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时光,走进颍河边的这座有着两千年的古镇,安徽阜阳口孜镇。
在这里,遇见了一座古寺。
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古寺门口,爱国爱教,在这里生动地体现着。
古寺坐落在老街的南头,据说这座古寺修建于明朝洪武二年,计算一下,明朝洪武二年是公元1369年,距离今天已经有652年了,不过,重修是在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距今已有141年。
古寺门口,有一面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落款日期是2012年12月26日公布。
当天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夕阳,从院子的西边散射进来,说来也巧,这天正是当地镇子上的回族群众过来参加斋月,不时地有很多人在准备晚上的斋月吃饭的伙食。
我看到还有从外地赶回来的,有从浙江回来的,也有从安徽合肥回来的。
路过这个镇子的时候,之所以被这所古寺所吸引,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镇子的简介,就想走近这座古寺,近距离地来看一看,感受一下。
当时,开车进来的时候,路过口孜镇的一条老街,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路面很窄,并不是很宽阔。
安徽阜阳口孜镇老街
询问了街上的不少人,才找到这座古寺的位置来。
进入古寺前,门前坐落着两只石狮,形态传神,而且我发现两座石狮的头顶石头都光滑滑的,应该是被不少人用手抚摸过时光的印记。
石狮大约有半人高,能够让人觉得不是穿越的物品,倒是停在里面的几辆摩托车和电瓶车。
因为是春天了,所以,能够看得清院子里面已经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多了一层绿意盎然的生机来。
虽然,我不信奉宗教,我只是对这古建筑之美感兴趣,所以,我还是怀着一颗对古建筑和这里的独有的生活情趣的人们而来,我想,去探究一下这样的慢时光里,人们都在干什么。
进了寺门,古寺右手边的一道回廊,我看到有红色的水桶和白色的洗衣机。
住在院子里的人告诉我,这里是男水房和女水房,平时是他们各自沐浴更衣的地方。
他们说,这个古寺平时也是镇子上全体回族群众共同做礼拜的地方。
一位回族奶奶抱着自己八个月大的小孙子和一位镇子上的村民在一起,很高兴也很幸福的样子。
小孩子天真无邪,老奶奶也是一脸的福相。
只不过,孩子和老奶奶的头巾,告诉了我们他们的生活习俗来。
古寺经过几百年的沿袭传承,院子里也散落着一些石柱的底座等历史的痕迹。
据《阜阳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时候,回族群众就迁入到当时的古颍州地区,随之也带来了这样的寺庙。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7年的时候,当地政府还给这里的阿訇每个月发放生活补贴。
改革开放后,这里及周边的几座古寺相对来说,都请了阿訇过来主持寺里的日常活动,比如做礼拜或者斋月等等。
不仅是在口孜镇,在白屯、洄溜、关池涯、行流、龙王堂、青云街、东关、南岗等都有这样的古寺。
只不过,有的毁于洪水淹没,有的年久失修倒塌,还有的毁于战火。
如今,在这样美好的时代里,兴许才可以有这样安静而又幸福的静谧时光吧。
镇子上的人,都很朴实,这里的回族群众也都很客气,而且,待人也很友善。
掩映在绿色树木下的祥和生活,让我看到了这个时代下,最朴实的老百姓最幸福的生活一面。
同很多地方的寺庙一样。这里也有一些刻着的石碑,大概就是谁谁谁捐资多少钱吧,无论多少,都有名字的记载。
也许,在652年前,刚刚建造这座寺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晓得,今日透过时光,青葱的树木下,已过了500多年,不过,这也正是大家所期盼的幸福美好吧。
这个院子错落有致,据说,这个古寺的院子现在有3200多平方,一位从浙江回来参加斋月的一个小伙子说,他小时候生活在这里,现在虽然人去外地发展了,但是还是会经常回来,这里有自己很难忘却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这座古寺就是这个样子,伴随着口孜镇的千年历史,这座古寺也给这古老的集镇,添加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
时光,这么多年,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变化过自己的色彩,一年四季,生死轮回,早已经悄无声息地漫过一个又一个墙头瓦砾,在光影转换间,消失了你的容颜,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我不知道常年生活在这个镇子上的人,对身边的古寺还有没有一种新鲜感,不过,古镇上的回族群众更多的还是一份敬意吧。
不大的古寺连同着这千年的口孜镇,一次又一次地在光阴转换间,陷入历史的回音中。
院子里,现在保存完好的建筑还有30多间,有大殿也有望月楼,这种重梁起架构的建筑造型,在墙面上还有砖雕,不仅有花草也有虫鸟,独特的风格与典雅古朴的造型,让人看一次就沉浸在历史的时光中一次。
一砖一瓦间,都有历史的痕迹,这个痕迹,伴随着这个千年古镇口孜,留下过许多光影斑驳的故事。查阅千禧年的一本《阜阳乡镇地名集》,上面记载着古寺所在的口孜镇的地名由来。
地名集上这样记载道,“口孜镇位于阜阳市区东南部,明朝留陵镇,清朝称留陵口,该镇屡遭洪水泛滥,居民从四周筑堤,逐渐成为一个‘口’字状,故名。”
地名集的记述,只是一种说法,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和一个历史名人有关,那就是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得刘伶。
相传,刘伶曾经到这里来游学,可能就和今天咱们很多的人去自驾旅行差不多吧,也或许如中学生那样的研学之旅。他一定是顺着颍河而来。这里呢,还生产一种酒,可能大名鼎鼎的所谓“杜康酒”,刘伶这位大师被杜康酒香所吸引,想来也是酒量不错,喝了很多,所以,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一醉三秋”。
后来,刘伶死后就安葬在这颍河边。
当地人们每到夏季的时候,为了防止洪水的侵害,就在刘伶墓地四周围成“口”状护堤,所以就有了“刘伶口”的名字,也称“留陵口”,后改称“口孜集”。
穿过庭院的深深光影岁月,不知道这里曾经来过多少人,又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做过礼拜,许过美好的愿望。
它,只安静地坐落在古镇老街的南端,我也是转了好几次弯才找到地方。
据当地老百姓说,口孜老街是一个圆圈,那么,这个古寺其实就在这个“口”字里面,而这样的一个“口”,其实也在挡着外面的颍河水,同时,也在护佑着这座古寺,用自己的胸怀去容纳这明洪武年间,从北方而来的同胞们。
在当地,这古寺其实已经融入了颖淮文化之中,颖淮文化也在包容着这样的文化留存。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寺自初立到现在几经修葺,走过652年的岁月。
这里的人们,依颍河水而立,而兴,也成了南北交流和物资集散的重要地方。
被时光冲洗过的古寺,与周边的杜康造酒、贞贤徐母、至柔颖水早已融在一起。
如今,紧靠颍河北岸的这座古寺,也是皖北阜阳保存历史最早,最完好的的一座古寺了。
当年,颍河边的这座古镇,是见证过“日有千帆过,夜有万盏灯”的盛况的,每个时代的劳动人民,都曾在这里留下过历史的汗水,历史的憧憬。
长条椅子上,刻着的古寺汉字,在傍晚的光影中,显得那样真切。
历史上,在古寺建造后的两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这里改属中都临濠府颍州。又过了两年,在明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又改属中立府颍州。大约一年后的明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属凤阳府颍州。
口孜镇上的回族群众
这座古寺的兴建,还有来自西北的回族群众,其实是与历史上明朝的人口大迁移有关的。
明朝初年,也就是在明洪武二年,这样的迁移开始,“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歌谣是从明朝初年开始传唱的,伴随着几百年来各个姓氏。
从明洪武二年到明永乐末年,较大的迁移大约有18次之多,历史上迁移的总人口超过100多万人,迁民地区涉及今天的18个省市的500多个县市。
最主要,就是为了当时的发展社会经济。
其实,这也同时伴随着生活习俗还有文化的一种大的交流融合,从今天来看,历史意义很大。
这位大姐有50多岁了,她和镇子上其他的回族姐妹一起在准备斋月的晚餐。
人很好,也很和善。
我给她拍照的时候,厨房里炖着的牛肉真的很香,当地的口孜牛肉也是地方特产。
她邀我晚上一起留下来吃斋饭,因为我还有其他事情,所以,没有留下来。
右边的这位大姐,已经60多岁了,她们一起在准备晚上的斋月饭。
前面的盆里炖了一盆的鸡,看起来就让人流口水,我问她们这鸡肉卖不卖?
她们客气的说这是晚上的斋饭,不过,撕了一个很大的“鸡翅膀”给我吃,我也是毫不客气的品尝了一下,味道鲜美鲜嫩得很。
这位是古寺里主持日常活动的阿訇,他正在和族里的一位年轻人讨论一些斋月的事宜。
平时,婚丧嫁娶也是他来主持,阿訇人很低调谦逊,他在这里时间也很长了。
穿过古寺的走廊巷道,前面就是古寺里的望月楼了。
一般,每到斋月的时候他们会到望月楼望月,望到初月后会封斋或者开斋,所以,就起名叫望月楼了。
时光的印痕随着走廊的条椅穿光而来,这个古寺不仅记录过历史,也在见证着这古镇上今日的祥和宁静和幸福时光。
颖淮大地,不仅仅有口孜古镇,口孜古镇上不仅仅有这一座古寺,还有很多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古迹,也都记录着每个时代的历史痕迹。
颖淮大地上的劳动人民是可亲可敬的,这里的历史文化是历久弥新是充满包容的。
告别这座古寺后,继续在颖淮大地上,去探寻我们的下一处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
本文是图说江淮独家原创图文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图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请点击关注图说江淮,带给你有温度的视觉人生,欢迎私信提供故事线索,讲述你的人生故事,温暖每一个前行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