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头条  
近期从省外入浙旅客每天都在百万人以上 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
2020-03-09 21:31:5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今天(3月9日)下午3点,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第34场,主题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出席今天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的有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还将连线松阳县县长李汉勤。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骆莉莉主持。   首先由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介绍最新疫情情况——   根据新闻发布会议程,先由我通报全省最新疫情情况:3月8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3例。截至3月8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计出院1182例,累计死亡1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220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7人,尚有88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我省自3月2日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以来,除境外输入病例外,一周无新增本地病例。全省本地病例“零增长”记录已连续保持16天,至今未有因复工复产导致的病例。疫情“五色图”已连续8天都是绿色低风险的“一色图”。从治愈情况看,全省累计出院人数已连续19天超过住院人数,出院患者占全部确诊患者的比例达96.3%,仍在院治疗的确诊患者数减少至44人。   为进一步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今天上午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强调,要科学精准研判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借此机会,我向大家通报近期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点穴式”精密智控。据初步统计,近两周从省外进入浙江的旅客每天都在百万人以上。在“三返”大背景下,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尤其是境外疫情快速蔓延更成为我省防控工作的最大风险点。浙江是侨务大省,经济外向度高,与许多国家人文经贸往来密切,防疫情“倒灌”的新一波风险考验也首当其冲。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建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专班,紧扣多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在当前,“外防输入、内防集聚”都丝毫不可松劲,必须进一步扎紧织牢精密智控网,确保防控工作更精准高效。而大数据始终是浙江精密智控的法宝。我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入境入浙人员信息研判,对于经大数据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即时列入清单,实时共享信息。凡从省外或境外来浙的,落实首站负责制予以精准查控,并快速摸排密切接触者。   鉴于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我省对本地或来自省外、境外的重点人员一视同仁,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分类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观察措施。同时,在操作层面尽可能周全,体现柔性和温情。因为管控是针对“风险”,而不针对特定“人”。但在二级应急响应的情况下,管控仍然是必要手段,是避免疫情扩散的必选项。即使居家健康观察,亲友之间也必须严加注意、严格督促。这看似增添了麻烦,却是对彼此最大的保护,也是对包括归侨和外籍人士在内的所有朋友健康和安全负责。从近来不少国家疫情爆发的教训看,科学合理的管控符合最大公共利益。   科学管控、精密智控不仅需要大数据,更离不开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虽然我省疫情总体上趋稳,仍必须切实把好各类“小门”。从乡村社区到厂区商区服务区,以及各种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都要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坚持“健康码+体温检测”受控准入。截至今天12时,全省累计发放健康码6964.6万张。   为适应防境外输入的工作要求,我省加快完善“健康码”机制,优化境外人员赋码规则,并建立海外侨胞回国健康信息预申报平台,加强省际联检部门协同,为“智网恢恢、疏而不漏”提供技术、管理和服务支撑。   二是以多轮驱动复工复产。自2月9日开始,我省以周为时间单位,对复工复产节奏进行了总体把握,大体分为启动准备、加快推进、全面展开3个阶段,促使企业产能恢复率实现阶段性目标。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复工复产,以政府推动为主,基本任务是确保风险受控下的生产经营恢复,将畅通人流、物流、商流作为基本抓手。   随着复工复产的节点任务基本完成,企业的不少共性问题已初步解决,但许多个性问题不断凸显,此时再主要由政府强力推动可能事倍功半。我们也关注到网上若干帖子,反映个别地方为了名义上的产能恢复率,简单化要求企业限期完成用电量任务,导致有工厂机器空转等行为。不管帖子是否有渲染成分,省委、省政府态度是“零容忍”,在相关信息出现的第一时间即下发通知提出明确要求,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都必须实事求是,经得起企业和群众的评判,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浙江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关键靠的是务实。   进入3月份以来,我省复工复产工作将强化多轮驱动,更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更广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政府的职责是营造环境,进一步狠抓政策补缺和政策落地。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政银企协同“五减”共克时艰行动。通过减税,落实落细中央和省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计划为企业降本减负2700亿元;通过减费,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对中小微企业免征5个月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通过减租,多措并举减免企业相关租金,并降低用电用水用气价格;通过减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通过减支,确保今年全省各级财政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和“三公”经费压减幅度均不低于5%,将合计压减政府开支230亿元,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稳企业稳发展等方面支出。   三是促进经济循环全面畅通。复工复产只是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第一步,假如没有整个动态循环系统的打通,复工复产也难以持续。有的企业主之所以复工了更睡不着,很大因素在于订单缺乏保障。所以,需求“三驾马车”十分重要,这是经济循环的源头活水。我省坚持内需外需双向发力,将着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全面畅通。   在外需方面,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力争“生产早恢复、订单不流失、产业链不转移”。现在,不少外贸企业反映订单履约难、码头出货难、市场拓展难。为此,我省以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抓好关联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以龙头企业复产带动全产业链复产。   在内需方面,一手抓有效投资,一手抓扩大消费。大力推进已开工重大项目续建复建,谋划实施一批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领域。同时,启动实施消费新政,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积极拓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培训”等新业态,在主要城市构建“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   为促进经济循环全面畅通,我省进一步完善精密智控指数,将原先的畅通指数调整为恢复指数。新指数分管控指数、恢复指数两部分。其中,恢复指数设惠企政策落地、企业员工返岗、产业链协同、社会秩序恢复4个二级指标。精密智控指数的迭代,意味着政府工作重心的转换。变“畅通”为“恢复”,标志着指数在宏观导向上又继续拓展了广度和深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大面广的浙商都会重新“忙碌”起来,浙江的经济循环不仅会回归常态,还将在抵御危机、战胜危机的过程中实现新跨越。   各位媒体朋友们!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在战疫情、抓发展的非常时期,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始终从浙江实际出发,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势,全力以赴深化精密智控机制建设,全力以赴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记者提问1:浙江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返浙难的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吗?现在浙江在疫情防控中强调外防输入,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有较多防范,现在浙江还向平时一样欢迎外来务工人员吗?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   浙江各行各业的员工都是跨省的,浙江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外地员工的积极工作和努力奉献,浙江将在浙江工作的外地员工亲切地称为“新浙江人”。   浙江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外地朋友,也正因为有这样一大批的外地务工人员,浙江的发展才这么有生机和活力。所以,对于外地务工人员,浙江肯定是一如既往、热烈地欢迎大家。   前段时间,省外人员返回确实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因为严管严控,禁止务工人员出村;有些地方因为城乡公交还没恢复,远离城市的务工人员出行很难等等问题,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返回浙江。   对此,浙江较早成立了由人力社保厅牵头的工作专班,采取的措施有:   一、组建五个劳务合作的工作组,分赴安徽、河南、贵州、云南等劳务合作大省,面对面协调问题。   二、组织化地接返员工。从2月24日开始,浙江各地通过包车、包机等方式,每天接回省外员工达5万人次以上。   三、推进劳务对接。省里和不少市县都出台了不少补贴政策,激励人力资源的服务机构和企业招工引才。   浙江适应疫情防控阶段的新特点,很多线下的招聘活动都转为线上,效果总体上都很不错。不同企业的情况有差异,浙江规上工业企业的员工到岗率已经超过80%,但还有不少小微企业员工到岗比例相对较低。据统计推算,目前已到岗的省外员工大约有1200万人,还有100万左右还没有返岗,浙江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借此机会,想对所有省外务工人员特意说一声,浙江推出健康码,只要申领到绿码,无论是乘火车都能顺利来到浙江,而且马上就能够上岗。希望大家在返浙过程中全程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的防护,浙江期待省外的务工朋友们都能够早日回返自己的工作岗位。   记者提问2:数字经济是杭州的金名片,现在杭州是怎么样用数字来赋能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中,杭州市充分发挥了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的优势,运用城市大脑既有的机制,围绕“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企业的复工复产。   一是企业复工申报办理不见面,创新开发企业复工申报备案的线上平台,线上处理、线下审核、线上反馈,简化申报备案的流程,采用承诺制,备案不见面。目前24万多家企业,300多万名员工都在平台上进行了注册,除了少数影剧院、网吧等负面清单的企业以外,其他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复工。   二是健康码应用全覆盖,首次推出杭州健康码全市一码通。目前杭州健康码的申领已经超过了1200万,日访问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500万,帮助企业精准管控人员的健康,实现即严格防控又有序分工。   三是“亲清在线”的一键通。亲清在线3月2号已经正式上线了,要实现5大功能,实现企业需求在线指导、政策在线兑付、服务在线落地、绩效在线评价、许可在线实现。杭州1+12的惠企政策在“亲清在线”上进行兑现,已经有3.1万多家商贸企业,36.7万人申领领到了补贴,总共兑付的金额达到2.99亿元。   工程建设审批商事登记等这些常规的服务没有停止过,还推出了云招聘等形式。1300多家名企名校名院,推出了28,000多个岗位,将持续一个月多时间。   杭州还在全国率先对工业用地全面推行云上土地签约模式等。   记者提问3:目前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不理想,还有很多的问题,请问省里最近有什么针对措施?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平时发展就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在疫情防控的时期遇到的困难更加集中。小微企业虽然个体不大,但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中,它非常重要,很多大型企业的运转没有小微企业的配套也难以顺畅的进行,尤其是小微企业以及各地工商户,与千家万物相连,与人民群众和基层百姓的血脉所系。小微企业发展的好不好,可以说是社会就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晴雨表。省委、省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是高度重视的,尤其是关注一些共性的难点破解。省里在2月初和2月下旬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3月6日又制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8条意见”,我们在降低要素成本、支持复工复产、减轻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支撑方面都有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2020年2月至6月,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工商业小微企业电费统一按原到付电价水平的95%结算。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用水用气实施阶段性的缓交费用。   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   2020年的3月至5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下调到1%,2021年12月前,减半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督促金融机构将整体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的利率下调25个基点,鼓励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减免普惠小微企业疫情防控相关和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贷款利息,免除金融服务的手续费。   下一步,我们更要抓好政策落地,让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最根本的制约还是市场需求,只要东西卖的出去,生产组织、资金循环终究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对小微企业我们要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我省这段时间一直在这方面发力。   虽然政府的政策只能起外部的扶持作用,但现在政府务必在这方面更加努力。我们要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更精准的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真诚的希望广大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共同迎来经济全面恢复的春天。   记者提问4:我们知道浙江松阳县是产茶大县,现在也是上市的重要时机,在对茶产业稳定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松阳县县长李汉勤: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我们松阳新兴镇的大红山茶园,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茶农忙着采摘新茶。   松阳县在全县有13.2万亩生态茶园,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22个亿,有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自于茶产业,全县外来的采茶工大概有3万人。   我们全力做好茶产业的复工复产工作。   一是确保管得住。2月初,就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研究制定了复工方案,并出台简洁清晰易操作的思维导图,对茶园作业、茶青交易、茶叶加工、干茶销售这4个环节22个方面的流程进行系统规范并严格落实,还推出茶园茶加工、茶青收购的工作证,要求持证上岗。   二是确保产出。为了让茶叶能够及时采下来,一方面,深入挖掘本地的采茶劳动力,通过组建20多个采茶团帮忙团,有效整合调剂县内的采茶劳动力。另一方面,做好外来采茶工管理对接,出台采茶工管理办法,将12家主要中介机构预约的7000余名外地采茶工纳入大数据信息管理,开展提前报备、风险审核等工作,确保稳定后,外地采茶工可第一时间到我们松阳来采茶。   三是确保卖得好。线下方面,我们的茶叶市场每年有全国各地4000多名茶商常驻市场,我们专门制定了市场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预案,要求戴口罩,发通行证和摊位证引导预约交易,目前市场已实现茶叶交易734吨,交易额1.7亿元。线上方面,组建了常山群等实现产销对接,我们还鼓励运用电商和直播平台销售,今年已实现网上交易了98.7万单,销售超过1.86亿。我们还和淘宝等平台合作,3月下旬,将在线上举办第13届中国国际茶商大会及松阳香茶网络茶叶节。总之,我们将进行严密防控,创新服务,努力推动松阳茶产业转危为机,转型升级。   记者提问5:现在已经进入了春耕备耕阶段,怎样统筹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请问这方面松阳是如何考虑的?   松阳县县长李汉勤:抓好春耕备耕是事关全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第一战,松阳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目前,松阳全县1.4万亩早春茶已陆续开采,3000余家茶叶加工户已经实现复工,34家重点农业企业、45家畜禽养殖场、140家农资经营门店也已全部复工复产。各类农资准备充分,品种、数量基本能满足春耕需求。   在工作当中,松阳主要用了5招,也可以说是做好春耕备耕的5法。   一是一线工作法。对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户安排县乡农机人员服务上门,指导开展春耕生产。组织产业技术团队、农技骨干等定点联系34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一企一专班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工作。   二是政策集中法。全面梳理各级惠农政策的干货,制作成简洁易懂的宣传册、明白卡,让农业主体、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如农业政策保险,组织保险公司等单位下乡普及宣传政策;如资金需求,协调金融机构特事特办,鼎力支持。像松阳农商银行,专门开辟了放款绿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已累计发放贷款1.7亿元。   三是产销对接法。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松阳出现的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做好了牵线搭桥工作,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目前,县内主要超市和农户及一些农产品企业形成了紧密联系,建成农产品产销直通车,实现各类优质农产品的保价收购,让农民卖好价,让市民也得实惠。   四是品质把控法。随着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扩大,近年来松阳围绕打造“有机农耕全县”的目标,狠抓农产品品质提升。今年的疫情影响,反而给松阳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好商品有机肥和绿色防治方式的推广使用、农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   目前,松阳正在积极的探索。茶叶交易已经通过交易一卡通实现精准溯源。   五是技术提升法。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农民的空闲时间,动员引导广大农民开展在线学习和咨询。通过各类在线平台的网上微课堂,学习茶叶、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种植管理实用技术,实现疫情防控和技术培训两不误,推动提升科学种田水平。   记者提问6:杭州小微企业复工有什么扶持措施?对沿街小餐饮店有开放有什么保障?   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杭州市总体目标还是两手硬两战赢,市委提出“树信心、鼓干劲、战疫情、促发展、聚焦破六难”。   这个六难是返岗用工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外贸出口难、物资保证难、政策落地难。   杭州市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以同样的标准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实。从杭州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在本次疫情受到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也是下一步复工复产的重点和难点,杭州市小微企业总数有31.5万家,员工人数占全部企业的35%,增加值占全部企业的20%,目前99%以上的小微企业已经复工了,员工到岗率超过了94%。但是产能恢复率一直徘徊在70~75之间,跟整体的企业的复工率超过85%来比有不少差距。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准服务。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进一步发挥全市百名驻企服务网络员,11308名驻企服务员的作用。这些人员都在服务企业的一线,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发挥市场本身修复的功能,鼓励合法、打击非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保障。完善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体系,建立小微企业发展动态监测机制,按照就高原则顶格执行,落实落细中央出台的小微企业税费减免,以及杭州市1+12政策,通过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政商一键通,政策在线实时兑付。据我们的初步测算,中央、省、市政策给全市的减负的额度约是48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惠及小微企业的。   三是物质保障。我们已经开辟了网上的政府保供通道,采用零差价、零上门,点对点的模式倾向小微企业,全力保障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目前杭州市已为各类企业提供口罩3188万只。   四是科技赋能。杭州市有创新企业4540家,高新中小企业743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720家,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好,需要进一步进行科技赋能,也能帮助他们化危为机,提升自身的发展。   五是平台的支撑。杭州市有省级以上的小微园区155家,特色小镇29家,双创示范基地6个,科技孵化器92家,众创空间122家。这些平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保证,也是下一步杭州工作的一个重点。   提及沿街的小餐饮,我们认为都是和民生以及企业的复工密切相关的,杭州现有的小餐饮店超过4万家,目前的营业率超过了95%。在杭州先期开放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指引发布以后,沿街小餐饮总体的防控的情况还是好的,我们也积极鼓励他们提供外卖和打包服务。目前主要还是要落实好商铺的业主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消毒、消杀、人员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属地的机制,有关部门加强日常的巡场监管,在满足民生要求的同时,安全防护工作也必须落实到位。   记者提问7:省人民医院多次派出医务人员赶往武汉一线支援,他们的工作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按照浙江省总体部署的安排,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医院一共分4批次派出205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我们队员目前分别在武汉第四医院,武汉的天佑医院,方舱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由浙江省人民医院组建的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一个多月来已经转战了四个方舱医院,在里面建设了放射科,首次应用了超声机器人,组建了患者资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培训了数百名的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建设、规范诊疗、科学管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贡献。领队副院长也被武汉市委组织部先后两次任命为黄陂和袁家台两家方舱医院的院长,这支医疗队被国家三部委授予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两位队员也被授予先进个人。   由院长带领的172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个重症病区,目前已有24位重症病人康复出院。   另外我们派驻在武汉第四医院和天佑医院的队员们的工作也很出色,天佑医院所在的医疗队也获得了国家三部委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   总之在武汉,我们的队员与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同仁一起,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展现出了我们浙江医务工作者的大爱和担当。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