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的演出照
团长王新民(右三)指导演员排练
公益演出
武戏考验青年演员基本功
细抠每个动作
整装候场
身体倒下的真功夫
讲究的行头
台下挥洒汗水
整理行头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朱辉 李雯艳
京剧大师梅兰芳说,一个古老剧种,能够松柏常青,是因为它随时进步。
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历经66年风雨。上世纪70年代拉着板车下乡送戏,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称号,成为全国“三面红旗”剧团之一。
时代的快进音下,湖北越调这个剧种风雨飘摇,濒临失传,关键时刻因一部新戏迎来转机。5月12日,襄阳市发布的2022年第二期楷模名单中,曾经的老河口“板车剧团”赫然在列。
一位团长临危受命
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下简称传承中心)里,河南籍演员不少,团长王新民是其中一个。
今年57岁的王新民是河南淅川人,幼时就被戏校选拔为唱戏的苗子。1984年,他到了老河口市曲剧团。彼时同在一城的老河口市豫剧团,红极一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因拉着板车送戏下乡,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称号,是全国“三面红旗”剧团之一。时任团长汪爱枝,人称“鄂西北一枝花”,曾代表剧团赴日本交流。
王新民回忆,那时看电影,正片前面的加演片基本就是老河口豫剧团的戏,“我只有向往她的份”。伴随着电视机、电影录像的兴起,短短几年王新民所在的曲剧团解散,他不得已到一家纺织公司跑销售,倒也干得风生水起。
本以为再与戏曲无缘,没承想,1992年的3月,老河口豫剧团排一场戏缺演员,找到了他。尽管当时跑销售收入高出了唱戏好几倍,但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重返戏曲生涯。
一部作品改变命运
回是回来了,剧团却每况愈下。为维持生计,剧团不得不承接开业庆典、红白喜事等演出。
窘迫迷茫维系到了2013年。这年9月,老团长退休,王新民被推荐接任团长。那时的剧团设施陈旧,人心涣散,四五十名人员,人平工资五六百块。时年49岁的王新民想了又想,最终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第二年,湖北省举办第二届地方戏曲艺术节。王新民敏锐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正好趁机排一部精品大戏,但这个想法不被很多人看好。缺钱排戏,他就自掏腰包垫付3.6万元 ,加上剧团书记凑的2万元,终于启动这个项目。靠赊账请了编剧和导演,再一个个做工作聚拢阵容。五易其稿反复排练,一部反映婆媳关系的现代豫剧小戏《看孙孙》完成了。
2014年6月,老河口豫剧团携《看孙孙》到武汉参加戏曲艺术节汇演。表演前,看到其他剧团的恢弘阵势,王新民觉得自己“太不艺术”。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轮到自己的节目上台时,这部仅25分钟、通过家长里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曲,现场响起了11次热烈掌声。
《看孙孙》在这届艺术节上收获了优秀剧目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成为当年全省唯一的获“双一等奖”的精品剧目。
半年内,这出小戏演出了50多场,场场爆满,政府奖励数十万元。一出小戏救活一个老剧团,老河口豫剧团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群演员青春执着
《看孙孙》的成功,令剧团上下工作热情高涨,剧团又制定新的目标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