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走出人类世:以艺术与科技交融的方式探索宇宙生命与自然
2021-11-22 15:33:1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11月16日,“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和昆泰·嘉瑞文化中心正式开幕,展期跨度为两个月。继2019年“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之后,由未来论坛与锡纯基金会再度联合出品的“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继续深耕科学与艺术交流互鉴的新模式,探索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新篇章。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汇集由冯小明、高峰、林本坚、卢煜明、马大为、潘建伟、彭实戈、山世光、苏萌、王皓毅、王贻芳、许晨阳、薛其坤、周其等14位科学家(包括10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和4位青年科学家)与诺敏·博尔德(Nomin Bold)、陈文令、范勃、费俊、李晖、刘大珩、刘可、苗颖、缪晓春、孙原、苏永健、u2p050、王度、薛雷、杨千、展望、张一帆等17位(组)艺术家携手创作的23组艺术作品,囊括雕塑、装置、媒体影像等多种呈现方式,从人类认知的边界,科学与艺术协同创新的角度,共同思考如何“走出人类世”。
 
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顾振清致辞
 
“科学家、艺术家以不同方式发出‘走出人类世’的呼声,呼吁人们反思全球生态失衡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重估并重构人类在地球生命史与地表生物圈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开幕式上,策展人顾振清表示,此次展览旨在结合现实与社会语境思考科学的艺术呈现,“他们在彼此的跨界交流中发生的催化剂效应,势将催生更多的思想实验、认知破局,从而在知识生产的更高维度上产生聚变效应。”
 
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致辞
 
未来科学艺术展联合出品方,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介绍了展览相关情况:“此次展览参展科学家、艺术家,还有作品数量相比2019年的‘物演’展,都有了大幅增加,作品呈现形式也更加多样。这是科学家和艺术家集体智慧的一次碰撞,是感知力和想象力的一次互补,也是锡纯基金会与未来论坛的强强联合。”他指出,“未来科学艺术展,既是一个推动艺术与基础科学、人文科学之间集思广益、跨界集成的创新展览模式,也是一个助力创作、学术、教育、文化发展的复合型IP品牌。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推动艺术革新,更希望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促进艺术的升华和进步。”
 
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致辞
 
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展览的期许:“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大众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创新与艺术创作的魅力,为热爱科学和艺术的人们带来美妙的感受。我们更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青年人和孩子们关注科学、热爱艺术,如果能为孩子们带来有益的启发,让他们感知到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美好,我想这将是未来科学艺术展最大的收获与价值。”
 
艺术作品公益捐赠仪式:(左起)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艺术家陈文令、费俊、杨千,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
 
艺术作品公益捐赠仪式:(左起)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艺术家刘大珩、苏永健、缪晓春,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艺术家刘可,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
 
为此,未来论坛做了诸多尝试与努力,并得到了参展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其联袂创作的作品将悉数捐赠给未来论坛。部分作品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和昆泰·嘉瑞文化中心展出后,将移至科普场馆继续展出,并计划在全国开展公益巡展,以期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为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带来超越普通视角的体验,使其对科学产生新的理解与认知,推动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暨“走出人类世”科学艺术展启动仪式举行:(左起)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策展人顾振清
 
开幕式最后,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暨“走出人类世”科学艺术展启动仪式举行,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顾振清上台,宣布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暨“走出人类世”科学艺术展同步启幕。
 
此次展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的部分将持续至2022年1月16日结束,昆泰·嘉瑞文化中心展厅部分将展至2021年12月16日结束。
 
艺术家谈“走出人类世”科学艺术展参展作品
 
艺术家杨千x科学家卢煜明基因重构序列1号
 
综合材料装置荧光材料、玻璃、宣纸、墨、紫光灯与木平台尺寸可变2019年
 
杨千(技术支持:赵东波、田渊、亓梦婕)生命之河
 
多媒体影像、互动装置尺寸可变2021年
 
杨千:用科学与艺术探索生命和宇宙本源
 
此次展览展出了我的两件作品——《基因重构序列1号》和《生命之河》,其中《基因重构序列1号》的构想来源于参观生命科学家卢煜明实验室之后,有了用染色体创作作品的想法。染色体承载的DNA是生命的基因,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源泉。
 
作品《生命之河》中,我把细胞放大做成动漫,并以多媒体影像方式将其投射到地面,让其以布朗运动的形式不断流动。当观众走入影像空间,就会与地面投影的细胞形象产生互动。运动中的细胞形象既分离挤压,又聚合交互、共生共存。细胞运动像生命之河一样源远流长,又跟人类自身生命的进化息息相关。在如今高度发展的现代性生活中,人类更需要一个绿色环保的自然与高度发展的文明共生共存。这两件作品都聚焦于对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探索,与此次展览主题“走出人类世”相辅相成。
 
艺术家费俊x科学家许晨阳情绪几何2.0
 
粉笔、黑板、机械装置、3D打印物体、数据采集模块、图形生成软件尺寸可变,2/6版(与许晨阳、刘正奎合作作品)2019年
 
费俊水曰
 
互动装置、AI程序、自动化装置、3D打印部件、实时监控影像等尺寸可变2021年
 
费俊:智能技术不仅服务人,还可以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曰》是我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的一件作品,结合AI人工智能声纹情绪识别技术,观众可以通过私密性的语音输入方式来与池塘中的水“交谈”,而水则会以其原生的语言(涟漪)来回应。这件作品是我“万物有灵”创作计划之一,以“艺术与科技”的方式来探讨万物有灵的哲学命题,并尝试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对话的可能性。作品尝试把科技作为灵媒,让自然以一种超自然的“自然语言”来发声,通过重建人与自然的超级链接,唤醒我们在文明进程中遗失的对自然的敬畏感。
 
对我们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为人提供智能服务,还可以用来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界面。《水曰》这件作品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试图激活语言之下,无法言说的一种交流。
 
这项技术在研发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在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缺少有效的数据样本来培养这样的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系统。他们的数据样本量也就上千条,远不足以支撑系统的识别准确率。我们与研发团队达成共识,将作品在艺术展览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反哺给科学家来用于机器学习,这些可能超过10万条以上的有效数据,将会大大提升这项技术在声纹情绪识别上的精度。
 
所以,在这样的跨学科合作中,我们不只是通过科技的运用实现了科技艺术的实践,还推动了艺术科技的实验,将艺术创作融入到研发的核心工作中。艺术和科学在这样一种动态的创造力循环中形成了有机的相互赋能。
 
为第一届科学艺术展创作的《情绪几何2.0》让我认知到情绪可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艺术能量和变量,这件作品以人的生理数据(情绪)作为艺术作品的源动力,而不是由我们通常所认知的意识、智力、经验来驱动。虽然这两件作品对于情绪的使用方式不同,但某种程度它们都具有疗愈性。《情绪几何2.0》通过几何图形把人的情绪绘制出来,使观者达到释然的目的。《水曰》通过水对人的一种反向情绪回应,形成一种“水疗”似的精神疗愈。当系统测绘到你非常忧伤时,水会给你一种非常雀跃的回应,当你的情绪非常愤怒时,水会用一种平静和充满禅意的情绪回应你。
 
艺术家苏永健&刘大珩x科学家王皓毅肉身映像
 
影像装置+表演金属、橡胶、软管、电子元件、感温变色材料、传感器尺寸可变2021年
 
苏永健&刘大珩:《肉身映像》对身体的重识与再感知
 
技术和计算机的悄然侵入,致使我们正在共同面临一个身体主体性不明确、肉身与感知趋于缺失的境地。在作品展演现场,我将以往不曾关注的自我身体中生理反应、情绪和姿态的细微变化通过传感器进行精准捕获,并将捕获数据与机体装置的动态和声音进行同步,试图建立人类肉身与人工机体之间具备某种感知交融的共振场域。此时,机体装置在某种程度上既作为以技术重新唤醒肉身感知维度的延伸,也宛如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或是映像。
 
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反馈只是手段,我们的着力点更多在于从制造互动到建立关系的转变——在展演现场,肉身似乎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而机器也如同肉身一般,我们既着力于呈现人类与机器之间纠缠不清的边界,也试图借技术将不曾可见的身体内部反转并暴露在外,以此探讨人工技术与身体的关系,并袒露地发问技术具身时代下人类肉身经验的未知去向。
 
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亦存在对探求真理和开拓人类认知边界的共同追求,生物科学家的介入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跳出艺术之外的角度,对生命的本质赋予新的理解和认知。我们一致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合作应力图以平行、互塑的姿态反复碰撞,换句话说,我们有必要将科学家视为与艺术家对等的角色。我们期待科学要素的介入再一次坍塌我们的思维体系,也期待我们对科学家的干预与本次合作的作品《肉身映像》的核心脉络一样,使科学家透过我们也来自我反观对生命的重新领会。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