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袁盛民专访
2023-12-12 17:24:4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袁盛民专访 2023.12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袁盛民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袁盛民   诗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十八大题贺艺术名家。26米长卷一一彝族民俗风情组画多次被中央电视总台视频展播;作品成功举办北京个展并被央视网展播;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多项金奖;赴英、美、加、法、德、日、新等国及港台地区展出或被收藏;入选碑林、《世界美术集》;传略辑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美术家传》、《世界人物辞海》;艺术品等级被认定为一级珍贵艺术品;个人被核定为首批文化艺术国家荣誉获得者。诗作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缉入《世界汉诗大典》并获金奖。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袁盛民:简言之,“培根铸魂”四字的确切涵义是:筑牢国家根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自个儿的文化自信!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是对我们的最高要求,我们的责任就是以' 培'、' 铸'精神去培养下一代,溉泽后学,为国家培育出一批批有用的栋梁之才。

《阮籍青眼》 68×6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袁盛民: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铸、启、润,治国治学、教书育人理念;根、魂、智、心,教书育人、庇泽后昆目的。心、境、身、言,心教最重,境教次之,身教再次,言教最轻!惜在岗时,不懂“心”、“境”,只知“身”、“言”!以为身教就是高境界了,所以示学生以“身”,认为这样便功德圆满,现在看来,似乎有些幼稚的庅!

《水乡》 68×6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袁盛民:如果艺术家心口不一,抑或践行不佳,艺术为人民,那就是张空头支票!空口白话,人人都会讲,但却毫无现实意义。我为人民的理念应该是,我的作品须接地气,须具人民性,须让普通百姓(人民)看得懂,绝不故作清高孤傲,故作晦涩难懂,这样才能对人民大众起到阳光般的引领作用!

《房红树更红》 100×2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袁盛民:我对当代美术创作,无论是国画西画,就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这一当下谁也回避不了的艺术课题,正进行着严肃认真、艰苦卓绝的深刻思考与自省,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锐意求新,身体力行。这是笔墨当随时代、当向现代靠拢的具体行为措施。注意融入作品以现代感,突显其当代意识,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的当代作品,要让我们的后辈们看得惯,看得懂,要让他〈她)们喜欢。这不是投其所好,作品当随时代,无论是国画西画。因未来属于我们的中青年,属于我们的少年儿童,以及他(她)们的子孙后代!

《断云孤棹远》  100×2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

 

袁盛民:中央民族乐团用民族器乐并中国式独特的表演手法,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了西方名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其突发效果、其无与伦比的惊爆振撼力,让洋人目瞪口呆,继之以欢腾雀跃,交相赞美,并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中国音乐以无以伦比的鲜活形象、在西方世界面前完美展现出来的一一中国精神!

 

在国际交流中,中国美术又将如何呢?我习中国画,那就以此来浅谈一下吧。愚以为,中国画可以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功夫独到的文人绘画为主体的传统绘画形式,走出国门;抑或在国内的国际机构与展示平台上亮相。此为国粹、国宝,外国人只能是叹为观止、无以匹敌的!另外一类作品就是形式美感现代转换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量中国画作品,即所谓“当代水墨”。(现代水墨、新水墨……)当下,老、中、青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才俊、画家,百卉斗艳,千面纷呈,没有没有,只有都有,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有……作品面貌,作品深度、广度,猎奇度、梦幻度、鬼异度……让外国人为之瞠目结舌,目不暇接!“你们的“根”、“魂”,我们也会,我们也有!我们甚至会做得比你们更好!”这样有什么不好呢,我认为好,而且很好!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您的作品融合了西方当代艺术理念和东方绘画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您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的?

 

袁盛民:“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我自作我家画、我自吟我家诗”,这些金句,都是我的理想追求,亦是我的终极目标!还是那个准则,那段金句:“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说实在的,为啥非要转换,为啥非要这样做,此话怎讲,我至今都还没弄明白。也许,' 笔墨当随时代'' 与时俱进',是其源头,也是其根本!

 

西方当代艺术理念,东方绘画语言,融合在一起,甚至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个人认为,这是件很难办到的事情。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穿插而已!一句话,东西方元素碰撞上了!

我这把年纪,为什么不埋头苦干,不努力加深传统学养与功力的修为,也是一句话:怕被时代淘汰呗,尤其是怕不被年轻人认可! 

《双河镇》  100×2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您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诗人,您认为诗歌与绘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和相互作用?

 

袁盛民:书画同源。诗画亦同源否,我不知道,也不一定非要知道。我爱画,亦爱诗,古训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我,却得兼了!什么原因,我也想知道。我的几首题画诗,似乎可以说明诗书画三者的内在关系。我的题画荷诗:

晓露缀瑶玑,晨霞染野塘。伫观伊人处,花叶十里香。适宜题我的传统荷花:我的题画墨荷诗:闲来提笔信塗鸦,远墨凝团近墨花。泼破亦须收得住,点睛再写水中蛙。适合题我的前卫一点的荷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以第一首五言绝句《题画荷》为例:“晓露缀瑶玑”:诗情也,“晨霞染野塘”:画意也;“伫观伊人”:似人,似花?梦境与现实相碰撞,境界也,“花叶”:可视、可绘具象也,“十里香”:不可视、不可绘,诗境也!这样说来,二者关系应该明确一些了吧!

为绘画创作而采风,为诗词创作而采风,两件事情均可同时为之,足见二者关系的紧密程度。以我的两首山水诗为例,更能说明问题:蜀山古道行溪山行旅负余霞,古道幽深何处家?自笑晩吟寻捷径,鸣泉送我出岚桠。漓江口占阳朔觅诗泛小舟,搜肠佳句最难求。承传先圣鸿鹄志,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蜀山古道行》中的“自笑晚吟”,《漓江口占》中的“阳朔觅诗”、“搜肠佳句”等词语里,即可看出诗、画之间的不可截割。 “溪山行旅”、“古道幽深”,画面、画景也,“负余霞”、“何处家”,诗情、境界也,“自笑晚吟”、“鸣泉送我”,诗情、画意相融合也。仅此两处,便能看出诗画两者之不可截割!画面款识,(题诗)离不开书法吧,上乘书款方可与优秀诗画作品并躯生辉!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冯筝: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袁盛民:年届耄耋的我,近期的工作与创作计划是“健康优先,事业紧随其后”十个字。

 

在身体健康状况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我会让自己的诗画作品进一步顽强地、顽固地、不知悔改地、不辞辛劳地、坚持不懈地批上“当代”、“现代”、“新”的外衣,让它们愈批愈厚,愈批愈牢,最终赢得业内外同侪和广大中青年观众的认可。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