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汝水与汝州
家住河南老汝州, 有一条汝水千古流。
流出的曲子地道货,悦耳动听贯九州。
——汝州民谣
这首汝州民谣道出了汝州之汝水和河南曲剧的前身——汝州曲子的渊源关系、地缘关系和汝州曲子当时已享誉九州的地位。汝州因汝水而得名,汝瓷、汝帖、汝石、汝陶、汝画(鹳鱼石斧彩陶画)、汝诗(汝坟三章等)、汝曲(汝州曲子)、汝泉(温汤)等,皆因汝水而命名,并衍生出了以汝水文化为中心的汝文化链条。汝水是汝文化的源头,是汝州的母亲河。
水有源,树有根,歌有头,诗有魂,曲有韵。追根求源,汝水有何而得名呢?
其实,汝水这条中原的女性河流和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女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伏羲时期,汝州为伏羲之妹女娲的封地,叫女国。《世本·氏姓》记载:“女氏,天皇(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母亲河因其在女娲氏的封地而得名“女水”(古代“女”、“汝”不分),也称汝水。
水流九派有源头,曲唱千里有出处。汝水文化的乳浆哺育了河南曲剧。曲剧发源于汝州,汝州孕育了曲剧。如果说曲剧是一泓奔涌的清流,不管她流域多广,流程多长,那么,她的源头在汝州——我们的家乡!
我今天的讲题是《汝州与河南曲剧艺术》,主要分引言、结语和以下四个部分:
一、河南曲剧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条件
二、河南曲剧的诞生和发展
三、汝州对河南曲剧艺术的贡献
四、河南曲剧艺术改革创新与汝州精神
结语:话汝州说曲剧,呼唤创新精神
下面进入正题:
一、河南曲剧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条件
1、音乐祖神发明笙簧播下了汝州远古音乐文明的火种
汝水,古称女水。远古时期称女国,是女娲皇的封地,后称汝海。大禹治水,凿开伊阙龙门,导汝海之水注入黄河,其地始称汝坟。该地以女而称,乃因女娲氏族长期栖居而得名。据《春秋说题辞》曰:“汝出猛山,汝之为言女也。宋均注曰:女取其生育也”。从中明确指出,汝水是生育人类的母亲河。
从史料所中可以认定,汝州(含汝阳、宝丰、郏县、襄县)的汝水一带,远古为女娲国,亦称女国;尧舜时期为汝海,亦称女海;夏禹凿伊阙,汝海干涸为大陆,始称汝坟,其地名延至商朝末年。嗣后,武王灭商兴周,汝坟为“周南”王畿之地。隋炀帝初年,始改称汝州。由此可知,汝州之地名源于女娲,是由“女国”演变而来。女娲是一位曾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由她领导的女娲氏族,创造了古代人类文明;同时也演绎出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化过程: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造笙簧,制礼乐,建立婚姻制度,使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常规。
女娲被尊为音乐祖神。《世本·作篇》云:“女娲作笙簧。”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下云:“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人而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礼》曰:“女娲也笙簧。”以上所述,皆以乐器笙簧为女娲所造,是“人而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其实,笙簧就是“笙”,“簧”是笙里发音的薄叶,使笙能发出美妙的音乐。笙是由十三根芦管插在半截葫芦里做成的,因此又叫“葫芦笙”。据传,这是因为女娲和伏羲曾经在葫芦里避过洪水灾难,造葫芦笙以纪念之。
2、汝州中山寨出土的十孔骨笛是女娲远古音乐文明传承的结晶
女娲的乐器发明创造,带来了当时汝州大地音乐的空前繁荣,笙簧齐鸣,笛音袅袅,为“中山寨人”发明骨笛校音器创造了机遇。汝水岸边的中山寨出土的十孔古笛旁证了女娲在汝水流域活动的事实。这支骨笛是1982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汝州市文物工作队在中山寨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据考古专家确定,它属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八千余年的历史。中山寨骨笛与贾湖骨笛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贾湖骨笛无论它有多少按音孔,均有序地排成一个竖列,而汝州中山寨十孔骨笛则排成两个竖排(每竖排有五个指孔),两排按音孔呈交叉状,两个音孔之间的距离大,且音孔排列过密,两手手指无法将十个音孔全部按住。骨笛用鹳鸟的尺骨制成,其发出的系列音,除了第一孔与第二孔之间为大二度之外,其他皆为小二度;在第一孔与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三孔之间分别为200、100音分,这个全音与半音的音分值与十二平均律的全音与半音的音分值完全相同。这是汝州人对中国音乐的重大贡献。作为史前文化时期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河南汝州中山寨骨笛,被定格在《中国音乐考古史》上。这笛——经专家考证,为我国最早的骨质定音器,堪称音乐史上的奇迹;这笛——已具备十二平均律中的十个音,在遥远的新石器时期,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辅助下,能如此精确地计算出音孔位置,“中山寨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肇始了中国史前的音乐文明。
文化一脉传承。中山寨古笛被认定为八千多年前的骨管定音器,堪称音乐史上的奇迹。中山寨古笛和女娲发明笙簧形成了互相佐证的文化链链条。从女娲在汝水流域发明笙簧,肇始远古音乐文明,再到中山寨人在汝水流域制造骨笛重续8000多年前的音乐辉煌,这是文化传承的结晶,绝非偶然之兴。
3、《汝坟三章》优美的旋律是汝州曲子的酵母菌。
汝水是中华诗歌的源头之一,数千年来流淌着诗韵的乳浆。4000多年前,那位站在汝水岸边的“无名氏”女子,一边砍柴一边歌咏《汝坟》。她的吟唱,被载入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汝坟》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歌咏汝水两岸风土人情的一首诗。高唱《汝坟》之歌的“无名氏”女子,当是中华最早的诗人之一。还有——“无名氏”最早吟唱于汝水岸边的民歌旋律,也正是4000多年后诞生于汝州的河南曲剧的酵母菌。
汝水从古老的《诗经》里流来,有着母亲的慈爱以及美女的容颜。那个在岸边一边砍柴一边吟唱《汝坟》的“无名氏”女子,不经意间创造了诗歌和音乐的辉煌。天蓝蓝,水蓝蓝,浪花追逐着浪花,奏出了绝妙悦耳的音乐;波浪拍击着河底的鹅卵石,发出了动听美妙的琴音,利斧砍柴有节奏的声响不时有板有眼地传来……这一切激活了“无名氏”女子的音乐细胞,她诗兴大发,不禁抒怀高歌:“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河南曲剧优美的旋律穿透了4000多年前的历史时光,汲取秉承了《汝坟》旋律的精华,涅槃出了河南曲剧一个年轻的地方大剧种,这就是文化薪火相传的魅力!
4、唐诗、宋词、元曲对河南曲剧曲牌形成的影响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其中宋词上承唐五代的诗词曲,下开金元诸宫调、元曲、明传奇。河南曲剧来源于大调曲子,大调曲子又称“河南鼓子曲”。鼓子曲源于元散曲中的北曲已成定论。那么,元散曲的渊源呢?其实元散曲来源于北宋时期的“诸宫调”。王国维在其所著《宋元戏曲史》中写道:“‘诸宫调’是小说的支流,故事用曲调唱出来……多的有十几个曲子,少的只有一两个小曲子……组合了很多宫调来说唱一个故事,所以叫‘诸宫调’,它直接吸收宋‘鼓词’(亦称‘鼓儿词’)中的杂版小调的唱法,在宋金对峙时期已经成熟,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存金中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元末明初,北杂居逐渐衰落,民间开始弹唱俗曲,俗曲包括里巷歌谣与乡土小曲,也收集一些散佚民间的北曲曲碑,汇集成中州俗语,后与江淮俗曲融合成为中原俗曲。
河南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它的历史虽短,但它的曲调、曲牌和音乐却源远流长。它主要直接吸收继承了宋“鼓子词”中“杂牌小调”的唱法,并由它构成高跷曲的声腔主体。元曲中的散曲属于诗歌的艺术,因常供清唱,故有清歌、清曲之称,它对高跷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从那种综合了很多宫调演变成杂剧之后,在中原地区又兴起了一种人人爱唱、爱听的新民歌,即中原俗曲。明清以来在中原民间广为传唱的中原俗曲,就是由元散曲中的北曲衍变而来的。
著名戏剧理论家马子晨先生认为: 河南曲子大体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大曲”(牌)和“小令”(调)。前者格律严谨,后者曲式灵活;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曾受到知识阶层的沾染或加工,后者却长期风靡于桑拿间濮上,似乎与农民的关系更深,而其中的部分小调又曾与市民结缘,致获“淫媒情态”之嫌,是为“俚曲”。这二者在词格和音乐体制上,相同点是均以长短句的“连缀”为其主要特征。不过后者曲体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从来是随内容而幻化,随时代而发展。《诗经》把它入于“风”,自然是抓住了它的特质,十分有道理。
5、河南曲剧在汝州诞生的土壤和条件
汝州的戏曲活动由来已久。据《汝州戏曲小志》记载:“汝州之有戏曲歌舞尚矣!考其历史,在汉献帝时(公元107年左右)就有讥讽诙谐为内容的百戏演出……”到了隋代则更胜。唐贞观年间一度盛演秦王破阵乐。唐末李克带兵驻扎汝州及胜战休兵,就结合汝州名优韩小青在汝州演剧以助胜战之欢。后唐庄宗李存勖(xu)在青壮年尚未未帝时,数次来汝州和汝州名优韩小青联合在汝州排剧演出。北宋时期戏曲盛行,东京名优不断来汝州演出,西京洛阳有驰名优伶者,必下汝州演出。到了元初,杂居盛行,关汉卿以博学能文、倜傥不羁、蕴藉风流、滑稽多智为一时之冠,当时曾和大都(北京)名优朱四姐(朱帘秀)等到洛阳演出《苏武牧羊》、《救风尘》等,其影响波及汝州。当时,关汉卿的好友、剧作家卢挚曾在汝州北野闲居,也常聚北京和好友同道胡祗矞(yu)高文秀一起畅谈剧艺之事。当时,北京名优朱帘秀因和汝州名优、色盲孤女忠都秀志同道合,遂结拜为干姐妹。忠都秀以她端庄秀丽、唱腔优美演出《须贾大夫谇sui范叔》,受到汝州名士、曾任山西提学的弋唐佐的赞赏。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州衙官吏李某之婢所生一女叫红莲,该女因家境败落,被继母买于戏班,后以唱腔优美、戏功娴练、聪慧美丽,擅演哭戏而一时名动州府。清乾隆四十三年(1785年),汝州灾荒,人民流离失所。死人无算,汝河南辛庄村辛光耀,将妻卖于洛阳,将生女辛秀华卖于戏班。秀华家贫志坚,聪颖秀美,因她勤学苦练,后一举成名,身价百倍,一时名震中州。其后赎母于洛阳,嫁夫于富豪,但终被遗弃,后因不堪凌辱,自杀身亡。这个年仅28岁的女伶给后世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后到咸丰、同治年间(1851-1862年)汝州出现了本地的梆子班。家住城东郭楼一带的生角演员郭乐行曾名镇一时。
清光绪年间,汝州州衙六班十二房主领四班行班戏,一是快班所领的南阳梆子,汝州人叫下路调,二是壮班和皂班共同领的两台越调戏;三是十二房(以户房为主)领的二黄戏,汝州人叫沙沟二黄。除州衙的四台戏外,同时还有陵头街杨三少主供的二黄戏,庙下街王厚老主供的靠调戏,也即豫西梆子。后由于清王朝崩溃,州衙戏班相继星散,进而转入民间。民国九年(1920年)大峪煤矿矿主郎占选称头组建了“通山窑太乙班”,这是原临汝县豫剧团的前身。越调戏转入民间后,原领班人翁花喜、杨四和外县结合另组班子,州衙的二黄戏班转入郏县沙沟一带活动。与此同时,临汝县境内的大调曲子、小调曲子、越调龙虎班、本地梆子等戏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后来,最多演出的戏班可达48摊。这些戏曲活动为曲剧诞生创造了条件。
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已作出这样的定论: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版小调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的。著名戏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所著的《曲剧本源核证》中说:“……把1926年农历4月初七日定为河南曲剧诞生日,应当是准确的。”
任何艺术的繁荣都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河南曲剧之所以被汝州市(原临汝县)农民同乐社率先搬上舞台,并成为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这是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艺术积淀的。登台虽为偶然,但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公元1644年——1911年,汝州一直是直隶州,直隶河南布政司,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今汝阳)四县,这里号称是“曲子窝”。汝州的朱万明、关遇龙、马清波、姚一星等先于清宣统年间已开始约会坐堂弹唱挚友唱高跷曲。他们组织的团体多叫同乐社或同乐班。较大的团体有汝州赵庄陈玉保、卢天德(绰号面堆)等人的高跷社;汝州郑铁炉村以朱万明为首的同乐社,汝州大张关遇龙、王少阳等人的同乐班,汝阳县马清坡等人的同乐社,汝州毛寨郭成章、郭象棋支持的高跷同乐班,汝州玉皇沟的邓老南同乐班,官庄的许梦林(许雷)同乐曲子班;汝阳县圣王台姚一星、姚一奇、李久长等人的同乐社;汝阳上店李西奎、刘宝才等人的同乐社;汝阳县小店李升堂、王合等人的同乐社,等等。到了清末民初,小调曲子的发展更加迅速,遍及汝州城乡。据《洛阳曲剧史话》记载:汝州五处有同乐社(班)66个,洛伊河川有40多个曲子社。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