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校长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燃”一盏灯,先后送1000多位女学生考入大学,改变命运。
最近,正在读《江苏文库•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的文脉君发现,盐城历史上,也曾有过两位传奇的“燃灯”校长。一位叫季龙图,从清末就开始创办女学、贫女院。一位叫李璧,不但创办女子中学,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苦学生完成学业。
《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
陆玉芹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01
古代社会虽然也有一些有才华、有学识的女子,但数量不多,且只有少数名门闺秀才能从家族中得到教育的机会。“相夫教子”“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观念就像枷锁,牢牢限制住了她们的人生道路。
直到清末民初,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人才太少实由于母教未立,母教未立实由于女学不兴。”
当时,富饶且教育一直相当发达的江苏地区,对此进行的尝试,堪称先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女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01到1903年间,全国女子学校增加到17所,其中仅江苏就有10所之多,占到了60%。
女子学校纷纷设立并开始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虽然在女学的内容章程上仍然有落后性,但这是首次承认女性接受教育的合法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也更加掀起了江苏各地的办学热情。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江苏的盐城地区。
已经出版的《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中就记载了一些相关的人和相关的事。既是这场时代洪流的片段,也是这场历史变革的缩影。
02
近代以来,盐城地区出现了一批知名教育学人,他们吸收时代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传播,甚至亲自在家乡创办新式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盐城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
代表人物有季龙图、印水心、宋泽夫、夏寅官、戈公振、陈玉树、胡启东、袁承业、李璧等。
其中,季龙图的名字是文脉君一定要提到的。
季龙图,字景范,名瑞章,同治十一年(1872)生,建湖县草堰口乡人,是盐城地区新式教育的先锋。
季龙图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业农,但教子有方,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季龙图从小博览群籍并致力于平民教育。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季龙图在盐城创办新式女子学校“养正女塾”,又名“养正女学堂”,开了盐阜地区乃至江淮一带兴办近代女学的先河,使盐城平民的女孩有了求学之所,使她们有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养正女塾”,先后更名“模范女子小学”和“城中女子实验小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季龙图赴南京应乡试,考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 甲辰科再中进士,授为刑部主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季龙图奉召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政治。回国后,受聘到京师法政大学任教。
辛亥革命时期,季龙图与好友沈钧儒、黄炎培等一起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
03
1911 年,季龙图离京还乡, 担任盐城县教育会会长,积极革新教育,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使盐城的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当时,他从上海购回两台印刷机印刷新课本,组织“同声社”,定期出版书刊,又请盐城藉著名学者印水心编印盐城地理、历史等乡土教材。
1923 年,季龙图与张逸笙、赵乃秋等共同在盐城发起募捐,通过募捐所得成立贫儿教养院,招收贫苦儿童入学, 供给衣食,半天读书,半天作工,教授普通文化知识和从事生产的技能, 技能教学分藤、木、织三科。
1928 年,季龙图又开办了盐城贫女院,专门招收贫孤女孩,供给衣食,艺文并教,在文化课外,还开设缝纫、刺绣两科,并对外承做加工业务,使女孩们既学到了手艺,掌握了将来谋生的本领,又补贴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季龙图隐居上海,办起了培明女子中学和灵芝中学,吸收失业的在沪苏北知识分子任教,招收家境贫困的乡人子女入学。
1949 年上海解放,陈毅市长曾数次派人看望和问候季龙图。1950 年季龙图病逝于上海涟闸路寓内,享年78 岁。
04
身为女性的李璧,是那个时代,盐城女子的另一位“燃灯”校长。
李璧,女,字漱石,盐城城厢人,光绪十三年(1887)生,盐城女子中学教育开拓者之一。
李璧幼年从父攻读,能文善诗。安徽世家弟子、留日学生刘雨荪慕其才华,央媒求亲,她从母命许之。嫁后,不耐颓废生活,未到一年便毅然回归,自守清贫,博览群书。后应尚志女塾邀请任教,她自编新教材,竭力宣讲男女平等。
她的舅祖父悯其志、奇其才,为她申请了公费去南京第一女子师范就读。
1918年学成回盐,年迈的县立女子小学校长李鸿钧荐她接任。李璧就职县立女子小学校长后,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大力谋求妇女解放,反对女子缠足、童养媳、寡妇守节等封建陋习。
她与沈继贤、顾湘山等人一起,竭力倡办女子职业学校花边传习所、贫女院附设女子浴室、文昌宫女子小学及师范传习所。1926 年,她发起创办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次年,被聘为盐城中学女子部主任。
李璧还把自己的薪俸, 用来资助刘玉成、李念慈、刘玉贞、李伯华等贫困子女,供他们读完中学或大学。日军侵盐后,转往外地继续任教。
1968 年9月李璧在沪病逝,其遗著多散失,但文稿中“听雨声声泪,思亲刻刻愁,身虽千里外,心却故乡留”等诗句,至今仍为海内外同胞所传颂。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文
图片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提供
特别感谢
陆玉芹
《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主编、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和现代快报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