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6000年前西瓜籽测序】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记者刘霞)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对在利比亚撒哈拉沙漠考古遗址收集的新石器时代的西瓜种子进行测序,破译了迄今最古老的植物基因组。对6000年前的西瓜种子进行测序,为西瓜的驯化提供了新线索,有助研究如何增强西瓜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西瓜来自非洲,但究竟何时何地从野生西瓜中驯化出果肉红甜的西瓜,还是个谜。此前认为,西瓜最有可能首先在尼罗河流域和现在的北苏丹被驯化,但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在利比亚新石器时代的乌安·穆胡贾格遗址发现了疑似西瓜籽,这让他们困惑不已。
为更好地了解西瓜从野生植物到驯化作物的历程,研究人员收集并分析了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收集的几十个西瓜和西瓜亲缘种的种子。他们还获得并研究了来自利比亚和苏丹的种子化石,其放射性碳年代(C-14)分别为6000年和3000年前。
该研究负责人之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纪尧姆·乔米基博士等人从利比亚和苏丹的种子以及植物标本库收集的种子中生成了基因组序列,并将这些数据与收集的重要种质重新测序的基因组一起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最古老的种子来自一种名为egusi瓜的植物,egusi瓜是一种目前仅限于西非种植的西瓜。由于这种西瓜果肉中含有葫芦素,因此它们生吃时是苦的,不可食用,取而代之的是它们的种子,用于炖菜和汤中,大小和味道与南瓜籽相似。
通过更好地了解这些古代水果的基因组成,研究人员希望能更清楚地描绘西瓜的驯化过程,此外,绘制数千年来基因交换的图表,也有助于科学家确定有利的基因特征,增强植物对干旱、疾病和害虫的抵抗能力。
【西瓜有多少年历史】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西瓜如何整枝打杈留瓜】
西瓜蔓长到17~35cm时,要把瓜秧基部的土松动,把另一侧瓜秧基部的土扒开,把瓜根基部固定好,把瓜蔓顶端提起转动瓜苗,使瓜苗转向畦面,再把瓜根基部另一侧的土按实。整枝可分为单蔓整枝、双蔓、三蔓、大毛秧,单蔓是保留一根主蔓,双蔓是保留主蔓和一条侧蔓,三蔓则是保留三条侧蔓,大毛秧是保留所有主蔓和侧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