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A股关键时刻!刚刚,八大知名基金经理罕见重磅发声!
2022-03-18 20:39:0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之下,3月中旬的A股市场频频上演惊心动魄的行情,尤其3月15日一度跌幅逼近5%,险些跌破3000点;而3月16日随着金融委重磅发声促使市场上演绝对反弹,起伏之间让市场情绪也随之波动。

 
究竟什么引发了市场调整?后续A股市场还有机遇么?哪些板块更应该关注?在这个关键时刻会对持有人说些什么?对此,中国基金报专访了八位近一年来业绩领先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引领投资者穿越市场迷雾。
 
这些基金经理是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孟昊
 
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
 
万家颐和基金经理章恒
 
中信保诚至远动力基金经理刘锐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韩广哲
 
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陆彬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孟昊
 
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
 
万家颐和基金经理章恒
 
中信保诚至远动力基金经理刘锐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韩广哲
 
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陆彬
 
这些基金经理表示,美联储加息周期、地缘政治矛盾、通胀升温等引发了今年市场大跌,但是往往下跌过程中市场机遇也在酝酿,目前是可以大胆一些,看好新能源、军工、光伏、食品饮料等板块。
 
多因素引发今年的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A股市场大幅下挫,3月15日的单日跌幅更是接近5%,您认为主要是哪些原因促使市场调整?未来调整是否还会持续?
 
崔宸龙:近期市场调整比较快,主要原因来自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一是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其加息的进度和预期还不明朗,因此对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有一定的压制;
 
其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这种地缘政治加大了全球投资者的担忧,风险偏好快速下降,同时这场冲突快速的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通胀水平的担忧,这又影响到了美联储加息的决策。上述两点是近期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
 
未来调整是否还会持续很难判断,因为底部只有一个,准确预测底部的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但我们可以通过风险溢价等指标去判断当前市场在历史过程中所处的水平,结论是当前的市场已经是历史的底部区域,短期如果有波动也是正常现象,个人认为没有太多的必要去纠结最底部在哪里。
 
孟昊: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海外进入加息周期,市场担心货币紧缩;第二、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大宗商品涨价,导致全球通胀更加不可控,国内制造业成本压力巨大;第三、俄乌战争引发市场对中美对抗加剧的担忧。
 
神爱前:今年年初的市场调整比较复杂,在多种因素交织下,导致市场出现超跌。开年市场下跌,反映市场担忧经济存在一定压力、以及外围美国加息,市场调整节奏是在预期中的。后来,俄乌战争爆发,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市场形成新一轮冲击。而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新冠疫情,疫情有卷土重来之势,中概股海外大跌,对脆弱的市场形成最后一击,3月15日的单日跌幅更是接近5%。
 
我认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目前几大指数已经调整至对应2020年7月份指数对应区间,基本把疫情流动性带来的涨幅全部抹杀,但近两年A股公司业绩还是有不错的增长,调整已经相当充分。后续大概率,我国疫情在可控范围内,经济可能逐渐企稳,疫情和经济成为慢变量,对市场边际冲击弱化,而海外俄乌局势也有望缓和。
 
章恒:最近一个月,国内疫情、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连续冲击了投资者的情绪。短期、长期问题的叠加,令股指持续承受很大的下行压力。
 
我们认为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后,恐慌性情绪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上证综指在当前位置本身有着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后续风险不大,对年内后续市场走势保持乐观心态。
 
施成:多方面原因促使的。一、经过2019年开始至今的牛市,各个热门赛道的公司,实际上都有比较大幅度的上涨,机构的持仓也集中在这些方向上。而进入2022年,经济稳增长,又让部分资金,选择做了一个再平衡。这就成了热门赛道调整的一个原因。
 
二、国际形势的大幅变化,包括美联储加息,地缘军事冲突等等,使得市场的避险情绪上升,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撤出市场。
 
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短缺和上涨,造成对经济增长预期的下降,以及对制造业盈利形成了一定的压缩,也是重要的原因。
 
韩广哲:市场调整的核心因素或有三个方面,依次为:一是对国内稳增长的力度及抓手存在较大质疑;二是对美联储大幅收紧的担忧;三是俄乌冲突带来的风险偏好扰动,以及冲突长期化带来的衍生风险,主要体现为制裁措施带来的油价飙升,推升全球滞涨的预期等。
 
刘锐:市场调整原因主要是两个,第一、担心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第二、担心类似教育的政策监管持续加码。我们认为市场或已接近底部区间,一方面,两会我们确定了今年的GDP目标为5.5%,经济增速有锚,另一方面,本周金融稳定委员会会议也对市场担忧的政策监管做了积极回应。
 
陆彬:造成近期市场大幅调整的主要原因还在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尤其是俄乌冲突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国关系之间的动荡,因此对市场的冲击比较大,到最后甚至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这是导致市场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另外,欧美对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制裁引发流动性缺口,同时全球风险偏好下行,全球资金向本土市场回流,A股持续面临外资流出压力。这也是导致前期市场大幅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调仓幅度不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近期市场调整之下,您做了哪些调仓换股的操作?能否谈谈理由?
 
崔宸龙:整体的调仓不大,主要是在新能源整个大赛道中做了一些微调,主要是将最近跌幅较大的中长期投资前景优异的公司加大了配置比例。整体仓位没有调整,投资风格保持“不择时”。在当前市场急跌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坚定,不能追涨杀跌。
 
我的投资风格是中长期的,短期由于市场的波动导致的回调并没有改变投资标的内在价值,而我们能做预测和判断的是内在投资价值,市场短期的波动很难去预测和把握,因此我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进行大幅的持仓调整。
 
神爱前:市场恐慌杀跌是短暂的市场失效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进一步增持了一些中长期看好的成长标的,持仓集中度有所上升。同时加快了新基金建仓节奏。因为基于我对业绩、估值体系的理解,目前很多公司隐含的未来预期回报率比较高,是比较好的加仓时机。
 
施成:我们的调整不大,仍然延续之前的思路,全社会的盈利在向上游集中。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的时间。尤其看好新能源上游环节。
 
从全球经济的客观规律来看,资源股的机会并不是局部的。比较好理解的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实际上全球需求经历过收缩。同时供给的增长,因为需求的阶段性萎靡,和疫情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发生了收缩,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
 
但不同的是,需求的恢复是比较快的,并且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全球需求又会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而供给的损伤很多是不可逆的。我们观察到不少产业,因为疫情的原因,海外的工厂关停,工人遣散,几年之后想把产能恢复起来,都找不到足够的技术工人。再叠加碳中和的风潮,原本传统能源的资本开始就开始缩减,这在需求复苏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扩大了供需矛盾。
 
因为,新能源的资源品的短缺,只是全球资源品上涨的一个代表,当然,由于新能源增速最快,因此他的供需矛盾也会体现的更激烈一些。
 
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知道这样事件发生的普遍性。例如工业硅和有机硅,由于碳中和的背景,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变慢,而疫情进一步使得产能缩减,使得西方国家的电价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工业硅和有机硅的成本高高在上。因此,海外的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开始退出,他们更多向中国来进口这些工业产品,这可能是永久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多晶硅产能的投产,工业硅的需求开始提速,这个行业的供需两个方面都发生了长期意义的变化。
 
这是一个代表,实际上在锂、钴、稀土、电解铝、煤炭等行业也都是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2022年是资源品供需矛盾继续扩大演绎的一年。
 
孟昊:旗下基金在整体持仓结构上没有太大变化,主要还是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和个股基本面,对持仓公司做了一些微调。
 
刘锐:面对市场的持续下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落入价值区间,操作上我们会更关注长期优质资产,持续对组合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陆彬:如果拉长来看的话,市场调整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了。从我们的定期报告中大家可以看到,去年底我们就已经增加了偏价值的公司配置,如房地产,来应对市场可能的风格切换。在2月底的俄乌冲突升级之后,市场出现了加速下跌的情况,我们也在仓位、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对。但我们认为,短期的风险事件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价值影响有限,因此在基本面依然向好的背景下,当市场出现短期剧烈波动的时候,主动承担风险或许是比规避风险更好的选择。
 
现在应该要“贪婪”一些,“大胆”一些的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基金经理,现阶段心态如何?如何应对市场的大幅波动?
 
崔宸龙:心态可以总结为:以平常心对待,尽量自己消化由于暴跌带来的压力。作为基金经理,需要有更大的担当,心态平稳是必须的,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时,更加需要坚定信心。与此同时,也需要抓紧加强研究工作,对持仓的基本面情况与长期发展空间继续做深入研究,尽自己最大努力评估基本面风险及负面变化发生的概率,这样才可以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做长期持有。
 
章恒: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2020年疫情突发、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2022年俄乌冲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明显提升,因此也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正是说明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我2007年入行,经历过多轮牛熊行情,深刻的体会过市场情绪的波动;但我坚信中国是能够在与世界同命运、共呼吸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强大的。
 
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应该要“贪婪”一些,“大胆”一些的,我希望能够在这样的波动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施成:市场的波动我们无法回避,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并且我们预计未来还会不断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样的情况。
 
像一些著名的投资大师说过,每次市场大幅下跌他都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有用更便宜的价格去买入股票的机会。
 
对我自己来说,因为我都是高仓位操作的,因为择时确实太难,所以干脆就不在这方面花时间,更多的精力用来选股。因此,每次发生大幅波动后,我去观察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审视自己的持仓是否有逻辑的变化。因为不同股票在一轮下跌里面差异是很大的,可能你的选择的优先排序也会发生变化。然后我会根据分析的结果,去进行一个动态的调整。
 
神爱前: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时代,无法改变环境。我们能做的,是在时代、环境大贝塔基础上去做个人的阿尔法。市场波动常见,遇到市场大幅波动,是身为基金经理的宿命,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我们只能接受,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去努力的做超额收益。越是市场恐慌波动,越是市场短暂失效,越是蕴含未来的超额收益机会。
 
孟昊:我个人的投资风格还是基于大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个股的基本面来管理组合。面对当下复杂的宏观环境,很难对市场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面对市场的这种大幅波动,我们只能相信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趋势下,优质公司能够越做越大,而我们作为股东,也能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分享收益。当下,能源革命产业趋势确定,国内光伏企业充分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装机的发展。在新能源车领域,成本上涨的问题是个阶段性的矛盾,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仍有空间。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也将带来锂电行业新的增长点。消费板块整体偏弱,但仍然能看到一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扩张,实现自身的成长。我们仍然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的产业研究,寻找优质公司,陪伴企业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来应对市场的波动,力争持有人创造回报。
 
刘锐:市场波动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常态,所以我的心态很平稳,应对波动其实我会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要规避一些潜在风险,避免给组合带来大的回撤,一方面要敢于加仓优质资产,大幅调整才会给优质资产带来好的买入机会。
 
2022年和2021年比有很大不同
 
影响市场因素是疫情、通胀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能否谈谈您对今年市场走势的看法?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有哪些?风险因素又有哪些?
 
崔宸龙:今年市场的快速回调以及后续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调整确实在意料之外,目前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还是在于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以及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发展情况。风险因素主要是担心如果俄乌冲突加剧后,有一定概率引发恶性通胀,这样对于全球的经济都是利空。目前看发生恶性通胀的概率还不大。
 
章恒:2022年,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走势会呈现前低后高的情况,同时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市场整体风格会偏谨慎,低估值、行业景气度呈上升趋势的板块,投资者认可度会更高;整体看,2022年市场的结构性风格,和2021年相比会有很大不同。
 
年初,受国内疫情、俄乌冲突的影响,2022年的结构性行情在短期演变为一种恐慌性、系统性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风险出清。展望全年,投资者对于中国疫情管理的能力会有更为充分的理解,站在当下时点,市场有望走出更可持续的向上行情。
 
我们认为年内,影响行情的最核心因素是疫情。近期,可能是年内,投资者对于疫情最为悲观的一个时期;后续很可能还会有反复,但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像近期这样的恐慌性调整,可能不会再有了。
 
其次是全球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这种外部性风险,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发展,相信中国政府应对外部性事务的能力。
 
施成:我们认为今年的市场总体基调比较均衡,因为热门行业确实经过了几年的增长,从行业的周期性,和所处的股价位置来说,肯定吸引力没有19年时候高。但是呢,这些行业仍然会继续较快增长下去,所以仍然会有结构性的机会不断出现。
 
影响行情的因素很多,包括国际环境,宏观经济,微观产业结构,细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等等,需要综合看待。
 
风险方面,较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原材料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当然我们认为这是风险,也是机会。
 
神爱前:今年市场国内关键因素就是疫情和经济,国外因素是俄乌冲突走向及美国加息,但国外因素,只要不出现极端意外,对A股影响不大,关键还是看国内因素的变化。主要风险因素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失控。
 
韩广哲: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前压制市场的主要负面因素有望一一缓释,A股在经历连续调整之后,或具备超跌反弹的契机。从国内政策来看,过去五轮稳增长周期都会经历“预期宽松→质疑宽松→相信宽松”的演绎过程,而政策发力往往最终是会见效的,只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传导。而近期稳增长政策仍处于密集发力期,无论是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超过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还是各地对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均体现出各级政府对今年稳住宏观基本盘的决心与信心。
 
孟昊:我对今年的市场不悲观,随着金融委会议的表态,显示政策底已经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作为基金经理更应该扎根产业研究,寻找优质公司。影响目前行情的核心因素说到底还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其可持续性。风险则来自于货币收缩、冲突扩大带来的估值收缩。
 
刘锐:今年从宏观层面来看,是疫情复苏的转折调整年,股市也会一样,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市场会偏震荡。市场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企业盈利的趋势,从国内GDP目标来看,我认为应该乐观看待,风险点我认为更多在外部,今年海外很多国家是选举年,最近还有俄乌冲突事件,带来的商品价格和供应链扰动会比较大。
 
陆彬:我对2022年市场依然保持乐观,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我们认为都有望持续回暖,而且经历本轮调整之后,市场无论是估值还是风险溢价,相比之前都更加健康,所以我们认为2022年对于做投资来说会更加友好。
 
目前市场面临的大多数风险都已经price in(目前的点位和估值已经隐含了市场可能面临的大多数风险),后续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还是来自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其次我们也会关注海外各类地缘政治风险发酵情况。
 
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在波折中寻找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市场担忧外围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宏观经济面临通胀压力,进而影响权益市场,您对此如何看待?
 
崔宸龙:俄乌冲突对于能源价格的影响是肯定的,市场近期交易已经在反映通胀的逻辑,从而产生了一定幅度的调整。目前冲突的走势很难预测,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做好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研究,通过发掘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增长来抵抗市场的波动。
 
章恒:能源价格上涨,是由全球货币超发、全世界“碳中和”政策以及地缘政治形势变化,带来的综合性结果;我们认为这会是一个十年维度的长期变化,俄乌冲突是近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剂,但最近一段时间原油价格也已经迅速回落到了100元美金以下,后续预计有望能够逐渐稳定下来。
 
长期来看,全球宏观经济都会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大部分资源国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如果中国能够延续“一带一路”政策,与这些国家保持较好的贸易往来,则有望分享这些国家的增长,并缓解本国能源价格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施成:由于人类面临着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的过程,所有人的预期里,2025年之后,对于传统能源的用量就会下降,因此像石油、天然气、煤炭,没有什么人有意愿加大资本开支,毕竟投资周期好几年,出来后可能就面临价格见顶。
 
而新能源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也涉及产能投放周期,并且目前占比并不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于能源的消耗却是在持续增长的,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全球经济走上复苏通道,会进一步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因此,整个能源在完全完成新旧能源切换之前,可能出现持续紧张的局面,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我们认为,全球新旧能源,和高耗能行业继续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世界的主题,还是能源。宏观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胀前期资本市场不会太差。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仔细去寻找投资机会,争取创造收益。
 
神爱前: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石油天然气是有一定上升的风险。但其他大宗产品我认为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基础,尤其我国具有定价权的一些黑色金属、上游原材料等,我们看到今年产能政策可能有所放松,价格并不存在上升的风险。而俄乌冲突以及相关影响也不一定就超悲观局面发展,油气价格可控。
 
韩广哲:美联储加息落地后或将采取“边走边看”的货币政策思路,紧缩预期最紧张的时候或已经过去,但今年美联储不得不在“控通胀”和“稳经济”的双重目标下相机抉择。此外,俄乌冲突烈度最大的时候大概率也已过去,各方表态有缓和的迹象,对于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形式或大于实质。反映到各类资产价格上,则是全球避险情绪的相对缓和,近期油价、金价、美元指数均有回落迹象。
 
孟昊:的确存在这个风险,但我们认为:1)成本因素是个阶段性问题,可以通过持股周期去对抗这个风险;2)上市公司能不能转嫁这个成本的上涨,核心还是看产业链地位和竞争格局。
 
刘锐:俄乌冲突或者其他外围事件带来的影响首先是不可预测的,目前来看,考虑到整体商品价格已经在历史高位,我们初步判断继续大幅上涨空间也不大,对权益市场影响更多是阶段性的。
 
陆彬:我们判断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维持高位震荡。这对于一些中游制造行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大宗商品价格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的影响会有较大不同,更需要我们仔细甄别其中的机会和风险。同时我们也认为,从中期看,结构比仓位更重要。对投资人而言,降低短期对市场波动的高频判断,着眼中期,寻找结构性机会,更有可能把握市场机遇。
 
具备核心竞争力
 
港股科技股仍有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港股科技股持续调整?您怎么看待这一领域的投资价值?
 
崔宸龙:港股科技股的调整一方面来自于港股市场整体回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一些政策变化使得相关公司的股价和盈利前景受到影响。长期看,具有核心科技和竞争力的公司依然会取得较好的发展,而仅仅依托于时代红利发展起来的,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较为一般。
 
施成:我们认为港股的调整,还是和国际环境有一定关系,由于国际政治的不稳定,可能有部分海外资金规避不确定性,撤回本土。
 
港股上有很多互联网等相关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实际在中国上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进入目前这一轮,以新能源发电为能源来源,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智能化为变革方向的产业周期中,他们同样将在智能化阶段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认为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神爱前:港股科技股,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部分增长潜力下行、竞争加剧的电商,我持谨慎态度。但还有很多优秀的其他领域公司,如硬科技、社交平台等等,我认为公司竞争力、竞争格局、商业模式都没发生变化,持续深度调整,更多是反映港股市场流动性的问题。
 
孟昊:港股的互联网公司很多都已经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
 
刘锐:科技股的调整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基本面趋势走弱,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用户红利期基本结束,另一方面是监管政策担忧。我们认为监管政策的扰动应该告一段落,在科技里,我们会谨慎看待互联网这类弱基本面板块,更多会关注新能源、军工、云计算等高景气板块。
 
陆彬:我们认为港股科技股中有非常多优质的公司,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同时去年开始的互联网监管和反垄断也有望于今年落地。因此从基本面来看,许多港股科技股依然非常优秀,我们有望在下半年左右看到整个港股科技股的盈利拐点。
 
在调整之前,港股科技股的价格就已经包含了悲观的预期,已经很有吸引力了。经历本轮调整后,我们认为其中部分公司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了,具备了较高的投资价值。
 
看好新能源、军工、食品饮料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看好哪些行业板块、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为什么?
 
崔宸龙:我还是继续看好新能源板块。新能源作为战略性的投资机遇,需要我们坚定把握住。新能源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从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是获取形式上,新能源比传统的化石能源优势明显。在新能源这个大的方向下,我们看好以光伏为代表的生产端和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使用端,两者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时坚定看好由于技术进步而不断受益的新能源运营商的投资机会。
 
章恒:目前看好煤炭、新能源运营商(绿电)、军工和食品饮料。
 
煤炭:受益于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国内煤炭价格也有同步上涨的需要。近期,发改委与煤炭上下游企业协商,确定了新的动力煤长协公式,对主要煤炭企业盈利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作用。
 
新能源运营商(绿电):第一、基于我们对于煤炭定价体系的理解,我们认为火电严重亏损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火电企业有望在经历价格体系调整,逐渐走向正常合理的盈利水平。
 
第二、我们认为风光发电(和水电)是目前最便宜的电力资源,且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极具投资价值的
 
军工:我们长期看好军工板块的成长性。
 
食品饮料: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疫情的变化和国内医护人员防疫能力的提高,居民生活有望在未来恢复到2019年水平,整个消费能力也有望较2019年实现较好的增长水平。
 
施成: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半导体等方向的投资。因为这些行业在不断成长。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国内的渗透率在20%,全球的渗透率在10%,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光伏和风电来看,目前全球新能源发电占整个用电量的比重很低,未来有巨大替代空间。半导体的国产化,同样有着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神爱前:我主要看好这些细分领域机会:第一、光伏、海风:未来几年景气高,增长潜力大,而且不受局面消费、经济的影响,业绩确定性高。
 
第二、功率半导体:下游持续的景气增长,叠加国内厂商认证突破,份额快速上升。
 
第三、汽车智能化:进入产业化实质加速阶段,短期受大宗商品成本上升影响形成利空,但中长期看是比较好的买点。
 
第四、军工:地缘政治有所复杂,并且军工业绩与经济相关性不大。部分公司未来两年进入较好的业绩上升周期。
 
第五、新冠创新药及其CDMO:疫情成为目前压制经济的关键因素,而破局就在于新冠创新药。大概率新冠不会自然消失,新冠创新药不会是一次性收入,而是形成中长期现金流。
 
韩广哲:建议坚持均衡配置策略,稳增长与高景气并非对立面,成长和价值或均有机会。成长风格中重点关注具备强产业周期催化的高景气细分赛道,包括光伏、绿电、半导体等板块;价值风格中重点关注头部公司业绩较好的白酒、政策边际放松预期较强的地产链条等。
 
孟昊:我看好光伏、新能源车电池、军工这三个板块的机会。能源革命产业趋势确定,国内光伏企业充分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装机的发展。新能源车领域,成本上涨的问题是个阶段性的矛盾,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仍有空间。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也将带来锂电行业新的增长点。在十四五规划下,军工行业未来的需求相对确定,很多格局比较好的公司有望看到业绩的持续兑现。
 
刘锐:我更关注高景气成长赛道,如新能源、军工、云计算、半导体等。
 
陆彬:在当前,我们更倾向于“优质成长”将成为后续市场的主要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时代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优质的成长行业和公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药、新消费、TMT科技等),因为产业需求爆发、全球市占率提升,新产品放量或者进口替代等原因,整体行业空间较大,公司竞争力日益加强,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较快的复合增速。这一大趋势并不会随着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改变。经过中观行业比较和自下而上个股研究,当前不少成长行业和公司估值因为市场下跌或者业绩增长,已经具备较大的投资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后续市场的投资主线是“优质成长”。
 
结合上述判断以及近一个月市场的变化,未来我们会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一是和资源能源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受益的行业;二是医药和新能源车等需求比较确定的行业;三是互联网相关的计算机、传媒等行业。
 
在市场震荡之际保持信心
 
中国基金报记者: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目前您有哪些建议?
 
崔宸龙:建议投资者做中长期投资,合理安排投资资金,一定避免使用需要急用的资金进行投资,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投资者最好也能保持理性、放平心态,不要过度关注短期的盈亏,多给基金管理人一些耐心。对于看好的投资方向要做到坚定持有,尽量避免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相比于长期持有,短期频繁操作更容易产生亏损。目前在市场处于历史较低位置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逐步加大对基金的配置,并做长期持有。
 
章恒:我非常感谢万家颐和的投资者信赖,我也希望万家颐和的投资者能够与我一起成长,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果实。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我相信时间的价值。
 
施成:权益市场的波动很大,尤其投资于新兴产业的产品波动更大。近期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投资者参与权益投资变得更加困难。对投资人而言,真正的风险是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没有做好资产配置及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权益投资更适合在组合中担任进攻型的角色。这需要投资人做好整体资产配置规划,并对自身的风险偏好有清晰的认识,避免频繁操作,追涨杀跌。建议用可以长期投资的资金来参与,亦或使用定投的方式降低波动。
 
神爱前:市场波动在所难免,并且难以预测,难以回避。所以,投资只能是用闲钱,最好两三年没有用途,这样才能坦然面对波动。绝大部分人,无法做到准确择时,所以市场涨跌,不能成为自己买卖基金的出发点,而要评价相关基金不管市场涨跌,是否都在创造超额收益,如果以这个认知和标准买入,就不会被市场左右情绪。
 
孟昊:我的建议是:第一、千万不要因为恐慌而选择赎回基金;第二、长期定投的习惯不要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放弃。
 
刘锐:对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市场。
 
韩广哲: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是多元化存在的,那些练好“内功”的公司,在危机中剩下来、在危机后进一步胜出的概率可能会更大。风物长宜放眼量,投资者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与长期价值投资判断,或将在股票市场短期波动中找到更好的投资机遇。
 
陆彬:首先,家庭的资产配置比例很重要,资产配置能够解释绝大多数家庭资产回报。这次调整更加提醒我们,要构建一个合理健康的家庭资产配置。
 
其次是要分散配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不要把全部资产“赌”在个别行业上。
 
最后相信长期和专业的力量。一方面建议从长期业绩的角度找到优质的基金和基金经理,另一方面也请大家对公募基金抱有信心,长期投资,避免追涨杀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