势上扬”的状况,背后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在熟悉艺术圈的业内人士眼中,又有着怎样的逻辑?
 
数据
 
西方重要作品在中国拍卖市场大放异彩
 
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的作品表现最抢眼
 
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上只有3件西方艺术作品价格过亿,而仅仅一年之后的202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共有11件西方艺术品成交价突破1亿元人民币。
 
2013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纽约以1.72亿元拍下毕加索画作《两个小孩》;2014年,华谊兄弟掌门人王中军以3.77亿元拍下梵高画作《雏菊与罂粟花》,成为中国藏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两大标志性时刻。
 
不到10年时间里,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市场不但全面铺开,艺术家名单也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快速地实现了“破亿”的成绩。
 
2021年5月20日晚,德国波普艺术大师格哈德·里希特1968年的作品《柱列》(七联)在中国嘉德以8050万元高价成交,为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秋拍破亿书写了前奏。
 
2021年11月28日晚,中国嘉德首次推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创作于1913年的《睡莲池与玫瑰》以1.541亿元高价成交,成为西方艺术品在中国拍出的首件亿元作品。
 
仅仅过了5天,西方艺术品在中国便再度创出破亿佳绩--12月3日晚,法国具象油画大师巴尔蒂斯最后一幅完整油画《镜子里的猫Ⅲ》在永乐2021秋拍“国际视野--全球化的现当代艺术夜场”上,被来自全球的15位买家争抢了半个多小时后,最终以近1.67亿元成交,不仅刷新了艺术家公开拍卖最高纪录,更创造了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的最高成交价。
 
2021年还有一位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在中国拍卖市场表现极为抢眼--英年早逝的黑人涂鸦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他创作于1982年的作品《战士》以3.236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西方艺术品在整个亚洲的拍卖价格纪录,轰动一时。
 
敏锐的国际拍卖行迅速跟进,为中国拍卖市场带来更多巴斯奎特的作品--2021年5月底,苏富比宣布与周杰伦合作,由后者跨界策展,预展的所有作品都在次月的晚场拍卖上100%成交,其中领头的重磅作品便是巴斯奎特的《无题》,以2.89亿港元成交。
 
据统计,2021全年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出现5件过亿巴斯奎特作品,成交总额约合人民币近10亿元。
 
另一大拍卖巨头佳士得不甘落后,在2021年11月借上海预展之际推出了主题为“Radiance”的巴斯奎特大展,11幅艺术家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巅峰之作,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巴斯奎特作品展。今年3月,佳士得还将在上海拍卖一幅巴斯奎特的重要作品《领导者》。
 
艺术家国籍显示出各国在拍卖市场上的活力
 
中美艺术家占据全球艺术拍卖市场大半江山
 
西方艺术名家在中国拍卖市场表现突出的同时,2021年,包括中国艺术家在内的亚洲艺术家们也在全球拍卖市场上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Artprice平台发布的2021年全球前500强当代艺术家名单上,前50名中就有19位来自亚洲,并且70后和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也有多位上榜,呈现出“青黄相接”的有力局面。
 
位居榜首的是艺术家陈丹青早年的成名作《西藏组画·牧羊人》,2021年6月,这幅尺寸不大的板上油画成交价达1.61亿人民币,与2020年以同样价格成交的曾梵志大幅油画《面具系列1996NO.6》并肩,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之一。
 
这幅画作让陈丹青登上2021年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纪录前3名的榜单,仅次于上文提到的巴斯奎特和因NFT作品而著称的数字艺术家Beeple。
 
紧随陈丹青之后的,是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博物馆级作品《血缘:大家庭12号》,在2021年的永乐春拍上以8119万元成交,创下他个人第二高价。该作品2016年曾在北京匡时拍卖以3818万元成交,时隔5年后藏家再出手,价格便翻了一倍有余。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艺术家们的国籍也能从一个角度显示出各国在拍卖市场上的活力。2021年,按年总成交额计算,美国和中国的艺术家占据大半壁江山。
 
在亚洲地区,作品拍卖总成交额前15强的当代艺术家里,中国艺术家以压倒性优势占据了大半席位(12名),其余3位艺术家则来自日本,分别是成名已久的奈良美智、村上隆,和近年来备受瞩目的80后女艺术家六角彩子,被艺术界普遍视为下一个奈良美智。
 
中国当代艺术界目前颇受关注的是70后艺术家黄宇兴,他的《七宝松图》(七联作)去年在佳士得香港的秋拍中以5322.5万元成交,这个高价将他的个人拍卖纪录一夜之间提升了近6倍。
 
据悉,黄宇兴的作品自从2006年开始进入拍卖市场后,前些年的价格仅仅徘徊在10万元左右,直到2016年创下首次百万纪录后,从2018年开始大涨,仅仅两年多便突破了千万门槛。不过,后起之秀固然引人瞩目,但从成交额上来看,市场上的50后与60后艺术家们仍牢牢占据着绝对优势。
 
分析
 
年轻一代藏家正在崛起
 
亚太地区全球占比约四成
 
在这些耀眼的数字、惊人的价格背后,反映出了当下世界艺术拍卖市场的哪些新风向呢?
 
年轻一代藏家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除了拍卖行在策略上的进阶外,藏家群体的迭代也是莫奈、巴尔蒂斯等西方艺术大师作品能够首次出现在中国拍场便备受追捧的一个原因。
 
据业内人士介绍,亚洲藏家群体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初代富豪,另一类便是年轻群体。这些年轻藏家们家境优渥,大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知识结构和视野都更加国际化,对艺术品的选择眼光也更为精准。这是以创造财富为事业的老一辈藏家们大多不具备的。
 
同时,随着年轻一代的快速成长,这两类藏家正在发生融合,比如父母在收藏印象派,儿女在收藏潮流艺术,两种品位在一个家庭里共生。
 
根据佳士得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拍卖有39%的买家来自亚太地区。而在前不久佳士得公布全球2021年业绩时,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也特别提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藏家群体:“下半年,中国内地客户购买总额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收藏群体。”
 
疫情之下,部分资金去向迷茫
 
买写入艺术史的作品,永不会错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总经理李艳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2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大特点,就是“精品的爆发力很强”。他所指的精品,就是被艺术史明确定位并反复论证过的重要作品,“这些拍品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是它们拍出高价的最根本原因。这些精品不可多得,一旦释放出来,市场反馈从来都是非常积极的。”
 
此外,李艳锋也提到,在全球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之下,部分资金的去向会比较迷茫,那么收藏好的艺术品,显然是不错的选择。“真正优秀的艺术品除了有收藏价值外,也有一定的资产配置的功能,因为其价值始终是稳定的。”
 
不过他同时指出: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始终是相对小众的行为,因此受大环境的经济背景影响也较小,与疫情的关联度其实非常微弱。“世代交替、藏家更迭,收藏群体知识结构的日益国际化,等等,注定会有一天厚积薄发,迎来当下这个繁荣局面,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作为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资深专家,李艳锋对年轻藏家给艺术品市场生态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充满信心,“从收藏的导向来讲,非常有利于现当代艺术板块规模的扩容。”
 
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艺术策展人吕澎则认为,2021“奇迹之年”的诞生,偶然性成分居多。“是各种欲望和冲动共同促成的结果,因为没有别的可玩的(投资项目)”。不过,这一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李艳锋提到的“资金去向迷茫”的现状。
 
“当然了,这种冲动和欲望值得肯定。”吕澎补充道,“是好的欲望、好的冲动,与单纯为了保值增值的投资活动相比,更有人文价值,对好的艺术和艺术家也是重要的支持。”
 
同时,作为知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也完全认同“买写入艺术史的作品,永远不会错”的说法。“艺术史永远是最重要的参考。一件作品的价格能被炒得很高,从来跟艺术史脱不开关系。迄今为止,只要是被写入了艺术史的重要作品,从它被创作出来直到今天,任何时候出现在拍卖场上,身价都是稳定的。”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