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寒假,不要忽视孩子的习惯养成
2020-01-15 15:53:4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李浩英

1好习惯让大脑节能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定义上来说,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我们每天的活动当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我们自己主动的决定。关于习惯养成,麻省理工学院大脑和认知科学实验室做了一项这样的研究:

研究人员事先把小老鼠的脑部植入一个用于观测的装置,然后把他们放到迷宫的门口,在迷宫另一端摆上巧克力。当门咔嚓一声打开之后,小老鼠探索迷宫的旅程就开始了。它们起初都会在狭长的过道游荡一会,嗅嗅角落挠挠墙壁,不一会儿似乎闻到了巧克力的香味,于是在兜兜转转无数次碰壁和失败后,最终发现了迷宫里的奖励。这是小老鼠第一次走迷宫时大脑的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大脑都处于极度的活跃状态。科学家就这个实验不断重复,一周以后,小老鼠的脑电波就像下面这个样子了:只有在开始听到开门的声音或者吃到巧克力的时候,大脑的活跃度才呈现极度的高峰状态,在穿过迷宫时,大脑没有什么活动。随着小老鼠对环境的熟悉,他们不再需要去重新探索道路,大脑的决策中心也偃旗息鼓,它此时要做的是“自动地”走那条最快路径。于是快速通过那一固定路径变成了小老鼠的“习惯”。

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探索出习惯由三步组成这样一个固定的回路:第一步存在一个暗示,小老鼠一听到门打开的响声就会想到要去找巧克力啦,“咔嚓声”就是提示;第二步小老鼠开始执行自动的习惯性行为,在迷宫里快速跑动,过程当中不再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思考;第三步奖赏,小老鼠的奖赏就是吃到巧克力,从而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这种奖励有助于小老鼠大脑记住刚刚整个的习惯回路。由此可见,如果想让习惯建立起来,需要满足三要素:第一暗示,第二习惯行为,第三就是奖励。如果你不断地去重复,从暗示到奖励,慢慢地习惯就会养成。当然奖励可以是甜香的巧克力,也可以是可视化的小红花,还可以是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自我满足感。

通过以上实验和生活当中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习惯离不开两个事实:第一习惯的建立并不容易,外在看到的是行为改变,其实内在的是大脑回路的重新建立,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条件反射;第二习惯一旦建立便不会消失,如果基础的事情被习惯化,我们的大脑就不用再耗费精力在这些事情上面,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

《成功的原则,如何达成自己的理想》一书写到:“一旦养成自动性习惯,我们就不会再天天为基础的一些事情操心劳神。这会让我们节省成吨的能量,避免我们把这些能量花在一遍一遍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从而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精力用在创造其他成就上面。”也有科学家指出,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习惯能让我们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这种省力的本事其实是我们人类生存特别大的一个优势。而如果我们的大脑每天把大量的能量消耗在洗脸刷牙走路这些常规性的行为当中,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2习惯养成六步法

第一步,提高认识。现在很多家长都能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家长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影响孩子成长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常常花最贵的钱,去最好的学校,报最贵的补习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家科尔曼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专著《关于教育平等性报告》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依次是家庭背景、学校学习氛围、教师素质以及学校的设备和课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联合在一起的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而很多家长无法用行动兑现。家长只有提高认识,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助力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步,明确的目标和规范,越具体越好。目标越具体越好,同时要有明确的活动细则:比如每天读书最少20分钟,足球基本功练习最少40分钟,每天保障10个小时睡眠等。目标越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也更能坚持下去。

在明确细致的目标制定背后有两点家长要重视:一是小目标的细致制定背后应该还有一个大的人生目标或者说长期目标。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在美好愿景的憧憬下,当下遇到的小困难才会更容易战胜。二是父母和孩子要完成各自的目标,如本月家庭运动计划,至少运动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一家人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成长共同体,家庭所创造的氛围才会更温馨更和谐。无论是哪方面的规范,目标、细则及奖惩都非常重要,这是能否坚持执行下去的前提。

第三步是榜样示范。其实不单纯是孩子,每一个人的模仿性学习能力都很强。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组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这组细胞的最大特点就是看到他人做一个动作时,自己相同脑区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这就是你路过操场看到他人做投篮动作时,你也想跳起挥舞一下的原因。人类所有的学习、交往,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宝宝为什么天生就会学习的原因。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家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极其重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孩子模仿和学习。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所以如果想在家中制定习惯养成的计划并顺利执行,父母首先需要作正面的示范。比如一家人看书的时候,当大人遇到不懂的词句时查字典或互相讨论,小孩子就会在无形之中学习。家人一起跑步打球,孩子看到父母坚持的身影,自然也不会轻言放弃。家长要珍惜并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让温馨的画面成为孩子走过长久人生的最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

第四步就是执行,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需要持久陪伴孩子坚持。2018年暑期,北师大邀请了188个家庭参加了一项需要持续多天的习惯养成活动。目标是每天阅读30分钟、运动30分钟,由孩子和大人共同完成。四周之后的统计如下:能坚持完成每天阅读、运动目标的平均是44家,占总人数的23.4%。而在第四周已经完全放弃的有81家。这样的实验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我们统计的结果如下:最后能坚持100天完成任务的,只有2%;也就是当初参加的100家,最后只有两家坚持了下来!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成功的路上绝不拥挤。做任何事情,只有持续一个月以上,无论是从意志品质还是从脑神经的连接上才会将行为固定下来。这样,再去完成就会容易很多了。人的内心都是追求卓越的,当你多次体会到完成习惯带给你的奖励时,你就会对完成目标的奖励有所渴求。同时一个好习惯也不单纯是事情做得完美和精致。更重要的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的身心会被拉伸从而变得“坚”和“韧”。

第五步就是及时评估。及时评估是管理自己关键一环。在这里我们强调两点:评估要孩子自己来完成,早期可以由家长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去示范。在评估过程中不要在意分数,而要重视孩子在自我评估时的想法与决定。他们需要在评估中反思自己的成长,以及对自己的承诺,从而获得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作出承诺,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付诸实践。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有条理,是对计划持之以恒地实施。所以当父母的,不要过于“勤快”,否则,孩子的自我成长就会变成家长的要求和监督,那样孩子就会想出很多鬼点子来躲避家长的审查和围堵。尤其是有些父母,对于孩子任何一项目标的完成情况都会看到不足,孩子于是就等在那里准备迎接任何形式的挑刺。我们要多从积极、正向的方面评估孩子的目标达成。培养孩子,更多的不是修正他的错误,而是培养他最强的品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获得自信和自尊。

最后就是形成环境。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创建新习惯,改变旧习惯的成功性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或者以学校的小组为单位,利用重大时刻开启新的习惯养成。如在新学年要每天背单词20个,在某次运动会获得第一名后坚持每天仰卧起坐50个,在一次搬家后一家人在新的书房每天阅读30分钟。一群读书的人、一群运动的人,甚至一群戒烟的人,当你坚持不下去时,还有他人的帮助和鼓励,这就是环境的价值。

总之,在习惯养成中,需要孩子和家长各司其职,孩子通过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意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权;家长通过适当的工具辅助孩子记录习惯养成的完成情况,并通过正向的行为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对每个家庭来说可能是一项新的挑战,但我相信,如果你可以坚持,你将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3习惯养成有最佳敏感期

孔子曾经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就像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一样,这些习惯就会如影随形长成你自己的样子。若干种习惯在什么时候养成最重要呢?这还需要我们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

为人父母者都知道“三翻六坐八爬”,这就是说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只要顺势而为,在孩子特定的关键成长期培养他们的若干种习惯,就会事半功倍。

由这张图可见,孩子从出生到3岁左右,运动发展、情绪控制、词汇积累、口语表达以及数学逻辑能力,其实都是有最高峰的发展阶段。3岁以前是培养孩子若干种好习惯的最佳时间,也是早期开发的一个重要作为期。

最佳敏感期是儿童发展学的专用术语,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能力在某个时期内发展最快,最容易获得。

以情绪管理为例,小孩子从出生3个月一直到3岁都是情绪敏感期,喜怒哀乐悲恐惊他都能感受到,同时他们也已经开始在和大人学习情绪管理了。等到1岁半左右的时候,小孩子已经能够感知到愧疚、尴尬、骄傲等复杂的情绪。

任何人的情绪都会从自己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出来。婴儿早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观察和模仿,这个时期成人的陪伴如果能多一些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比如用语言、神态、动作传达出开心、兴奋、喜悦等,给孩子成长营造的环境就是有爱的、安全的、温馨的。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积极分享情绪体验,这在早期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能够和爸爸妈妈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安全性依赖,这涉及孩子终身的安全感建立,对于孩子日后和别人打交道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个时候孩子不懂事,长大了再去教育,其实那就错过了教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间。

再比如运动发展的能力,如果想让孩子后期成为体育健将,八岁之前的专业运动训练就要开始,因为小孩子精细动作的敏感期就在3到6岁,这也是幼儿园大量开设剪纸、折纸、系纽扣等动手课程的原因。以小孩子独立吃饭为例,刚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他是用手抓,之后用勺子。小孩子攥着勺子会出现找不到嘴的状态,自然饭桌上就是粒粒皆辛苦。现实中,家长常常心疼,看孩子自己动手吃太累,于是赶紧接过来自己喂,哪怕追着跑着哄着骗着,但其实我们的勤快和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发展精细动作的能力。在他拿着勺子多次去找嘴的过程当中,手眼嘴全方位的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基于活下去的生存需要以及食物的诱惑,“吃”是每一个孩子的本能,在孩子费力找嘴的时刻,孩子小脑袋瓜会不断被激活,上千亿个脑神经此刻建立起来了链接,认真协调努力工作。基于此,我们建议父母们一定把孩子的成长权利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脑神经建立丰富链接的机会。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平日生活中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系扣子绑鞋带,越是精细的动作越好。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很多生活技能,在家能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到幼儿园也不给其他人添麻烦。早期重视养成的这些好习惯,会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他人的交往也会更顺利。

当然,我们强调敏感期是指某些能力在某些时间段出现,此时抓紧训练最好。但并不否定个体在以后仍然可以获得这样的技能,只不过会更加困难一些,时间也更长一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