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沈阳9岁男童溺亡,全网痛心!是时候谈谈亲子沟通这2个大忌了!
2021-12-22 08:04:3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12月8日夜里,辽宁沈阳全城无眠,为了一个名叫金某阳的9岁小男孩,他当天下午三点左右离家出走,再无音讯。

 
家人报警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蓝天救援队、各界爱心人士展开了地毯式搜寻。
 
直到两天后的12月10日下午,在失踪近48小时后,沈阳浑南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确认金某阳已经去世,遗体在河中浮冰下被发现,现已打捞上岸。
 
孩子爸爸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某阳离家出走的原因是被学校老师批评后,又被妈妈批评。
 
但随后,孩子妈妈在另外的采访中否认了这一点:孩子出门时没有情绪问题。
 
截至发稿时,金某阳离家出走的原因尚无定论,“意外坠河”还是“自杀跳河”,或许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答案。
 
但孩子因为父母的不当回应就一时冲动寻短见的社会新闻,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
 
2019年4月,上海卢浦大桥一名17岁的男孩跳桥身亡,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开车时家长又批评了他;
 
2020年9月,湖北武汉某初三男生跳楼身亡,跳楼前几分钟曾被妈妈当众扇耳光……
 
借由此,今天特别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回应孩子感受”这件事:
 
如果你的孩子在种种情况下呈现出你不喜欢的行为表现,你会怎样处理?
 
回应孩子的两种态度
 
如果孩子每次去幼儿园都要大哭一场,你也舍不得,却又很想让TA尽早独立……
 
如果孩子突然发脾气般推倒了玩具箱,小赛车、积木块散落一地,一直好言好语陪在身边的你,却完全不知道生气的原因。
 
如果孩子开始反锁房门,你明明看出TA有心事,孩子却怎么问也不肯说……
 
如果孩子……我们一般是怎样回应TA感受的呢?
 
我们会不会说:
 
“没关系,勇敢一点!”
 
“能不能懂点事,不要调皮!”
 
“心思放在学习上,别整没用的!”
 
——这是在否认、回避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长不能共情孩子的感受,或者认为TA的感受不重要,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和家长分享。
 
就像我们和朋友吐槽老公不洗袜子不讲卫生,她却说是我们有洁癖,傻瓜才会再和她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吧?!
 
我们可能也会:
 
在幼儿园门口和孩子一起落泪:“乖宝宝,妈妈好不舍得你呀!好不想你长大!”
 
打了下玩具箱:“是压到宝宝的手了吗?坏箱子!”
 
辗转难眠:“孩子是不是早恋了?TA是不是和我疏远了?”
 
——这是对孩子的感受过度共情。
 
卷入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痛苦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站在否认、回避的对立面,但很遗憾,结果却是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和负担,孩子以后也不会再和家长分享。
 
还拿刚刚和朋友吐槽老公不洗袜子这件事举例,朋友听完眼含热泪,甚至拉着你的手说:“太辛苦了!怎么就遇见这种男人……”
 
我不会再向她吐槽了,因为她的反应让我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添麻烦,而且她过于融入,又会让我再次沉溺于那些负面情绪。
 
这个感受,同样适用于孩子。
 
👆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回应孩子?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泰伊有个七岁的女儿名叫艾米丽,有一天艾米丽说自己卡在攀爬架上下不来,需要妈妈抱下来。泰伊坐在长椅上玩手机,觉得女儿无理取闹:“马上给我下来!”
 
艾米丽费了很大劲,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妈妈身边,想拉她的手,却被还在气头上的泰伊一把甩开,七岁的孩子忍不住了,号啕大哭。泰伊满心都在想:“天啊带孩子可真麻烦。”
 
一周后,两个人去公园又遇见一个攀爬架。泰伊突然感到一阵愧疚,艾米丽也想起了上周发生的事情,用怯生生的眼神看妈妈。
 
泰伊问女儿想不想玩,艾米丽点点头。没多久,孩子又感觉自己被卡住,她像上次一样向妈妈伸出了手。
 
幸好,泰伊没有像上次那样,她始终站在攀爬架旁,当女儿求助时,她鼓励道:“你试试能不能踩到这里,抓住那个栏杆,你自己就能下来了。”
 
女儿乖乖照做,很快就下来了,问妈妈:“为什么上次你不帮我?”
 
泰伊认真想了想,说:
 
“你的外婆总担心我出意外,所以什么都不让我做,这让我越来越没有自信,我不希望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你身上。”
 
“你的求助让我想起,我在你这个年纪时是不被大人信任的,突然一肚子气,就把气出在你身上了,是我不对。”
 
艾米丽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妈妈不在乎我了呢。”
 
泰伊连忙否认:“当然不是,只是当时妈妈没意识到,我其实是在生你外婆的气。”
 
如果对孩子的感受总是反应过度,那往往意味着我们记忆深处的不愉快被唤醒,哪怕当下找不到源头,但它依旧存在。
 
因为不想要重温过去的自卑、孤独、绝望……所以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不愿意也没办法理解孩子的感受,下意识就直接推开,抑或是又全然陷入。
 
也有一部分爸妈是还没有意识到,那些孩子努力表达出来的感受,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会有怎样的伤害。他们一路被迫自我消化、自我成长,便以为现在的孩子们也应当如此。
 
被接纳、被包容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
 
👆
 
 
 
“我觉得你懂我的心思”
 
上周,学堂的若谷妈妈分享了自己和孩子的故事。
 
最初,她也是个会否认、回避孩子感受的妈妈,甚至学了“PET沟通技巧”也不管用:
 
“孩子有情绪时,我会等他稍微平静,用学到的积极倾听,把孩子当前因为什么、有什么情绪表达出来,继而希望孩子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一直感觉没有起作用。”
 
直到有一天,孩子被邻居家哥哥气哭,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直抱着孩子。
 
那天晚上的睡前聊天,这个六岁半的娃娃说:
 
“妈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你一直一直抱着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说废话。”
 
“我觉得你懂我的心思。”
 
关着灯的房间里,妈妈和孩子都哭了。
 
只不过这眼泪,是被理解、被看见的眼泪,是心灵和心灵同频共振的眼泪。孩子那些孤立无援的情绪,终于得到了妥善安放。这个拥抱释放出的信号是:
 
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情绪,总是有人会接纳的。
 
在敞开心扉包容的同时,不必担心这是不是在鼓励孩子继续产出负面情绪。
 
因为负面情绪本身就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我们不可能将它从生命中彻底消除,逃避也无济于事,甚至会给未来埋雷,合理处置这些情绪,才是恒常课题。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把那些麻烦的情绪想象成是汽车仪表盘上的油箱警示灯:
 
“油箱的警示灯亮起时,你的反应不该是把警示灯拆掉,使它无法再闪烁,而是赶快为汽车加油,让它顺利行驶。”
 
回应孩子感受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尽量不要评判情绪和想法,而是去关注情绪背后藏着何种需要。满足了需要,情绪自然消散。
 
最后还想说的一句是,“如何回应孩子的感受”其实还在问,我们如何回应自己的感受:“这是错的”“这不应该”“我是不是太矫情了”……
 
不不不,我们可能只是油箱没油了,“加油”就好。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