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在灭南唐,夺取后周政权之后,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建都开封,即历史上的汴京,虽然开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属于天下交通要道。但宋太祖还是不满意,赵匡胤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艰",所以计划迁都长安,但一直没成功,迁都计划最后终成泡影,这里就来详谈一下赵匡胤迁都的原因;迁都长安的计划受什么阻碍而没有实现的原因。
一、为什么赵匡胤想迁都?
自古王朝建都,考虑的首要是交通便利,因为古代船运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所以都城一般选择靠近大江大河之处,而开封隶属汴水流域又靠近淮河流域,交通十分便利,经济富庶,这个从后期的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反映出来,开封的好处主要是有利于"居中御远"。
战国时代张仪就曾说"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
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周边无高山,地势平坦,一旦黄河处于枯水期,开封将面临着辽国的极大威胁,赵匡胤从安全守城方面考虑,
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河南""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所以计划向西1100公里迁往长安,因为长安的地势在战略上要比开封安全的多,主要有理由:
长安地处关中,居渭河流域,长安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秦岭,以东是潼关、函谷关等天险,群山环绕的长安易守难攻,天然的防御能力使它成为历代王朝定都在此不二选择,赵匡胤就是基于这一点,所以计划迁都长安。
但是赵匡胤迁都长安计划的计划遭到了群臣以及其弟晋王赵光义的反对。
二、迁都长安遭到哪些阻碍而未能实现
1、起居郎李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上书八条理由,一是新都经济凋敝;二是新都缺少宫殿;三是宗庙未修;四是没有军队;五是新都居民贫困;六是军队粮草缺乏;七是新都防御未设;八是迁都大量军队酷暑难行。赵匡胤只能暂时作罢。过一段时间赵匡胤又继续提出迁都,
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委婉的劝谏道:"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于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李怀忠站在朝廷经济的角度,以开封的优势来阐述,确实也有道理。赵匡胤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还没打消他的迁都想法,赵匡胤以长安有险可守而开封无险可守对赵光义说时,赵光义引用吴起的故事来反对他,"在德不在险"《建隆遗事》,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地理因素,而是政治因素,赵匡胤因为一句"在德不在险"而彻底熄灭了迁都的想法。
结论
赵匡胤迁都先后受到了李符、李怀忠、赵光义的阻碍,迁都长安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汴京开封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繁华,但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尚可,而作为政治中心却不具备条件。纵观北宋走向衰亡确实和都城开封无险可守存在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