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山西发现西周时期倗国中等贵族墓 西周是谁统治的
2022-07-05 18:53:17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山西发现西周时期倗国中等贵族墓】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记者胡健)记者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发现一座西周中期偏晚的倗国中等贵族墓,出土有楚公逆短剑,对研究楚公逆的年代具有重要价值。

 
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2004年至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西周时期墓葬1299座。
 
此次对外公布的墓葬位于横水西周墓地中部偏西位置,墓主人为男性,年龄35岁至40岁,墓底中部有一腰坑,腰坑内殉葬一只成年狗。墓内有两名殉人,一人为男性,年龄在25岁左右,另一殉人性别不详,年龄在14岁至15岁之间。
 
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共计228件(套),种类有青铜器、锡器、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蚌贝器等。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包括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
 
在出土的5件礼器中,有部分青铜器刻有铭文,其中青铜鬲沿面上铸有铭文:“旂姬作宝尊鬲。”方座簋中内底铸铭文:“通肇作厥圣考伯宝尊彝,唯用永念厥考子子孙宝。”青铜盘中内底铸铭文:“嗌友作宝盘。”
 
其中,出土的一件短剑铸有铭文。该短剑通长22.8厘米、剑身长18.8厘米、最宽3.6厘米,重150克,剑身呈长条形,两刃斜直,刃缘锋利,剑身横截面呈菱形。剑身近茎格处两面均饰阴线人面纹。两面人面纹头顶上方铸铭文:“楚公逆□□中戈。”
 
考古人员推断,有可能该件器物的作器者为楚公逆,与晋侯墓地M64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宋代嘉鱼县出土的楚公逆钟的作器者为同一人。
 
本次考古项目发掘领队宋建忠表示,同一墓地的M2158墓主被认为是倗国一代国君——倗伯。与其相比,这座墓葬规模虽稍小,但随葬品众多。二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墓底都有腰坑,墓内都有殉人,以上这些特征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应为倗国的中等贵族。
 
【西周是谁统治的】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继续用姜子牙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牧野之战是伐商的关键一战,最终商纣王失败,自焚于鹿台,武王继位,分封诸侯,建立大周。
 
【西周如何灭亡的】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又逢连年大旱,渭水枯竭,接着又是地震跟岐山崩裂。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作为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周幽王毫无办法。只会用荒唐的生活方式来打发日子。一天幽王到了后宫寻乐,见一宫女无比宠爱。她就是褒姒生一子叫做伯服,从此就再也不问政事了。
 
幽王非常信任一个叫虢石父的人,这个人十分擅长阿谀奉承,一肚子坏主意,幽王让他当大夫管理国事,老百姓怨恨不已。幽王非常宠爱褒姒,但她总是闷闷不乐,为得她的欢心,幽王废掉了原来的申皇后和太子姬太臼,立她为皇后,伯服为太子,但这也没能给褒姒带来快乐。
 
虢石父整天都在揣摩幽王的心思,便给了他一个荒唐的建议带褒姒游骊山散心,燃烽火让褒姒看看诸侯救驾的热闹场面。
 
而昏庸的幽王居然连声称赞,这天幽王带着褒姒一行人在骊山游乐一阵后来到了半山腰的行宫。幽王下令燃起烽火,只见山顶烽火台上狼烟直冲云霄。诸侯们以为幽王有难,立即率军马赶赴镐京,跑到城门一问才知道大王在骊山。
 
诸侯们又急忙带兵赶往骊山,一个个汗流浃背,喘着粗气,来到了骊山脚下却没有看到敌军,只听见一阵喧闹声从山中飘过。原来幽王,虢石父等一行人正在半山腰行宫中饮酒作乐,他们看到山前一片混乱哈哈大笑,将士们见了都非常气愤。
 
而褒姒并不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事,经虢石父一说不眠冷笑了一声说:亏你想的好主意,幽王看到了褒姒笑了,就赏了虢石父千金。
 
申后的父亲见女儿和外孙被废,非常恼怒便联合西部的少数名族西戎进犯镐京,幽王慌忙燃起烽火却久久不见诸侯带兵前来相救。幽王不敢久等,领着褒姒逃向了骊山,此时西戎兵已经破城,但是不见幽王便一直紧追不舍,到了骊山便把幽王杀害了,同时也罢褒姒俘虏了。
 
申候和西戎兵回到了镐京立原太子姬宜臼为王,而他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害怕西戎再犯,便迁都洛阳,就这样西周灭亡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