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季阅读盛典“阅读+”主题对话首场活动大幕开启,“民间故事·经典‘新生’”论坛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分别以《口头文学遗产的传媒传承》和《如何看待民间文学的保护和开发》为主题阐述经验心得。
白庚胜表示,对于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故事的保护是时代课题,在抢救性保护之后,现在已进入以传承为核心的保护阶段。他呼吁要进行六个方面的传承:生命性传承、生产性传承、生活性传承、学术性传承、教育性传承、媒体性传承。
苑利则表示,面对民间文学类遗产,第一件事是保护好、传承好,即面对原始资料,要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科学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我们要求坚守原汁原味保护原则。”他认为,这种保护并非要将民间文学变成僵死的文物,而是要进行产业化开发。对此苑利提出,产业化开发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编辑、出版、展演等方式,将民间文学转化为商品;二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作家、艺术家创作源泉,通过改编,让民间文学重回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