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命途多舛,1945年二战结束后,共产党就迫于形势开启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已经撤退到长江以南。虽然解放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但是在同年的10月1日,新中国还是顽强的诞生在日出东方。直到1950年6月,海南岛解放后,大陆地区才实现了全境的全面解放。
1950年,国内基本实现了整体和平的局面,但是局部地区仍然面临着土匪猖獗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死灰复燃的风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1950年6月,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向南朝鲜政权李承晚政府发起进攻,人民军一直达到了釜山地区,眼看着就要把李承晚军队赶下海,这时候李承晚向美军求援。
当时的三八线是二战时期美苏撤军后在朝鲜半岛以这个界限划分的势力范围,当时正值美苏争霸,因此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后美军考虑到地缘政治,决定出动军队。当然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对这场战争寄予厚望,他试图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来拉取国内的选票。因此美军在7月7日的安理会出战决议通过后,率领其余北约国家,组成了联合军队向人民军发起反击。
朝鲜半岛的战局突变,联合军越过三八线后仍然对人民军紧追不舍。眼看着要打到鸭绿江了,这时候美国前线的一位军官放话:"假如人民军躲到中国东北境内,美军会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北"。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让中国不要接受人民军后撤军队,联合军这是要赶尽杀绝!于是感受到边境威胁的毛主席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要不要抗美援朝?
这个问题在党内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毛主席的本意是想抗美援朝的,并且他中意的志愿军司令就是林彪,可是林彪偏偏坚决反对出兵援助朝鲜,理由如下:
第一:国内的局面不稳定,残余敌对势力日益猖獗。这个理由确实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现实。虽然实现了大陆解放,但是对于一些边疆地区,比如西藏,新疆有很多的地方割据土匪势力搅的当地民不聊生。所以相对于外战,解决内部的矛盾显然更加实际。
第二:军队连年征战,士兵疲惫。跨国作战毕竟不同于共产党之前的战争。抗美援朝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战争环境,士兵经过连年的征战疲累不堪,因此现在的话适合休养而不是继续征战。
第三:对手强大,抗美援朝性价比不高。我军的武器装备落后,抗美援朝中面临的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因此战斗胜利的希望不大,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朝鲜影响国内的建设。
但是这些理由都被毛主席一一反驳了,因为主席眼光显然看的更远。他从长远分析认为朝鲜战争不得不打!原因如下:
第一:为了避免未来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新中国刚刚诞生,即将面临着茁壮成长时期,未来的国家利益必然会与美国产生冲突。此时美国已经在台湾驻兵,南部的越南地区也不安分,假如在东北边境美国再驻扎重兵,那么新中国将面临着脚下、腰部、头上三把尖刀。倘若美国想要通过军事手段制衡中国,那么中国将面临三面受敌的军事环境,因此假如中国不出兵,那么唇亡齿寒,战火一定会烧到中国境内。
第二:为了从苏联获取利益。1950年6月金日成敢于越过三八线显然是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因此苏联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逼迫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国必须身先士卒参加战斗,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唇亡齿寒的局面,一方面是为了让苏联继续援助自己进行工业的建设。
第三:为了向世界证明新中国的实力。新中国刚成立就面临着这种局面。假如这次妥协,那么周边的国家必定认为新中国是软弱可欺,因此必须通过这场硬碰硬的战斗向世界证明中国早就不是以前的中国,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
实践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如今中国蓬勃发展,美国已经将主要对手从俄罗斯转移到中国,阻击中国崛起成为了美国政治家的共识。假如现在美军在东北边境进驻重兵,那么当今的中国恐怕会相当难受,因此我们要致敬老一辈的长远目光,致敬那些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