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同新华社、微博共同发起的#年终提问2021#活动,也走到了尾声。
这是继张桂梅、张文宏、苏炳添给你回信之后,最后、也是备受期待的一封回信了。我们邀请很少曝光在媒体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来和你聊聊前行路上的“孤独感”。
我说的“孤独”,并不是你常常感受到的体感上的孤独,我相信,那些觉得自己在生活里缺少陪伴感到孤独的人,养一只猫一只狗,就能缓解“症状”了,这是可以被解决的。
还有一种孤独,是当你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但又有些难走的路时,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和支持,所有事只能自己扛。这种孤独是,哪怕再多人出现在你身边,你都没办法缓解它。
你一定有这样的时刻吧。比如,父母不支持你去大城市打拼;比如,选了一条很喜欢的路,所有人都觉得你在瞎折腾、不务正业......
Ariel_M🐇说:
“我是双非学校研究生,想考博,但总因为不是985、211出身而被否定。我想读博是为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可最亲近的人却嘲笑我幼稚。我不明白为什么继续念书就是逃避现实?现在我尝试自己着手写东西,试着去发表。但没人理解和支持真的很难。”
文刀说:
“博士后两年没出成果,不上不下。我试着去考了公务员,也报了一些企业。公务员至今没结果,企业那边的回应就是宁愿要有经验的硕士,于是我被困在原地。父母嫌我没本事,男朋友嫌我好高骛远,而我自己也不知何去何从。”
每个人生来就注定独自承受自己的人生。我明白你说的那份不能获得理解与支持的孤独,同样作为科研学者的王赤,也感同身受。
他和你一样,做出选择后不被家人理解,在坚持梦想的路上踽踽独行。在读完你们的来信以后,他希望借这封回信,给你3点抵抗生命里孤独时刻的建议。
读完这封信以后,我想你会认同他:上天送给你的孤独时刻,一定是让你和自己对话的最好机会,别错过。
更希望你如玛斯特尔塔所说的那样,狂热、勇敢、向往、渴求,能够获得爱情,同时享受孤独。如星辰般永恒、蚂蚁般果决、疑问般思辨。
因为带着思辨的力量看事情,总能让你在一团迷雾中柳暗花明。
新世相说:
我也曾写过“孤独”,我说它是没法分享的。越是深刻的孤独,就越是难以为人所理解。你说给别人听,别人只是领略些皮毛,产生些唏嘘。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水潭,你都快淹死了,别人看来只是泛起了些水花。
孤独几乎是人生常态。尤其是在你向某个目标走过去时,你会发现,离目标越近,和你同路的人就越少。
因为人们总是渐渐向生活投降,做着并非内心真实渴望的事,他们害怕被疏离、被排斥,更害怕孤独无依。
但我想,你想做的是那个“小部分人”,不惧怕孤独,跟随自己内心做选择的人。
王赤就是这样的,他从湖南那个小城走到今天,那些踏踏实实走过的路,和大多数人的经历,并没什么不同。
所以我特别希望,他的信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对孤独这件事的不同看法,哪怕你做不到不惧怕,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慰藉——
我们虽然不能彼此感受,但一旦从自己曾经的经验出发,又忽然茅塞顿开、七窍皆通了。就好像一个在寒夜里独行的人,突然就明白另一个走在寒夜里的人有多冷。
这是孤独者之间的共鸣。虽然你没法让别人理解你,但你总要相信,有人总会在某时某处和你共情。
就像村上春树描绘的“孤独”:
“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2021就要过去了,希望这封信可以让正在经历孤独的你,在更孤独的时候回想起来,体会一丝温暖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