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地方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郭天财:小麦高产的“田保姆”
2022-08-18 11:34:2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与田野为伴,以小麦为友。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每年大约有180多天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度过。看的是小麦,想的是小麦,人们送他一个称号:“郭小麦”。

他,就是郭天财,河南省著名小麦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让所有人吃上白面馍”

1953年6月,郭天财出生在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县(现为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童年开始,他就亲身感受了农村的贫穷艰难,经历了吃不饱肚子的折磨。上小学时,他的书包里总要带上妈妈蒸的菜团子。

“菜团子是一天的口粮,如果没了菜团子,就要饿肚子。”郭天财回忆说,自己兄弟姐妹八个,上高中时由于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他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都要到山上打柴、割荆条卖钱,以此来交学费和生活费。农村的贫困生活,使郭天财养成了勤奋刻苦、坚韧奋进的性格。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4年,高中毕业的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学,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大米饭,不再饿肚子。”当年,书生意气的郭天财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对来之不易的大学学机会,郭天财倍加珍惜,一走进大学校门,就埋头于书海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1977年,郭天财以各门功课均为“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郭天财认准一个理儿——“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干好什么。”就这样,他开始奔走在永无止境的小麦栽培道路上。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每年大约有180来天时间郭天财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

“还是那片天,还是那片地,同一个小麦品种,产量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郭天财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孩子的成长,基因很重要,但后天的学惯、成长环境也很重要。

“搞小麦栽培研究,就是要因地、因种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良种的潜在遗传优势发挥出来。”20世纪80年代初,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根据当时人多地少、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情况,郭天财将小麦高产与超高产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课本上种不出高产试验田。”在小麦长达8个月的生长期里,有2/3的时间郭天财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衣服鞋子常年沾满泥土。麦子种下了,他就往麦地里跑,麦子收了,他就往实验室钻。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郭天财带领课题组依据河南生态生产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集成了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河南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850多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1倍;全省小麦总产由51亿斤增加到720多亿斤。

以前,河南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小麦小麦,(亩产)不过一百(斤)。”现在随便找个农民问一问,一亩地一般都是1000多斤的收成。

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称赞郭天财是小麦高产的“田保姆”,赞誉他是一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小麦专家。

作为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郭天财主持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2011计划”全国首批14个中心之一,被誉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里程碑”。

“要把论文书写在土地上”

熟悉郭天财的人都知道,他衣着朴素,穿的皮鞋经常沾满泥土,就像一位地道的农民。拿他自己的话说:“因为经常要下乡,见到最多的是农民,这样的穿戴便于和农民打成一片。因为经常要下地,哪能天天擦鞋子,擦了也是白擦,干脆不擦算了。”

在郭天财随身携带的提包里,经常放着两把工具: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用来到麦田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钢卷尺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正是利用这两样小工具,郭天财及时发现了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为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提供麦田管理决策建议。

郭天财经常下乡调查研究,到基层指导农民生产,他深知农民对高产的期盼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作为一名小麦科技工作者,我们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一定要到农民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到粮食增产中——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郭天财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十分困难。从事农业科研的人都知道,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被视为为育种者“作嫁衣”,既无名又无利,既辛苦又劳累,许多原来从事栽培技术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但郭天财深知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如既往地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团队坚守在这块被人冷落的阵地上。

多年来,郭天财一直奋战在小麦科研和技术推广第一线,每逢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人们经常能在田间地头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他要么是带领着课题组在田间考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制定麦田管理对策,要么是为农民讲课,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小麦。经常身处农村的郭天财,已成为许多农民的良师益友。“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口口相传。

近平总书记看小麦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同志的肩上是有责任的。”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时说的这句话,郭天财记忆犹新。

2014年5月9日,中原大地麦浪滚滚。近平总书记到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进行考察调研。郭天财受邀为近平总书记介绍麦情。郭天财随手拔了一株小麦递给近平总书记:“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平均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生产的。”听到这里,近平总书记开了个玩笑:“那全国每四碗面条也有一碗是河南生产的。”拿着正在灌浆的麦穗,近平总书记让郭天财谈谈当年的产量预测。郭天财说,春节后的几场雨雪很及时,特别是4月份以来,在小麦生长的需水高峰期,河南连续迎来几场大范围降雨,使得今年的小麦抽穗早了7-10天,亩穗数足,籽粒灌浆期要延长,结实肯定很好,预计千粒重会比去年高。如果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今年的小麦有望再获丰收。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

2021年“七一”前,郭天财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受邀现场观礼“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并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面对拥有的非凡成就和炫目荣光,郭天财平和的语气之中充满感恩:“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与农村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农大的老师培养了我服务‘三农’的知识和本领;我工作在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教好书、带好学生,为农业生产作点贡献,是我应尽的本份。”

人物小传:

郭天财: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记者 魏俊浩 苏津)

标签: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