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国时期著名leader曹操的忌日。
说到曹操,我们不免要提到他的接班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离他王座最近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魏晋时期最具才华的诗人曹植所写的《七步诗》。你肯定读过这首诗,也或多或少听过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反派角色曹丕,要求他的亲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关于“兄弟”的诗,如若作不出来,就行大法,将曹植杀之。
在经过一千多年的沉淀后,让曹丕成了大多数人眼中,一个工于心计,为了王位心狠手辣,残害自己兄弟的无耻小人。
但你知道吗?曹丕和曹植的关系,可能并非你想的那样!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我们学生时代逃不开的一首诗,但这首诗,很可能不是曹植写的!
有关于这首诗的最早记载,是在《世说新语》当中: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而《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刘义庆编撰的小说集。
划重点:南朝、小说集!
要知道这本书的成书时间距离曹植的那个年代,已过去了两百多年,而且它是根据流传下来的故事所编撰。
你想想,民间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的,到刘义庆写的时候,距离这个故事最原始的模样得有多大的差距啊...
更何况人曹植,那是有自己编诗集存档的习惯,但在现存的《曹植集》中,并没有任何《七步诗》的相关记载。
——会不会是因为现有的版本已经不全了呢?
虽然到现在已经没有完整的《曹植集》存世了。但在宋代以前,《曹植集》保存得完完整整。
可是,在说到《七步诗》的出处时,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他们的统一口径都是:我在《世说新语》里看到的。
也就是说:在曹植自己给自己编的诗集里,没!有!这!首!诗!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完全断定地说,这诗不是曹植写的,毕竟可能是曹大才子觉得这首诗写得太过于匆忙,其质量不配出现在他的诗集里。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再换个角度来说。
从曹丕的角度来看,曹丕有没有逼曹植写过《七步诗》呢?
曹丕白眼道:我看上去有这么笨吗?
为什么说曹丕逼曹植写《七步诗》就是笨呢?
来,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的人设:
狡猾、心机、动不动就装妇人写诗哭唧唧。
简直像极了甄嬛传里的那些后宫嫔妃,处心积虑也要弄死自己竞争对手。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除非自己输得一败涂地,不然就一定要让你一败涂地。
所以,就算因为七步成诗这个故事,最终被曹植的智慧所化解,那么咱想想,处于权力顶端的曹丕,要杀谁那不是轻轻松松的吗?
如果曹丕真想赐死曹植,那“莫须有”的罪名,应该是要早诞生个几百年了吧。
但事实上,曹丕和曹植关系一度很好。
当时,他们一起搞过一个叫做邺下文人集团的小团体,他们每天在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宴活动,这样持续了好多年。
作为这个集团内最耀眼的明星,曹植有多厉害,曹丕比谁都清楚。
如果曹丕真是笨到,要拿自己对手最擅长的东西来治他。
那么,曹操那个糟老头子,怕是也不敢把自己一生的大业托付在这样一个傻儿子身上吧......
——什么?你不知道曹丕和曹植曾经关系这么好?
那我们来看看,曹植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曹植《公宴》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丕公子敬爱众宾客,我们在一起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大家一起跑这玩跑那玩的,一起欣赏头上的明月繁星,一起流连于花鸟鱼虫中,好生逍遥自在,好希望我们能够这样子一起纵情遨游一千年。
看吧,曹植不一定写过《七步诗》,但他确实有说过喜欢跟曹丕在一起的时光呀!
而曹丕,作为这个小团体的领头人,自己也在游乐之时这样子说道: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曹丕《芙蓉池作》
大意是:我们都不是像松、乔这样的神仙,而谁的寿命又能比上神仙呢?不过这样的游乐时光倒也舒心快意,说不定能保我活上百岁呢。
从这两位公子哥自己的文章里面,我们可以得知:这俩兄弟曾经是真的很好啊!
他们的青春,是在一起读书,一起写诗,一起吃喝玩乐之中度过的。几乎天天泡在一起的两个人,能对对方有多大的能耐没个几斤几两吗?
那按这么说下来,就算是真有《七步诗》,也保不准是曹丕为了搪塞自己底下想杀了曹植的谋士集团,特地想的办法来保护曹植。
因为,大臣们觉得七步成诗,这不可能的呀,曹植这下子死定了!
而在曹丕心里想的却是,不就是区区七步成诗吗?这对吾弟曹子建来说,有何难?
这回就让你们这帮庸人们看看我弟弟的才华,也省得我再跟你们浪费口舌。
这么一说,绝了!cp的画面感是不是都出来了!原来,你是这样的曹丕啊!
在七步成诗这个话题上给曹丕洗白了之后,我们不免还是会发问:经历了夺嫡大战后的曹丕真的有想过要杀曹植吗?
如果没有,那曹丕和曹植的关系还会是一如既往的好吗?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至今仍议论纷纷,我们没有办法给大家一个唯一的答案。
但在翻阅了许多资料过后,我们觉得曹丕应该没有真正想过要杀了曹植。
且不说,他们曾经有过一起风花雪月的邺下时光,也不管七步成诗究竟是要杀害曹植还是要保护曹植。
就说曹丕继位后,他曾多次接到对曹植的举报信,几乎每次的罪状都足以让曹丕不带私怨,就置曹植于死地。
甚至曹植自己都感到大难临头,于是吓得赶紧写了一篇《责躬诗》来跟曹丕请罪。
但是曹丕每次都不顾众议,免去曹植的死罪,只是将曹植改封到别处去。
甚至在黄初五年,曹丕更是不耐烦到下诏说:以后除了谋反的大罪,其他举报一律不接受。
所以,曹丕对待曹植的态度,似乎只是想让他远离了政治的漩涡中,让他得以偏安一隅,而从没有伤害过曹植。
其实,光从曹丕没有杀害曹植这个结果上看,在兄弟关系之中,他是否心狠手辣,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既然曹丕没有杀曹植,那在经历了这场夺嫡之争后,曹丕和曹植的关系还会是一如既往吗?
我想答案也是否定的。
毕竟,有曹操那个把自己俩儿子弄到下不来台的糟老头子,就算他们的兄弟情再好,也难免会产生间隙。
不过相比于历史上其他为了权力弑父杀兄的案例,曹丕和曹植这对兄弟已经算是很和谐了。
可能也正是他们曾经那段邺下漫游的年少,一起游宴明月之下的时光,才使得兄弟二人在被迫卷入政治漩涡之后,也没有落到最后鱼死网破的境地。
只是夺嫡这件事,就像是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两兄弟的心中。
直到曹丕去世的前一年,他们兄弟之间才有了数年之后的唯一一次见面。
在那次见面后没多久,曹丕就告别了人世。在曹丕离世后,曹植为曹丕写下了一篇《文帝诔》。
在这篇诔文当中,曹植打破了当时诔文颂德和写哀的模式。用了大量的笔墨宣泄自己对曹丕离世的悲痛。
要知道,就算是在写给父亲曹操的诔文当中,曹植也只是一股脑地吹彩虹屁,而没有写到一点自己对父亲的感情。
或许,直到曹丕去世的那一刻,曹植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兄弟之间的隔阂,再也没有机会化解了吧。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或许苏轼的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这段兄弟情当中的遗憾。
生逢乱世,从小历经生灵涂炭,被迫卷入世子之争,在要和自己最亲的兄弟,最好的朋友去竞争那个时代的唯一之时,他们能怎么办呢?
或许,这对兄弟从他们出生那时起,就注定不得不去面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了吧?
人性是复杂的,这样子的至亲挚友,却因为命运的捉弄,只能在天人永隔之后,才回首痛惜。可能这就是出生在帝王家庭的悲哀吧。
如果曹丕和曹植能看到如今对他们关系的种种评价,应该也会感慨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