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
——《长江边的名城》
全国热播,好评如潮!
“第九集:眉山苏家”
更是引发
每一个眉山人对故乡的缱绻情深
对三苏的无限敬仰!
系列节目为何对“三苏”青睐有加?
选择眉山用意何在?
主讲嘉宾——
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
接受眉山广播电视台专访
为您精彩讲述!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
苏轼的老家在眉山
记者:在长江边的名城节目中,您专门讲到了眉山,讲到了眉山苏家,选择这个地方来讲有什么用意吗?
程遂营:《长江边的名城》是我在《黄河上的古都》《丝绸之路上的古城》之后讲的又一个系列的节目,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长江文化也有和黄河文化不一样的地方。黄河文化用一些词汇来形容它,我们可以说它是雄浑的,它是雄壮的、博大的,像李白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但是长江在我的心目中好像一首诗、一支歌,而我们在想到长江文化的时候,如果说它是一首诗、它是一支歌,不由得就会让你想到歌咏长江的那些诗词、那些诗人、那些词人,在其中既有李白又有杜甫,当然,可能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苏轼。所以无论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无论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无论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等等这些诗词,你都很难把它和长江隔离开来。回过头来,很多朋友也许不知道苏轼的老家在哪里,因为苏轼这一生走了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都做过官,比如海南岛、惠州、密州,但是他的老家是在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之畔的眉山。我们把苏轼称为苏东坡,但是,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很多人称苏轼为“苏眉山”。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在选择《长江边的名城》进行讲解的时候,可能在我的心目中间,一开始就想到了苏轼,那想到苏轼的时候呢,又把他的老家定在了眉山。
一个人的成长,家乡是非常重要的,家乡是哺育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最主要的一方沃土,所以我们中国人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说,我生活在河南大学,在开封,当21岁的苏轼带着他19岁的弟弟到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这个时候,一举成名,轰动了整个北宋都城,但是,你回过头再想,那21岁之前呢?苏轼的学问是哪里来的?就是他的家乡眉山,这方沃土哺育他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讲到苏轼的时候就不得不讲到眉山,这也是当时在《长江边的名城》里面我之所以把眉山列入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
眉山与“三苏”相互成就
记者:您是怎么理解“三苏”和眉山这个城市的关系的呢?
程遂营:现在是旅游的时代,我们在想到成都的时候会想到诸葛亮跟这个城市的关系,对吧?我们会想到杜甫跟这座城市的关系,李白跟这座城市的关系。而我们到武汉去旅游的时候,会想到李白和崔颢的《黄鹤楼》的诗。我们到开封来游玩的时候,有些人想到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与开封的关系,但是,很多朋友可能想到的是“老包”,包拯与开封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座城市可能需要一张文化名片,而这个文化名片可以是建筑,比如说像南昌的滕王阁,像武汉的黄鹤楼,是人们最多的选择;也可能是个人物,那一想到眉山这座城市的时候,除了“三苏”,你还会想到谁呢?所以,实际上,眉山就与“三苏”发生了水乳交融的关系。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眉山成就了“三苏”,但换一个角度来讲,也可能是“三苏”成就了眉山,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的关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众多的像苏轼这样的文化名人、历史名人成就了长江文化,我们也可以回过头来说,是长江母亲河来哺育了长江边的这些文化名人,所以“三苏”与眉山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关系。
眉山是一座文化名城
记者:在长江上游的这些名城中,眉山扮演着一种什么角色呢?
程遂营:眉山有山有水,是一座“山水名城”。当然,因为成都平原,特别是成都是一个大的都市,人们往往集中在成都,但是实际上,成都平原哺育了很多城市,而眉山也位于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它在古代的时候地位还很重要,比如就在“三苏”生活的这个时代,眉山不仅仅出了“三苏”,我在讲到《眉山苏家》的时候也提到过,其实那年苏轼和苏辙参加的科举考试时间是1057年北宋的嘉祐二年,这年录取的进士有388人,被称为“千年龙虎榜”,在这个榜单里面,除了苏轼和苏辙其实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眉山的进士,录取到进士里面的有十多位,只不过有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因为苏轼和苏辙的名声太大了。而另一个统计数据表明,在北宋的时代,眉山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和中进士的人数是全国的平均数的好几十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眉山这个地方是一个文化的圣地,在“三苏”生活的北宋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的名城,也是文化教育相当发达的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文化的背景,也不可能产生三苏这样的伟大的文学家。
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讲授的《眉山苏家》,从眉山这方水土这方人滋养了“三苏”娓娓道来,到眉山这座城市与“三苏”相互成就,再到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圣地,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读懂了眉山城市的精神内核。留给我们当代眉山人的思考的,是如何传承弘扬东坡文化,让千载诗书城享誉巴蜀、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