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张胜利:用智慧开显生命本源
2020-01-29 15:43:4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张胜利  分享:

如意法门秉承以信仰为根本,“以求智为上,得慧力达智海彼岸,圆满菩提”(慧宗《大华波若波罗妙法经》)为目的,从而实现自身健康无疾病,心理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出轮回,用智慧开显生命本源的普妙法门。

微信图片_20200129141418.jpg

普贤菩萨(著名画家陈明敬绘)

 

人是生活在世间的,鲜活的,是在讨生活中成长的,修行成佛自然也必须在红尘中进行,在脚的抬起放下中回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充满着“受、想、行、识、意”,“贪、嗔、痴、慢、疑”,“分别、执着、挂碍”等等迷茫、荆棘、悬崖和陷阱,常使人迷途,不可自拔。那么,如何才能在讨生活中不避红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打破妨碍成佛的魔障,在轮回的迷梦中醒来悟菩提,福慧双修得解脱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如意中修行,在修行中如意,福慧双修又至,这是理想的修行。在现实生活中,修道、修行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处处是鲜花的。修行悟到的过程就是得智慧、提升境界的过程。用智慧去观照生活,生活在智慧中进行。把生活看成是成佛修行的磨刀石,以智慧提升境界,以境界促升智慧,从而达到“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微信图片_20200129141707.jpg

作者张胜利(左)在如意寺调研中

境界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的,不同的智慧达到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决定了不同的次第。不同的次第需要不同的境界。佛,菩萨,罗汉等处于不同的次第,是因为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智慧的缘故。修行就是修智慧、修境界、修次第。境界就是每个修行者的悟境。“依慧崇佛,依佛修行”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因为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议、不可量、不可说的,所以修行是没有止境的,永远在路上。文殊菩萨曰:“于一切法,无言可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境界不可说,一说出来就是阿赖耶的境界,说出来的境界和修出来境界是不同的两个境界。因修行方式不同,悟性高低不同,根性不同,用功程度不同及修行时间长短有别,其能达到的智慧高度也就自然会有所不同,修行次第不同也就在情理之中。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宗偈语:“菩提就是树,明镜本是台。觉悟大智慧,何惧有尘埃?”众生皆有五毒,如何看待它?如何化“常事”为佛事?如何智慧对待,如何不二元对立?每个修行者都应该便宜对待,不能机械套用。由于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读不同,修行方法也就自然有别,遂产生了八万四千法门。条条道路通罗马,法门没有高低之分,不管哪一法门,最终都是回归到上求下化之道——上求佛道,觉悟人生,下化众生,奉献人生。因而只有自己适合不适合的法门,适合自己的提升就快,不适合自己的但未必不适合别人,只有用错人的法门,没有不好的法门。无论修哪一种法门,无论是出家修行抑或是在家修行,都应遵循中国僧格:“依教崇佛,法行合一”(慧宗语),修行都要强调和依赖智慧而非其他,只有智慧透脱了见地才能殊胜。只有法行合一,修行和法才不是两张皮,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而不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何才能做到呢?那就需要做到“四依四不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只有突破知识层面,进入智慧层面,智慧人生,人生智慧,转红尘为觉悟,化生活为菩提。少走甚至不走弯路,远离邪道,不入魔道,正信正行,在满满的正能量中修行,完成解脱。依照“信、解、行、正”四部曲,从实际到超越,再回归。契机契理,随缘而不攀缘,一切都在正心、净心、慈心的前提下做到身心合一。心净则佛土净,“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同样,罪孽也是因心而生,因心而灭,以心为道场,破我执,破法执,境随心转,内在自在了,外境就能自在,于境界中得自在,得解脱。以无分别智,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此时的外境,此时的红尘就是修行的道场,“大士涉俗,小士居真,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微信图片_20200129141713.jpg

作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修行者要有一颗平等心、平静心,不能心存对立,有偏见,不能把苦海和清净对立,把红尘与净土对立,要心开意解,心开了,修行者才能相应;意解了,才能证到。证到了,才是真实的。修行就是对心识的净化,修行过程就是心识不断被净化的过程,修证就是证明境界真实不虚。修行是一种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修证的过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我解脱才是修行的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然后荫覆有性,同登大觉,共坐莲花,同享净土。

 

修行要深入缘起,断邪见,断偏见。在得其法的前提下,真修实干。“有道无求是僵道,有术无道是妖道”。方法与法契机契理,有机结合,修功德以资解脱。修智慧以资般若,修相好以资法身。“功能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相第一”(《维摩经》)。身在三界,心出三界,生命永远处在觉醒状态,心里产生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正念,发的心都是慈悲之心。为了不懈怠,我们普通的修行者还需要让自己的身心在戒律的关照下修行,让言行有戒律可循,在戒律的要求下进行。要明白戒律不是束缚,戒律是生活规范,是生活指导,用来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因为修行者离不开生活,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一切都是虚的,不真实的。“不着于空,不落于有”。外要智慧生活,内修佛佗妙法,以佛的心态面对生活,以佛的眼光善待一切,有情万物,遍礼一切,禅悦法喜,一切通达。“魔道与佛道不二”,莲生于污泥无常、苦、空、无我,反过来就是常、乐、我、净。凡夫常人的心常是二元对立,时常会出现修行妨碍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又会妨碍修行。只有心胸宽广,智慧升腾才能如如不动,世出世间无挂碍得自在。“佛者法身也”。尽管一切众生具如来法身,但它存在而不能显现,而一切诸佛法身既存在又能显现。肉身不过是四大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是空的。“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看透了才能心胸宽广,耳目宽则天地宽,事物短则日月长。看透了才能心胸宽广而不狭隘、不执著;有正见而不是偏见;有慈悲之心而不贪婪,改变认知度,提高思维度,成就深般若见地而不断烦恼可入涅槃。

 

学佛修行应该有戒律,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有法可遵,有法可循,一切都在法的关照下进行。如果把戒律看成是一种负担,修行就会沉重,就会孤立,就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另类,就会离群寡居,生活就会索然无味。戒律不是这样的,火车跑得快需要在轨道上奔驰,飞机在空中飞翔也需在航道上进行,轨道、航道不是约束,而是让火车、飞机在有序的条件下自由行动,同样戒律也不是生活的负担和枷锁,它是为了让修行者的生活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阳光,越来越通透、无挂碍。不被境所转,不被生活所迷,不被假象所惑,不执著于相,心无所住,无住心生,顺逆自在,不被色、受、相、行、识五蕴覆盖住,常在三昧,不以二相。

微信图片_20200129141844.jpg

​作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戒律是对自己智慧的一种考量。智慧的生活,智慧的修行,让修行在智慧的喜悦中进行,生活开悟智慧,智慧指导生活,智慧无穷,生活的禅悦也就无尽。善待自己喜悦,慈悲他人喜悦,利益自己喜悦,施舍他人喜悦,修行自己喜悦,度有情众生喜悦,喜悦无处不在,喜悦无时不在,处处喜悦,时时喜悦。所以修行不能机械的修行,不能在痛苦中修行,也不能僵化地修行,一切都在智慧观照下进行,一切都在通透中进行,一切都在温暖中进行,只有温暖才能成为照亮自己与他人智慧的心灯,才能会为心安一个出烦恼知见的家,一个出五蕴的家。

 

皈依佛、法、僧不能只求表面,更不是当法官,去评判别人,而是求助于法,让法成为自己修行的宝,行动的指南,让心有所依。让心性释放出来,让心回到本源,如其所如,远离生、住、灭、想、执著,放大光明似佛陀,进退合明,不舍佛道而行凡夫事。不二元对立,举身微笑,满目青山,心身清净,永离五盖十缠,无碍解脱,即生成就。

 

修行重在实践,是证悟,在实践中完成自己对佛的修证,去作表率,不能以为一穿僧衣、一皈依,一受戒就成佛了,岂不知这只是一种示法的相而非实质。身心的表现才是真实的,只有实现“觉、正、净”,心开意解,智慧显发,让身行与心行合一,让心行与法合一,心全在道上,全在法上而无分别。只有见法性才能真出相而不执着于相,见了法性出家是菩萨,在家也是菩萨。修行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修行不是泥塑之人而是要度世,修行不一定要进山,要天天持咒念经,修行方法更不是把自己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让自己隔离起来,让自己冷漠起来,天堂未就,地狱生成。应该积极入世,超然出世,“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恒常寂静,从容淡定,以慈悲之心行菩萨之道,只有行菩萨道方可把我们生命深层无名,黑暗的种子转化、净化与升华,从而消除违缘与障碍,让生命驰向莲花彼岸。广利众生成圣道,福慧自在。

 

“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我们来的时候是一个人在哭声中紧握拳头,死的时候是在撒手中,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的。人生的过程就是修行,就应该在今生早些时候预备办来生的福慧资粮。横超三界还是继续轮回,全在自己的选择。有无心愿,决定能否往生,佛法合一,决定往生品位,洞明事理,大慧彻悟,深达境观,花开见佛,圆成佛道,广度众生。

 

以生命唤醒生命,让心灯点亮心灯。心灯在,生命在;心灯灭,万事灭。心灯恒长,佛法永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