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亲朋好友聚会上的觥筹交错,还是一人小酌“三杯两盏淡酒”,酒总是生活中的常客。
不知从何时开始,市面上流行起各种各样的“解酒药”,它们有的打着传统医学、纯中草药的名号,有的是外国产品,号称可以加速分解酒精,保护肝脏,并且提升酒量,让人在酒桌上立于不败之地。
解酒药究竟是否如此神奇呢?
解酒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酒精代谢过程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经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而生成乙醛,乙醛再转换为乙酸,乙酸会被人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一过程中肝脏首当其冲。
无论吃什么药物,酒精的这一系列代谢途径是不会变的,并且一个人身体分解酒精的速度也不会被解酒药改变,所以从医学角度来看不存在真正的解酒药,我国药监局也从未批准过任何一种药准字批号的解酒药。
解酒药打出的“保肝护肝”旗号更是无稽之谈。即使吃了解酒药,分解酒精的重任仍旧需要肝脏来担负,酒精对于人体的伤害也无法被即刻消除。部分解酒药当中含有一些利尿成分,会让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过早进入肾脏,即使能稍微为肝脏减负,也无疑加重了肾脏的压力。
为什么有人说解酒药有效果?
抛却商家为了宣传请的“托”不谈,生活中确实也有人觉得吃解酒药有效果,这其实是因为解酒药的成分能够减轻酒后的不适感,给人带来了“解酒”的印象;身体不适感一旦减轻,有些人立刻觉得:我又行了,还可以再战一场,由此带来了“酒量增加”的假象。
例如,山楂、陈皮、杨梅、橘子、金橘可以减轻醉酒后恶心呕吐,消食化积,《本经逢原》当中即提到杨梅“能止渴除烦,盐藏则止呕哕,消酒”;维生素B6和牛磺酸能够减轻饮酒带来的眩晕、头脑不清晰;一些药物添加止痛成分缓解酒后头痛。
从这种意义上讲部分解酒药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处,但也只是缓解些症状,不是真正的“解酒”,更不可能提升酒量、保护健康。还有一部分解酒药则完全是香料、淀粉,则属于全无作用。
更可怕的是,喝酒的时候不舒服的症状是身体在提醒我们不能再喝了,这时候一些尚有理智的人也会及时停止饮酒,如果通过药物抹消了身体发来的信号,那喝起酒来恐怕就更加没有节制,直到彻底醉倒才能停下来,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酒精中毒,十分危险。
根本之策仍是不喝、少喝酒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饮酒没有安全剂量,所以最理想的选择是不喝酒。喝酒时拼酒量、强行劝酒、不醉不休的陋习也该尽量破除,避免酒桌上乐极生悲。
如果遇到必须喝酒的场合,也应该尽量节制饮酒,千万不要以为吃了解酒药就能放飞自我、想喝就喝。
此外,还需要注意不能空腹喝酒,如果不吃东西就喝酒,那么酒精会更快地被身体吸收,并且胃粘膜也会受到刺激而产生腹部不适感。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