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今年几件炸了微博的离婚事件,公开剧本几乎都是女性遇人不淑,在婚姻中被丈夫贬低、羞辱、冷暴力多年,最后摆脱“渣男”。
很多人把这几个离婚事件,看成是女性的自我觉醒。
这本身没错,但如果带入父母的立场,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被探讨:
这些风华正茂的优秀女性,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渣男”?为什么被伤害了不马上离开?为什么要隐忍多年?
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位女性常年被伴侣“精神暴力”却不离开,很可能她潜意识里认为“被暴力对待”是正常的,表面看起来让人无法忍受的伴侣,很可能是她“自愿”选择的结果。
而这个“自愿”,可能跟她的父亲有很大关系。
先声明,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的经历也不同,女性陷于“渣男”这事,肯定不只受“父亲”这一个因素影响,跟母亲、她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
之所以把“父亲”这个因素单独拿出来聊,是因为父亲是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女儿的亲密关系。
缺失的父爱
让女儿难以肯定自身的价值
福原爱离婚的始末,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了。
不少人把她的遭遇,归因在日本“男尊女卑”的文化和母亲的教导上,忽略了父亲在她成长中的作用。
父亲在福原爱的成长中,几乎很少履行父亲的职责。
据说福原爱小时候头部被积木砸伤,流了很多血,父亲只轻描淡写说了句“贴个创可贴就好了”,还是母亲带她去的医院。
那部富士电视台为她拍摄的成长纪录片,也只能看到母亲一直在操劳,看不到父亲的身影。
她的父亲在干什么呢?给女儿接广告和代言,用女儿赚的钱,还自己欠下的外债。
而在2008年父母离婚后,福原爱跟父亲的关系更是冷淡,几乎没在公开场合谈起过他,私底下也极少有联络。
在她婚后参加综艺节目时,看到丈夫在家跟孩子玩,表示很震惊:自己的父亲从来不带孩子,一直以为男生都是这样。
国外一项心理研究表明,0-24岁的女性,越是被爸爸肯定、宠爱,长大后处理两性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越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相反,如果爸爸对女儿疏远、忽视,会使女儿缺乏安全感,处理两性关系的能力就越弱。
这是一个女性认同自我价值的过程。
换句话说,没能完成自我价值认同的女性,就会总想着讨好对方,给对方提供经济价值、情绪价值,还会根据对方的反应来确认自己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回想下福原爱婚姻中的状态,这样的行为不算少:
只要和丈夫一家人在一起,基本都把话语权留给丈夫,因为“我是老婆,跟丈夫同行,退三步走路的感觉。”
自己给婆婆和丈夫买昂贵的礼物,他们给自己买几件地摊货,就高兴得不得了。
明明喜欢漂亮的本子,可丈夫不允许她买,自己只能站在一旁气得掉眼泪。
表面看这些行为,是没有底线的表现,实际上福原爱是在通过这些行为,交换丈夫不要离开自己。
而这背后折射的,就是一位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不断寻找曾经缺失的父爱的过程。
她希望获得不曾感受过的父爱,也希望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并在爱与被爱中,完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然而,很不幸的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很难得到一个“治愈”的结果,大部分的走向,都是和一个错的人,越陷越深。
因为不认同自己,所以找不到被爱的理由;
因为没有理由,所以在意对方眼中的自己;
因为在意对方,所以不断地付出;
因为一直付出,所以总想满足对方的需求;
因为总想满足对方,所以被困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出不来。
还记得《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说过的那句话吗?
“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会闪闪发光,长大之后才发现,没有一件事遂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