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标准从编制起草到最终完成在程序上及具体操作上归纳起来,都离不开以下必要的几大环节:明确主题、提炼大纲、资料调研、前期试验、分工编写,统稿合成、意见征询、研究修改、专家审查及会议定稿等,然而,一项标准在完成后要真正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非易事,这决定于标准编制起草项目组,特别是标准主编人对有关标准起草工作中“点、线、面”的理解及把握。
一
标准起草应注意的“点”
浏览国内标准化活动的当前情况,尽管标准化的历史不很长,标准编制工作相对起步较晚,最初起点水平比较低。但通过近二十年的制定补齐、修订提高,特别是标准清理整顿、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分类要求等运作,也已经逐渐表现出步入理性实用的成熟阶段并通过标准成果的宣贯实施取得丰硕回报。可见,不管是作为标准编制组现实起草工作的必须,还是作为其预期希望达到的高编制水平奋斗目标,标准编制工作的起点水平是个关键之一,具体影响因素如:一是标准草案的大纲提炼、文本草拟的起点是否建立在对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文本的充分研究、了解及客观分析、借鉴基础之上;二是标准主要技术条款及定量指标确定的起点是否建立在对本国、本行业、本专业实际技术发展水平及成熟生产以及应用程度、试验数据的足够把握之上;三是标准草案的几稿形成是否建立在对行业内外专家意见的博采群收、慎重处理、科学采纳的编制方法及工作态度之上;四是标准所用专业术语、定量描述、计量单位、严酷程度要求、章节条文编排等是否能达到高度的标准化,即文字简练、意义明了、条文流畅、编排有序、引用适当以及指标适中偏上、留有发展接口或余地等。
二
标准起草应注意的“线”
三
标准起草应注意的“面”
声明:公益传播,侵删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