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上,绝对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会有不同的结局,享受到充分阳光的种子,会获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最后长成苍天大树,没有足够生长环境的种子,也许只是一颗弱小的小苗,甚至还会营养不良,无法成才,家庭是孩子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和营养所在。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孩子从开始接受教育,逐渐成人最后步入社会,成为一个有贡献的社会人,这当中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会随着环境和教育产生变化,但对孩子的影响最深远的,仍然是他的原生家庭。
父母在学习正面管教时,一定要了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因为它是使用正面管教工具时遵循的原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核心: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这里的“个体”,不是指一个人、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自我中心,而是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包括这个人的感觉,想法,行为和他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跟他的目的相关。阿德勒反对,把人的身体和精神,情感和理智,意识和无意识一分为二,他认为这些都是一个个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所有的行为,首要的目标都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作为家庭一员,在家庭环境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有所归属,孩子觉得在家庭中,自己是被认可和接纳的,感受到自己可以融入到家庭中,感受到安全感。价值感就是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感受到自己能为家庭或者为他人有贡献的。
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像一对孪生姐妹,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安全、归属、爱和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两项基本需求,共同的根源就是对爱与被爱的需求。了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每个人的成长如同一个空着的杯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一直在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每次感知到的时候,如同往空杯子里注入了一些水,想象着这个空杯子里面,装满了满满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样的感知将会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行为也会朝向于积极的方面去不断的提升。可是如果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感知是欠缺的,体验是不足的,那杯子里的水是有限的,带来的行为将是消极的影响,也不是我们父母们所期待的。
孩子是如何在家庭里去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于感知-诠释-信念-决定,这是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私人逻辑循环圈。感知就像一台照相机对身边听到,看到,感觉到的事情,拍照储存在我们的大脑,并且会基于当时的年龄和认知的水平,来解读感知到的,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事情。这些诠释就逐渐形成:他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就好像说,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或者应该是那样的。这些的认识会逐渐形成一种信念,而这些信念呢,又会引导我们对发生的事情做出一些决定或者处理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明:6岁的男孩小智,一直是家里的中心,得到全家人的关注。这些感知让小智认为,我在这个家里是重要的,大家都是关注我的,这些都是应该的。自从家里多了个妹妹后,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被妹妹给吸引,小智被冷落了。原来能独立做许多事情,开朗的小智变得粘人又情绪化。做什么事都要妈妈陪,一有要求没有得到就会发脾气,有时还会乘爸妈没看见时,抓妹妹的脸。这些行为让小智的妈妈十分不能理解,也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逻辑,就像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看待发生的事情,戴上什么颜色的眼镜,看到的自己、他人,世界就会成什么颜色的。但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样子。那我们试着进入到小智的身份,带上他的有色眼镜去感受一下他的内心。当小智观察到妹妹,一哭爸妈就会抱、就会哄。当妹妹什么都不会,爸妈花很多时间围着妹妹,很多时候爸妈说没空的时候,都是在照顾妹妹。小智对自己的观察,在他6岁的这个年龄有限的认知里,他的理解是我只要像妹妹一哭就能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的。当我像妹妹那样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帮助和照顾,这些做法能让我能赢得大家的爱和关注。这里例子是对带到消极影响的说明。如果是积极影响,那孩子的行为就正如父母希望的那样。比如小智做了哥哥后独立、懂事,会帮助,体谅爸妈没有时间照顾他等等。
孩子是很好的感知者,却是很差的诠释者,他们所理解的,不一定是事实。但基于这个私人逻辑的循环圈。基于对感知的片面理解,小智产生的消极影响,他做出的决定就是粘人,任性,或者能力退化。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会讲道理,会训斥,会奖励,也会惩罚。那这些反应,实际上是强化了小智的信念,使这个信念循环继续,带来一连串的处事方式。
私人逻辑在5-6岁的时候基本形成,有赖于家庭环境和幼年的经验。对于孩子而言,它的环境主要是由家庭中的互动以及家长的行为信念和态度来组成的,这个环境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潜意识和行为习惯,而这种影响也会伴随其终生。
成年后的我们当面对压力的时候,处事风格依然是处在内在的那个5-6岁的小孩在掌控,你能想象你开车出去兜风,而掌握方向盘的是一个5~6岁的孩子吗?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这种方式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内在孩童私人逻辑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力。
私人逻辑是个循环圈,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循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感知诠释信念和决定,只要当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变化,也就会随之影响到另外三个,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的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感知不同,从而改变结果。父母自己的认知就像一台电脑,我们需要一个处理器,但因为我们没有及时的去更新换代我们这个处理器,所以我们总是用一种很陈旧的方式在面对我们的生活。
当孩子拖拉时,我们问孩子为什么拖拉,当孩子学习被动时,我们问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仅仅是提问,或者只关注事情的表面,我们是很难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的,也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只有在全面了解孩子的整体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从问题的根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停留在表面。
私人逻辑了解对于我们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反思,不断的去提升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是否得当。而对于孩子,我们需要从感知入手,为他们提供充满温馨的家庭环境,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根据自己所感知和积累的经验,渐渐塑造成自己独特的特质形成了他的人格独特性。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没有得到来自于家庭父母足够的归属感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在家庭感受到重要的话,它就会在一生当中都在寻找,谁能够带给他这种缺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几乎都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
如何在家庭里营造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环境,维护家庭的和谐。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当然这又不仅仅是一套系列父母课程,更是一个父母完善自己的过程。课程不是来纠正父母已经在进行的那些做法,而是让父母了解基于人格健康发展的科学做法。课程不是要拿走父母在养育孩子中那些有用的方法,而是让父母们知道除了你熟悉的那些之外,还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新的养育方式。课程不是只听所谓专家侃侃而谈,而是让父母在了解信息,掌握方法后,你自己来践行,成为养育孩子的行家。不再依赖书里写的、专家说的、课程教的这些外在的标准,而是让父母明晰自己的养育目标,帮助孩子从内在激励,发展自信。在家庭环境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意义。
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没有变化,孩子的感知不会发生不同。所以父母的学习,是为了做出完善。需要做出改变。不是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就天天向上吗?请父母跟随着课程的进行,尝试做改变三步骤:第一步觉察、第二步接纳、第三步行动。觉察,让父母内心有力,行事有准。接纳,让父母内在安定、核心稳定。行动,让父母心中有道、手中有术。我们父母不是要追求完美,而是要趋向完善。
很多人觉得自我觉察、内在探索、这些东西都很虚,好些心灵鸡汤,看着好喝但没有解决具体问题。但实际上,内在的成长是一个人处理外在关系的根基,也是稳定幸福感的根源。学点心理学,让我们父母们明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