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幕布和用竹棍撑起的众多人物形象,或高亢或嘶哑的乡音曲调……在青藏高原东部,流传百年的河湟皮影戏深深印刻在人们记忆中。
河湟皮影戏又称“青海皮影戏”,在当地称为“影子”或“皮影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我国民间把戏剧、文学、音乐、美术多种文化融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小人偶在幕后被演员操作得得心应手,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楼宇等各种动态人物和静态事物,人物动作娴熟、花鸟形象逼真,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
关于皮影戏传入青海河湟地区的时间问题,民间说法不一。据《大通县志》记载,皮影戏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传入青海。而据青海皮影艺人刘文泰讲述,河湟皮影戏是清代乾隆时期由陕西传来的。而据互助县红崖子沟下寨张氏灯影剧团的皮影艺人张占保介绍,他家的影箱是由其祖父辈传下来的。由此从艺人的师承关系代际推算,河湟皮影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时期。至于哪种说法更为确切,尚无定论。虽然说法各异,但归纳起来,河湟皮影戏最晚也是从明末清初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并与河湟当地的方言、习俗、审美文化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河湟地方文化特色的河湟皮影戏。
【皮影戏的皮是什么做的】
华县皮影以秦川牛皮制作,唐山、河北一带的用驴皮制作,以及浙江早期选择的羊皮制作,还有地方选用猪皮制作皮影。其中牛皮的坚韧和极强的透光性,用的最广泛。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许多老艺人可以表演几十部传统剧目,这些作品有的通过口头传承,有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皮影艺人身怀绝技,诸如可即兴演唱,真假声转换,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许多皮影艺人还会雕刻皮影,这些影人有十二到二十四个可活动的关节。七到九人的大剧团或只有二到五人的小戏班都可以表演皮影戏,主要在娱乐或宗教仪式、婚礼、葬礼和其他特殊场合进行表演。有些皮影艺人是专业的,有些是业余的,只在农闲时节表演。皮影戏的相关技艺通过家庭、戏班或师徒进行传承。中国皮影戏传递文化历史、社会信仰、口头传统和当地风俗等信息。它传播知识,提升文化价值,为社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欢乐。
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的华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中国皮影戏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皮影制作总体分为八个步骤,包括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
【皮影戏的故事有哪些】
在中国民间,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李夫人不仅长相娇美,而且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因此,李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可是,有一年,李夫人身患恶疾,天下名医都被请来为她诊治,然而都无能为力。汉武帝非常着急,眼看着李夫人的病情一天一天地加重,却束手无策。李夫人在临终之前,告诉汉武帝,她仙去之后,还会常来和汉武帝相伴。李夫人病故之后,汉武帝悲痛万分,他经常因为思念李夫人而夜不能寐。日复一日,汉武帝终因思念过度,而到了心情郁闷、荼饭不思的地步。众大臣担心如此下去会损害汉武帝的身体,便商量重金招募能够医治汉武帝心病的能人。
后来,有一位名叫“少翁”的方士,毛遂自荐。少翁用纸剪出李夫人的形象之后,又用灯烛把剪纸映照在帷帐之上。然后,派人去禀报汉武帝,李夫人正坐在帐内等候。汉武帝听说李夫人“下凡”之后,急匆匆赶来,他远远就看到了李夫人的身影,激动地说:“爱妃为何姗姗来迟?”但是,汉武帝还没有走到床前,屋内的灯烛全都熄灭了。继而,腾起一股青烟,朝窗外飘去。待汉武帝命人将灯烛点亮之后,只见床上空空荡荡。汉武帝突然想起李夫人临终前对他说的那句话:“但可遥望之,不可近视之”。此时,汉武帝后悔不已。数日后,少翁故伎重演。汉武帝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只在远处遥望李夫人的身影。待3更过后,李夫人的身影便会渐渐地散去,汉武帝也进入梦乡。就这样,汉武帝的心情渐渐好转起来。后来,汉武帝给了少翁很多赏赐。
这个故事,在《汉书?郊祀志》、《搜神记》和《论衡?自然篇》等诸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由此可见,在汉代由“弄影术”而衍生出的“影戏”已经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