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石狮子是从什么时期开始流行的?石狮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瑞兽的代表的来源
2021-12-19 13:2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相信大家都学过《卢沟桥上的狮子》这篇课文,想必也都被文章中描写的那些生动的形象所深深吸引。

 
而现如今我想要看石狮子的话,早已不必专程到卢沟桥参观,全国各个城镇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石狮子的身影。
 
虽然它们的做工可能和卢沟桥存在差距,但依然称得上是百姿百态,活灵活现,宛如一对真的狮子。
 
石狮子作为中国住宅的传统装饰物,在我国已经有了千年历史,其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这时有人会问,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的动物,为什么它会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石狮子
 
一、狮子引入中国
 
虽然中国上古时期的气候和现在差别很大,但是在各种文字记录中也确实没有狮子曾经在中国大陆地区活动的记载,我们的先人第一次见到活狮子还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年间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成,中原王朝和中亚各国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那时东汉相当于中亚各国的宗主国,因此当地的使者需要带着奇珍异宝到东汉都城洛阳进贡而中国也是在那个时期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宝,这其中就包括狮子。
 
在公元87年的时候,月氏国的使者前往洛阳,并带来了一只当地都难能可见的狮子,它是所有的动物中长相最为凶残的,身上的肉仿佛石头一般坚硬,见到他的每一个人无不被其雄伟的身姿所震撼。
 
中亚雕塑中的狮子形象
 
当时的东汉皇帝唯独对于月氏国所进贡的狮子最为喜爱,而民间的百姓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想一睹狮子的英荣。
 
皇帝喜爱狮子的消息也传遍了西域各国,各个国家都想要讨好东汉,于是从此之后西域各国经常将狮子作为贡品送到东汉,这些狮子也成为了皇室和达官显贵们心爱的宠物。
 
那时的狮子并不像现在一般具有十足的攻击力,也并不是万兽之王,它们像小猫小狗一样可以训练,性格也不暴烈,很好驯养。
 
只不过那个时候中原还没有为其创造一个新的文字,因此当时的古籍中皆以“师子”替代。
 
很快,这种神秘的动物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许多人虽然没有见过狮子的真容,但是他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这其中就包括不少石匠工人。
 
他们那时也会接到雕刻石狮子的活计,为了满足顾主的要求,也为了赚取高昂的手工费用,即使他们并没有见过所谓的“狮子",也只能将自己对于其他神兽的理解杂糅到狮子的形象中。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狮子除了满头鬃毛之外,其余部分与我们在动物园中看见的狮子并不是十分相像,在东汉时期部分石狮子雕像甚至还刻有翅膀,其较短的尾巴也和真正的狮子更是大相径庭。
 
东汉石狮雕塑
 
不过好在工匠们出色的雕刻技艺让这些石狮子看起来倒是十分威风,栩栩如生。
 
慢慢地,狮子威严的形象也变得深入人心,它凭借着威武的身躯与极具保护主人的意识,人们也开始将狮子视作看家护院的神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石狮子就成为了高门大户人家门前必备的装饰品。
 
一方面,石狮子的出现是为了表现家族的财势,也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古人的心中有着封建迷信的心理,他们认为石狮子是被赋予神秘力量的,可以保护全家平安富贵。
 
小狮子
 
而那时人们对于石狮子的摆放位置也十分讲究,中国有着男左女右的风俗,因此在出门的时候,在人的左手边的那只就是公狮子,而右手边的那只就是母狮子。
 
这两只狮子在整体形象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母狮子的头上也有代表鬃毛的发卷,也一样透出威猛的形象。
 
相信很多人会很好奇,那既然都长得一模一样,是如何区分公狮子还是母狮子的呢?
 
其实玄机就是在它们爪子下面,公狮子与母狮子的装饰品略有不同,其中母狮子的前爪下面一般躺着一只小狮子,因为在大自然中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雌性生物就是会生儿育女的角色,而公狮则是踩着绣球,据说两者结合有着“代代相传”的寓意。
 
故宫中的狮子
 
后来狮子成为了贵族人家身份的象征,其不同的形制更是代表着主人不同的身份等级,比如故宫的石狮子头上就有四十五个发卷,这是为了和黄帝九五之尊的身份相呼应。
 
而那些一品王公大臣门前的石狮子头上则是十三个发卷,因此这些狮子又被称为“十三太保”。
 
随着主人品级的降低,狮子头上的发卷数量也要依次减少,否则便是僭越,视为大不敬,这也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文化彰显的淋漓尽致。
 
二、石狮子的辟邪功能
 
最早的时候石狮子一般都出现在大户人家的门前,这是取狮子威猛的形象来彰显身份的。
 
不过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石狮子又逐渐被赋予了全新的寓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石狮子代替了四大灵兽之一的龟,继承了其辟邪的作用。
 
乌龟
 
而人们用狮子替代龟是因为其威武的外表与强悍的身体实在是比龟要美观太多,所以人们不会使用石龟来看家护院。
 
经常参观古迹的朋友们应该知道,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石碑是密不可分的,许多石碑下面都有以龟为原型的神兽坐镇。
 
这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人们将龟看做灵兽,而且认为龟有辟邪的能力,可以保护石碑免受侵犯。
 
不过从元代开始,龟逐渐成为了被世俗嘲笑的怪物,前人所赋予它的能力和寓意也逐渐被后代遗忘,但人们依旧需要一种动物来代替其职能,此时,威武的狮子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灵龟雕塑
 
关于狮子能够辟邪的传说最早是在梁武帝时期出现的,据说当时昭明太子身体抱恙,著名画家张僧繇就为他画了一幅狮子图,挂在昭明太子的寝殿之内。
 
没想到在不久之后太子的病竟然真的痊愈了,由此,这幅画也被世人认为具有辟邪驱灾的能力,而狮子的存在也变了韵味,在人们的心中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后来这种说法逐渐流传到民间,人们在得知狮子画治愈了太子的病后,便会在乡间的丁字路口或是三岔小道处摆放一尊石狮子,因为在他们的封建思想中认为这是南来北往的鬼魂聚集的地方,阴气较重,石狮子可以很好的镇压住他们的邪气。
 
后来狮子又被部分笔记文学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他们说之前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一直带着一头狮子,而这头狮子可以帮助他判别草药是否有毒。
 
还有人说这只能辨别毒物的狮子是少昊帝的宠物,将草药放在它面前,如果它摇头,那此药万万不可服用。
 
神农氏画像
 
由此可见这时人们已经接受了狮子这一种外来的动物,不仅如此,它还逐渐演变成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不再追溯狮子是在何时,又从何处踏上了华夏大地,而只把狮子看做一种辟邪的瑞兽。
 
后来石狮子也成为了许多宗教人士的最爱,他们觉得在道观和寺庙外摆放石狮子,能够增加古刹的威严,因此如今我们在这些地方也能看到石狮子的身影。
 
三、石狮子的其他含义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纳闷,石狮子一方面是看家护院的猛兽,同时也是辟邪镇灾的瑞兽,但无论其哪一方面的功能,都是十分威严的存在。
 
但卢沟桥上的小雕塑显然不是为了表现狮子的这两方面功能,那么在古代石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石狮子的第三重意义还要从被人们遗忘的龟讲起。
 
在晋朝干宝所写的《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很久之前在现今巢湖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洪灾,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了一条搁浅的大鱼。
 
洪水冲毁了田地,卷走了家畜,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们饥肠辘辘,纷纷前去割鱼肉来吃,大鱼也因此显得十分痛苦。
 
《搜神记》书影
 
一位老妇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场面,便没有去割肉来吃。
 
在这件事过去不久,突然有一位老者登门拜访,他说自己是那条大鱼的父亲,虽然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但是依然很感激老妇人当时没有选择割儿子的肉吃,为了报答她,他这次前来是要告诉她一个大秘密。
 
他说在城东门有一尊石龟像,如果它的眼睛变红就说明此地将有灾难来临,老妇人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方能保全性命,说完后老人便飘然离去了。
 
在老人走后,那名老妇人便在每天清晨去城东门看那尊石龟,久而久之,她的举动引起了附近几个小孩的注意。
 
当她次日再去看石龟像时,孩子们跑去围着老妇问她每天来看这石龟干什么,老妇就将老人的忠告告诉了他们,并让他们也小心一点。
 
可这群小孩显然不相信这种言论,他们为了捉弄老妇,就在前一天夜里用颜料将石龟的眼睛涂成红色,老妇人第二天早上看到之后,立即收拾行李离开了家,去到附近的高山上避难。
 
城里的小孩本想看她的笑话,没曾想这座城突然被大水淹没,最终变成了现在的巢湖。
 
因为这个故事的传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石龟便成为了预测吉凶的灵兽,不过随着龟的地位在民间文化体系中不断走低,其这一职责也逐渐被石狮子取代。
 
后来人们会在河道两岸或者大湖的湖边摆上石狮子,让它们担任自然灾害预报员的职位,这也让石狮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口含宝珠的石狮子
 
不过到这里石狮子威严肃穆的形象依然不够亲民,直到一个新传说的出现,狮子才真正成为了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瑞兽。
 
在明朝陈耀文撰写的《天中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宋朝年间开封府龙亭旁边的午朝门外有一对石狮子,它们是财神身边的散财童子下凡变成的,在人间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从嘴里吐出宝珠,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个故事的出现让狮子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因此现在的银行或者商店门前也总是摆着一对石狮子,而且他们的口中一般都含着一颗能够滴溜溜打转的珠子。
 
这也是为什么卢沟桥上的小狮子们有不少都抱着一颗小球,这其实都是珍宝,更是古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最关键的是这种狮子不似辟邪的石狮那般冷峻,这让狮子有了更加生活化的一面,因此后来狮子也成为了民俗文化中喜庆的象征,如今每逢节日中国不少地区依然有舞狮的习惯,这也充分说明了百姓对于狮子的喜爱。
 
狮子作为一种外来的生物,能够在中华文化中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如今虽然我们都知道了狮子的本来面目,但是在我们心中这种方口阔鼻的夸张形象,反而更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其包含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