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归国创业人员在傅家边的“遇园故事”
2021-07-12 16:03:3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内,在风景秀丽的山凹村旁,一片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群让每一个到此的游客驻足。古戏台、曾家大院、周邦彦纪念馆……这一片名叫“遇园”的传统古建筑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却早已霸屏朋友圈,这背后是一名归国创业人员的乡村情怀。

遇园由“80后”袁源及其团队精心打造,以散落在江南各地的传统建筑或建筑构件及材料为基础,通过对这些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创新利用,打造成一座江南传统古村落,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傅家边社区融为一体。

袁源是溧水欧美同学会理事、溧水区第五届侨联主席,还是洪蓝商会会员,曾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留学,2008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安徽屹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元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新时代的文化旅游行业奋斗了13年。

5年前,袁源和他的团队来到傅家边筑造“遇园”,被媒体称为一座“搭积木式的奇迹”。据介绍,遇园一期共有500多万个古建筑老构件、材料,通过袁源和团队的精心收集,重新“对号入座”,完成了从“一堆废木料”到“江南古民居群”的重生,形成一幅山水村庄的“水墨画卷”。

漫步遇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亭台楼榭……每一处建筑都是体现古建筑风采的匠心之作。据介绍,袁源的团队中,有十几位国家非遗传承人精通砖雕、木雕、石雕。遇园中的曾家大院就有很多栩栩如生的砖雕。袁源介绍,其中有一幅“苏武牧羊图”的砖雕,第一次见到时破损度达60%,画面不清,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将之恢复完整。

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认定,遇园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这对于即将迎来开园的遇园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格证书”。

“这里有公建,也有水口,还包括了牌坊、商铺、戏台、祠堂等传统建筑,内容丰富,形态各异。”袁源说,“遇园”这个名字具有多层寓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