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未来的菜场如何留住街区的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2021-12-17 12:11:0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提起菜场,今年秋天上海乌中市集与大牌的联名秀引起一众话题,也隐藏着菜市场正在走向异化的趋势。当在线购物变得无比便捷,实体菜场将去向何方?未来的菜场如何留住街区的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其实在乌中市集引起话题和反思的同时,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展场中也有一个菜场美术馆,它位于桂巷坊,最初提出的想法是希望在最为日常的生活消费空间叠加文化艺术层面的内容,以加深和扩展人与人的联系。11月底空间艺术季落幕,最初的愿景是否达成?近日,“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缘何将一个最初试图打破美术馆边界的公共艺术项目带回美术馆空间中再现?“再探”是否留下对艺术如何真正介入社区的探讨?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展览现场

“桂巷菜场美术馆”所在的桂巷坊区域属于原来曹杨三村的范围,自上世纪末前后,三村逐渐更新为“杏园”“金梅园”等一些新的小区,而桂巷菜场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自2013年的一次改造之后,桂巷菜市场于今年4月再一次重新改造,这次改造只保留了楼体原来最基本的梁柱和楼板结构;更重要的是,整个菜场的业态也将全面更新。按照官方的介绍,它即将升级为一个“综合性的菜市场,将为老服务、公共社交、一站式便民服务等融入其中”。今年春夏之交,展览策划团队前期调研中,看到施工中的桂巷坊两端路口常有中老年人在向里面张望,可见当地居民对其改造后模样的期待。

策展团队在曹杨调研考察。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刘海粟美术馆“粟上海”受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委托,计划在桂巷坊内打造一个菜场美术馆,最初的设想是美术馆的展示行为与菜场的经营行为融合,艺术家为菜场设计标识、为摊位配上专属空间绘画……在此过程中,艺术家和各领域的文化工作者也再三来到改造中的桂巷坊工地,与桂巷与在地居民交流,研究桂巷和曹杨的历史,以呈现与此相关的作品。

2021年9月底,“桂巷菜场美术馆”在曹杨桂巷坊展览现场

桂巷菜场美术馆和艺术夜校再呈现
稍显遗憾的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临近开幕之时,桂巷坊并未完成菜场招租,展览也从原本嵌入菜场的模式,化为还未设摊的菜场“白盒子”,如今这个展览来到刘海粟美术馆,成为总结展中“桂巷菜场美术馆”的部分。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展览现场

这一部分由“影画曹杨:陆元敏李树德作品展”和“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两个展览组成。陆元敏和李树德是普陀区文化馆的老同事,他们分别用摄影和速写记录下街头一个个无名瞬间,流露着日常生活的诗意。
陆元敏以“苏州河”和“上海人”系列作品著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需要骑车从当时位于南昌路的家翻过苏州河上的桥来到普陀区文化馆,除了成名作外,他的相机也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曹杨人的生活,当时人们在环浜中游泳的自在、享受新式快餐的愉悦;以及当下的曹杨居民在公园下棋的惬意闲适。他和李树德的作品呈现出了曹杨的过去和现在、也代表着个人和集体的共同生命经验。

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中陆元敏的摄影作品展现了新旧曹杨。

城市历史的独立研究者徐明及其团队带来的“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从几张同一日的老报纸,挖掘曹杨新村的发展与国家和时代的关系,从这些报纸所承载的历史记录中,似乎可以读到,曹杨新村所发生的大多是民生小事,但小事中或多或少折射历史的变迁。同时徐明团队还采集和梳理了富有曹杨特色的建筑装饰纹理,以视频、动画、地图等多样化的图文手段,赋予观众一个更深入和贴近生活的视角去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和社会生活。

徐明及其团队带来的“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

原本在桂巷坊没有完全落地的介入式作品,也在展览中呈现,比如原计划设在桂巷坊入口处艺术家苏畅的雕塑,如今被摆放在了美术馆门口;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并由此发展出围裙、篮子等菜场里的日常用品,在美术馆的仪式感中,它们被从日用品变为展示品,潜意识中带着“请勿触碰”的标签束之展墙之上。

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

展览另外一部分是“艺术夜校”的回顾,这是艺术季期间,由姜庆共、王青、小龙花、殷漪四位导师所主持的四组系列工作坊成果的展示,在展览中,可看到他们从字体与设计、建筑、日常生活、环境声音入手,带领学员们探索曹杨的社区空间。

小龙花(薛颖峰)“曹杨新村构成图鉴”工作坊。

工作坊在曹杨一村存放家具的仓库调研。

以“曹杨新村构成图鉴”工作坊为例,小龙花和学员在对曹杨地区不同年代住户的生活空间展开考察、采集各类物件和视觉元素,并将其整合“共建”于曹杨一村居民楼的模型中,学员从自身擅长的领域出发,呈现了6户人家的生活,其中有还原20世纪下半叶逼仄而温馨的生活场景,也有以数字的方式展示生活模块,更有在有限的空间中做了小装置模拟车间,在新与旧中掀起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记忆。

“曹杨新村构成图鉴”工作坊成果展示

姜庆共的日常标识和美术字工作坊邀请富有经验的美工与学员共同创作。在传统美工的职业已日渐式微的时代,再发现手写字体和其所代表的时代缓慢而美好的生活方式。建筑师王青的“曹杨新村之家”直接针对刚刚整修一新的曹杨一村,带领一村的居民为自己新的居住空间描画个性化的或者概念化的装修方案。声音艺术家殷漪带领学员收集周遭的声音,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声音悬于展厅上方,让那个置身于美术馆的观众,仿佛回到了街市之中。

殷漪与工作坊学员在曹杨社区收集声音。

公共艺术可能性的再探讨
一个原本在社区菜场空间发生的展览,缘何转向回到了美术馆?展览标题“再探公共的可能性”“再探”是否隐含着在落地的过程中,社会对公共艺术的接受度还存在间隙?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艺术在诞生之初就是公共性的,从岩洞壁画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再到文艺复兴,所有在现在被认为艺术的创造都在公共语境中,只是特性不同。
美术馆的出现要比艺术晚得多,美术馆把一些原本服务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吸收入白盒子的空间,所以公共艺术进入美术馆,或者说带有公共性的作品在美术馆里面被阐述,这事本不新鲜。但在经历了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洗礼,美术馆变得越来越神圣、越来越具有塑造和定义经典的功能。从20世纪初的杜尚到60年代实验艺术、80年代的社会介入,到90年代芝加哥“行动中的文化”(Culture in Action)提倡“把城市变为展厅,把物品变为项目”。艺术又开始试图走出美术馆、回归到城市和社区中。

2021年9月底,“桂巷菜场美术馆”在曹杨桂巷坊展览现场,一些居民路过、停下脚步看展览。

城市空间艺术季延续的也是艺术介入社区的脉络,尤其艺术介入作为一种策略和方法,正在从公共艺术领域延伸到更广泛的艺术实践之中。回顾从创作开始的过程,参展的艺术家是有主动走出美术馆的意愿的、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也多次到曹杨调研,为“在地”而创作,也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新的可能。

苏畅作品《迁移》在桂巷坊入口,停留仅一小时便被“迁移”。

比如,苏畅作品《迁移》其实就来自改建前的桂巷菜场,他从菜场中的实物翻模,再重新组合成作品,其体量也根据落地的环境设置。然而这件作品落地仅1小时,就不得不移走,艺术家调侃这是自己最短的艺术项目。
缘何一个早已选定了落地点位并报备的艺术作品被移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艺术家、艺术策划方的问题?还是接受层面的隔阂?或者说公共艺术进入到社区空间后,如何管理和持续也考验了社区管理和共治的水平。

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迁移》在美术馆门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不是单方面发起的活动,它的公共性也宣告着开放性,当在地居民看到一个异物放到自己的城市的熟悉空间中会想为什么放到这里?公共艺术在占有城市空间的同时,反过来也被城市空间所占有。在影响城市空间的时候,各种力量的效力便已经产生。但是公共空间本质上还是向全体开放,公众是慢慢接受,甚至主动赋予它一些再发挥、再创制的空间;还是直接拒绝了解?社区和街道层面应该做怎样的引导?这均是未来公共艺术真正介入社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需要探讨的还有公共空间的边界与边缘、参与性与在地性、策展的体系与机制等议题。
对于在“桂巷菜场美术馆”的公共艺术实践,策展人施瀚涛也坦言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而之所以将一个从一开始就试图要打破美术馆边界的公共艺术项目带回美术馆空间中再现。“当然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该项目历史化;相反,这实际上在提醒我们,公共艺术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需要磨合的空间。在美术馆中‘再探’是希望给自己和大家的一次机会,一起去回顾、反思这一项目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教训,并重新去想象和探索公共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施瀚涛说。
展览在刘海粟美术馆将持续至1月9日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