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瑾)8月9日上午,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在渭南开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副省长叶牛平致辞,市委书记樊维斌致欢迎词,省政府副秘书长贾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晓勇出席启动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柬埔寨国公省省长密托娜·布通、江西省抚州市副市长黄智迅分别致辞。市上领导张辉、马中威、朱忠效、张开、王文学等参加相关活动。
李希奎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传承民族文化,以创新创意提升非遗附加值,做大文化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非遗文化交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积极发挥本会民间外交、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优势,以非遗为纽带,深化中外互利合作,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助力陕西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
叶牛平在致辞中对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的开幕表示祝贺。他指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友协民间外交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深化陕西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非遗文化为桥梁,进一步巩固拓展国际友城关系,促进民心相通和民间对外交流,为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实践探索。
樊维斌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欢迎,向关心支持渭南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渭南将以本次国际非遗交流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加强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掘和用好渭南丰富文化资源,让渭南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为奋力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文化力量。
开幕式后,还举办了首届非遗创意大赛颁奖仪式,《二十四节气非遗音乐收藏品》捐赠仪式、国际非遗讲解员证书颁发仪式及非遗文化表演。据了解,此次国际非遗交流周活动将举办国际非遗城市对话会、“文化始祖、匠人精神”国际对话会及非遗体验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邀请国内外非遗城市代表、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在华外国留学生等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渭南有哪些非遗项目】
华县皮影戏
华县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源于1500余年前,其音乐演奏以打击小铜碗为主节拍,故称之“碗碗腔”,音乐演奏细腻古老,影人雕刻造型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华县皮影戏表演一般由五人组成,分别司职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
演出搭台只需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形象地说明了其表演特色。
演出本戏主要以李芳桂(李十三)创作剧目为主。
华县皮影戏是镶嵌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多次走出国门交流演出,并被国内外学者考察研究。
华县皮影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华县皮影戏作为子项目的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滥觞于西汉,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位于华山脚下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泉店村是它的发祥地和传承地。
老腔的乐器,如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等都是艺人们自己加工制作的。
其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老腔的演出以古战争题材为主,有剧本百余本。
近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对其文化价值重新定位,老腔的演出形式也多由原来的皮影戏改为台前表演(吼唱),更显得亢奋激越,感染力强,充满阳刚之美。
华阴老腔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宫腔
阿宫腔,又称“遏工”,也称北路秦腔,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现在传世的阿宫腔分析研究可看出确系秦阿房宫之遗音。
阿宫腔的语气助词(拖音)保留着鲜明的秦古汉语特色。唱腔细腻婉转、刚柔并济,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
与原秦腔唱调相比,阿宫腔更细腻,拖音带出“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阿宫腔演出多为传统剧目,角色行当俱全;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绝技。
阿宫腔起源于礼泉县一带,以“灯影戏”方式传承,后流传于富平县。
1959年被搬上大舞台,由人扮唱替代了原来的皮影戏。阿宫腔的曲牌400种,现存剧本300余本。
阿宫腔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澄城尧头陶瓷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主要生产于澄城县尧头镇。据《澄城县志》载:坩土矿分布于尧头镇沟涧石崖中,夹生白、紫两色原料,便于烧制陶瓷、砂器。
尧头陶瓷全部用土法手工生产,有碗窑、黑窑、瓮窑、砂窑四个传统窑系。加工过程包括浆泥、制坯、施釉、煅烧四道工序。
产品以盆、瓮、碗、罐等生活用品为主,以特有的黑瓷、黑釉剔花瓷、青花瓷和铁锈花瓷而闻名一方,造型粗犷古拙浑朴,纹饰简炼凝重天真,瓷胎厚重坚实,釉色纯净细密,具有粗中寓巧、朴而不俗的特点以及典型的北方传统民间文化风格,充满着浓浓的泥土气息。
现仍保持着手工制作的原始风貌。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阳提线木偶戏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一古老地方剧种,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
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手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
可以娴熟地完成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合阳提线木偶戏剧目丰富,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三箱(厢)”(《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等。
合阳提线木偶独特的声腔,被称作线腔,悲怅苍凉,委婉细腻,颇具秦地风韵。
合阳提线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城行鼓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系由元朝蒙古骑兵的军阵鼓乐演变而来。
韩城行鼓风格粗犷豪迈。表演时,鼓手组成大型方阵,方阵两旁各有一个花杆队。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身披黄马褂,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神气十足。鼓阵排开,令旗挥舞,百鼓齐鸣,气势恢宏。
敲到高潮处,鼓手们失去常态,达到“醉鼓醉镲”的境界。由几十位衣着艳丽的姑娘组成的花杆队,随着方阵队形的变化,在鼓手旁摇曳舞动,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韩城行鼓鼓谱丰富,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20多种。
1997年,韩城行鼓队赴香港参加香港庆回归大型庆祝活动,为韩城人赢得了“中华第一鼓”的美誉。
韩城行鼓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阴迷胡
迷胡是陕西地方戏第二大剧种。华阴迷胡孕育于郑声,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北曲、弹词的影响,至元代基本形成为独立的剧种,具有明显的民歌色彩。
其韵曲多有“伊优而呀”之腔,是迷胡唱腔的主要旋律。“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
清唱曲子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比较典雅,多用于文人雅士茶余酒后、三五知音的自娱消遣;第二类是江湖曲子,多为艺人卖唱和民间流行,文词比较通俗,有较强的风俗性。
华阴迷胡的传统剧目繁多,多为口传,流传于民间的坐唱剧目至少200多个,常演的100多个。题材多为旷男怨妇、恩仇离合的爱情故事,内容多贴近社会生活和平民感情。
迷胡的代表作品有:《李亚仙》《红心朝阳》《可怜慈母心》《临潼山》《五更鸟》《单刀赴会》等三百余回。华阴迷胡虽流传较广,但始终保持着其原发性特征。
华阴迷胡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或老秦腔,是发祥于大荔县(古称同州)的古老剧种,起源于秦,盛于清。
同州梆子的角色分老旦、花旦、正旦、小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大净、二净,丑等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同州梆子属板腔体,是在“西音”“秦声”音乐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板腔变化体,具有“直起直落又复婉转”的特点,唱腔精炼、短促,善用“安”字托腔,委婉动听,硬木梆子是其代表性乐器。
同州梆子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阳跳戏
合阳跳戏,独存于合阳县沿黄河一带村庄,以新池镇行家庄最为有名。
跳戏又称“调(tiao)调”或杂戏,它是伴随着狩猎、赛神、跳巫等民俗活动发展而成的。
跳戏以锣鼓作为主伴奏乐器,以吟咏与民间舞蹈结合,来展示故事情节。
跳戏分为哑跳和台跳两种形式,主要动作为“上势”。
跳戏表演古朴、粗犷,剧目丰富,脸谱独特,曲牌别致,表演风格因衍生环境、民俗风情和传承人技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流派。
2005年文化部有关专家对合阳跳戏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一古老剧种对于研究我国戏曲史、舞蹈史及民间风俗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合阳跳戏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城秧歌
韩城秧歌俗称“对对戏”,是一种融民歌、说唱、舞蹈为一体,由曲艺向戏剧演化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
清人吴锡麟说,它是由宋代《村田乐》演化而来。
秧歌演唱起初只用大锣、大镲和马锣等三件打击乐,20世纪40年代始加入了弦乐伴奏,增强了音乐效果。
光绪二年(1876年),艺人韩敏卿带领秧歌班子进京,被慈禧太后招进宫中演出,从此韩城秧歌进入鼎盛时期。
1929年前后,韩城秧歌风靡周边地区,秧歌班曾到延安、汉中和四川、宁夏等地演出。
近年各级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秧歌剧目近百折,韩城秧歌也多次参加重大比赛和交流演出。
韩城秧歌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澄城刺绣
澄城刺绣历史悠久,富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和黄河文化粗犷的艺术特征。
在澄城,民间刺绣主要以母女、婆媳、邻里之间的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以观赏与实用体现其价值。
澄城刺绣针工娴熟,绣出的花草如刀刻一样齐整,绣品以裹肚、围裙、绣球、虎头鞋为主。
刺绣题材中民俗风情、动物花草、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无所不包,花形简洁大方,配色淡雅清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托物寄意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澄城刺绣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蒲城杆火技艺
蒲城杆火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宫廷低空焰火艺术,兴于金元,盛于明清,因所有造型都绑在木杆上燃放而得名,为民间独有的手工工艺制作(火线布局秘不示人),工艺复杂,有“要做花炮,七十二套”之说。
做成的杆火造型以木杆托架,架架相连,文武火有别。长于表现秀美山川、传奇故事等内容,静态造型,梦幻表演,璀璨夺目,堪称“中华一绝”。
蒲城杆火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仓颉传说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文字)。
黄帝认为他功德无量,赐以“倉”(仓)姓,意思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玉皇大帝赏赐了一场谷子雨,来纪念他的功绩,这也是“谷雨”节气的由来。仓颉造字传说在白水县妇孺皆知。
境内保存的许多历史古迹也证明这些传说的可信度:白水仓颉庙始建于东汉,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多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可上溯至黄帝时代;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曾在此居住;庙南一里余为史官村,以仓颉官职命名;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杨武村,相传是仓颉的出生地。
仓颉传说通过敬惜字纸、入学拜圣、枕书辟邪、写字治病、谷雨祭祀仓圣等习俗保存至今,一直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颉传说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富平石刻
富平石刻分布于富平县宫里镇的10多个村庄,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富平、蒲城两地唐代皇陵的兴建而走向兴盛。
由于宫里镇所在的凤凰山麓盛产被称为“墨玉”的黑色石材,石刻技艺得以延续传承至今。
富平石刻的基本工艺流程分为三步:一是选料和采料,选石以山势和岩石的天然形态为基础,挑其直纹、少瑕和质细的,用铁錾顺纹凿沟掏窝,再插入铁锲用力向外张,石块即可顺纹路取下。大块的数丈,小的也尺把。二是取坯,石匠面对石料,或以材取形,或以形取材,把石料加工成毛坯。多取为方锭和方形或长方形条块。三是雕刻,按线雕、浮雕和圆雕的不同要求,雕刻成设计好的作品,最后抛光。
富平石刻技艺用在生产和生活用具上,具有美观、大方、结实的特点,如门墩、拴马桩、槌布石、碌碡、石槽、臼窝等,造型丰富、图案多变。表现在陵墓、桥梁、牌楼、碑碣、造像等建筑、小品上,具有精湛、逼真、生神的特点,世代称奇。
富平石刻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村司马迁祭祀
徐村司马迁祭祀至今2000多年历史。司马迁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据传,韩城徐村冯、同两姓是司马迁后裔,至今保持“冯同一家”、“冯同不婚”的规矩。
祭祀时两姓共进一个祠堂,供奉司马迁为司马爷。祭祀活动从清明前一天午夜开始,两姓族人由长者率领,着礼服,抬香案供品,在真骨墓旁敬神祭祖。
祭祀同时,戏台上鼓乐齐鸣。演戏至黎明,台上突然灯全灭、乐全停,演员不卸装,乐人携乐器从台上跑下,早有准备的村民立即拆舞台、抬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九郎庙狂奔,履失不找冠掉不拾。
九郎庙戏台上的乐人,见演员跑进,立即鼓乐奏鸣,大戏又接着开演,此即当地群众所说的“跑台子戏”。
清明当天,巷道口搭建柏枝牌楼,家家户户贴大红对联,挂着红灯笼,入夜则灯火通明。
亲戚朋友纷至沓来,商贾小贩摆摊叫卖,处处欢声笑语。徐村这种祭祖习俗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徐村司马迁祭祀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碗碗腔
一般认为,碗碗腔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当时即产生了著名剧作家李芳桂及其作品《春秋配》《火焰驹》《万福莲》等八本两折,俗称“十大本”。
唱腔音乐以月琴、碗碗领奏,板胡、硬弦(二股弦)相伴,音乐风格细腻、婉转、缠绵,民间有“一清(曲子)二簧(汉调二簧)三秦腔,细腻不过碗碗腔”的美誉。
演出形式最初以皮影戏形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将碗碗腔搬上大舞台,改由演员分行当按角色演出,伴奏乐器也相应加入了二胡、扬琴等增强了唱腔的立体感和时代感,与此同时,渭南地区和陕西省戏曲剧院相继成立了碗碗腔剧团,除演出传统剧目《二度梅》、《金碗钗》、《杜十娘》和新编历史剧《女巡按》、《杨贵妃》外,还上演了《朝阳沟》、《红岩》、《刘胡兰》等大型新编及现代戏。
陕西碗碗腔,数百年一路走来一脉相承,是流淌在三秦百姓血液中的音符,深受群众的喜爱。
渭南碗碗腔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氏正骨术
朱氏正骨术是富平县朱姓家族世代相传的骨伤医治技术,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其家谱记载,朱氏先祖原在商洛山阳县行医,尤擅正骨术。
清末,朱氏第43代传人朱礼有举家迁至关中,朱氏正骨术从此在富平扎根。朱礼有之子朱丰高、朱丰荣得其父真传,1963年在马寺店创立红旗正骨站,开始了朱氏正骨术新的行医之路。
朱氏正骨术的基本特征是:一、采用医家通用的“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手法上强调“稳、准、轻、快”,提倡“法从手出,手随心转”,纠正成角与复位同时完成,减少了患者痛苦;二、使用小夹板固定,绑扎松紧适度,既要起到固定骨折端的作用,又要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全凭经验掌握;三、受伤部位外敷膏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接骨续损的作用,使骨伤部位情况迅速改善,药效奇特,无毒副作用。
朱氏正骨术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