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2021十大颠覆认知的教育发现:好学校不靠鸡血,瞎猜考试能学得更好……
2021-12-23 11:26:4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2021年马上又要过去了!这一年是什么样的一年呢?

 
疫情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家长们经历了从“内卷”到“双减”,心情犹如过山车;
 
吃瓜的脚步倒是一年到头都没停,听说最近群众纷纷表示“低于一个亿的瓜我就不吃了”;年末种子选手王力宏,已经以“签约35小时后就解约”的速度,取代了年初代孕弃养的郑爽,成为“內娱代言时间最短代言人”……
 
 
 
不过,比起盘点吃了多少瓜,“爸爸真棒”的小伙伴们认为,送走2021年更好的方式,还是盘点今年的教育界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毕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最好的对抗焦虑的方法,永远是学习。正如畅销书《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里面讲到的:
 
“对付不开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一些东西。这是唯一屡试不爽的方法。你会变老,身体颤抖;你可能晚上睡不着,听着静脉紊乱的声音;你可能会怀念自己的挚爱;你可能会看到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摧毁,或者知道你的荣誉被卑劣的人践踏。这时候,你只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学习,了解世事为何及如何变迁。”
 
K12教育专门网站Edutopia每年都会发布“年度十大教育新知”,盘点一年里与教育有关的科学新发现。大家可以先复习一下去年我们整理总结的教育新知👉早睡半小时成绩提高5%;男女数学无差别;ACT高分,大学反而考更差……
 
 
 
 
那么今年的“十大教育新知”都有哪些呢?闲话少说,上结论:
 
 
 
#01
 
“最好的学校”原来不靠鸡血?
 
什么是好学校?那些高中毕业率、大学入学率比较高的,是不是就算好学校?想必大部分家长都会同意。
 
而在2020年底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中,人们调查了超过15万名芝加哥公立学校的9年级学生,发现那些更注重“学习的社会与情感维度”的学校,在这两个标准上,居然击败了那些主要关注考试成绩的“鸡血”学校。
 
 
 
 
 
“学习的社会与情感维度”指的是学校里的社会关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复原力等等。看重这些有点“虚”的东西的学校,不仅高中毕业率和大学入学率比“鸡血”学校更高,而且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都能带来同样的提升。
 
首席研究员C.Kirabo Jackson在接受采访时说:"看重社会情感发展的学校实际上对孩子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对于在教育系统中表现不佳的弱势学生群体来说尤其大。”
 
这个发现折射出的事实其实也不新鲜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无法用短期的考试成绩衡量,而且,它的作用可能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学习的社会与情感维度”或者“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这个概念最近在全球教育界很热,它有点像一般人认识中的“情商”,很多学校都会强调自己如何促进孩子的社会情感学习。但是另外一批研究者发现,家长对这个词非常“不感冒”。
 
 
 
#02
 
家长为啥这么讨厌
 
“社会情感学习”“软技能”“成长型思维”?
 
美国福特汉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批家长,要求他们把一组跟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的短语按照好恶进行排序,发现他们最不喜欢的三大词汇就是“社会情感学习”、“软技能”、“成长型思维”。
 
为什么讨厌这些词呢?因为它们很“模糊”,缺乏实质性内容,而且跟学术没什么联系。还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些词很“白左”,对它们有偏见。
 
但是,正如前一条研究结果指出的那样,“社会情感学习”其实是能促进孩子的学术学习的。2011年就有一项对27万名K12学生的研究表明,接受社会情感学习SEL的学生,社会和情感技能、态度、行为和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改善——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对他们进行追踪时发现,SEL的好处仍然在持续——他们学业更成功,更少产生不当的行为,也更不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
 
怎样才能改变家长对这个词的负面感受呢?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给“社会情感学习”这个词稍加修饰,把它变成“社会情感和学术学习”之后,它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就提升到了第2位。而且,家长其实特别喜欢“生活技能”(Life Skills)这个词,大概因为它听上去比较容易理解。
 
看来,以后想要强调“社会情感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它“翻译”成家长能听得懂的语言,并且跟“学习”联系起来。毕竟,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最关心的东西始终还是学习呀!
 
 
 
 
 
#03
 
先考个“瞎猜”的考试,
 
居然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本年度教育新知里面最“反直觉”的了。
 
先上结论:当你要学什么新东西的时候,先别忙着学,先去考一场关于要学的内容的考试(这个时候你还对学习内容一无所知呢,只能靠“瞎猜”),然后再去学,效率会比传统学习方式高出49%!
 
其实以前人们就知道,考试有助于学习,在学习之后参加练习测试的学生,表现会比只学习不测试的学生高出27%。但为什么“瞎猜”的预测试效果甚至比练习测试更好呢?
 
 
 
研究人员推测,“犯错误”是成功的关键。“瞎猜”的考试中,学生一定会犯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开始真正的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动力,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而且,学生毕竟不会对要学的内容完全一无所知,他们总会知道一点点背景知识,这就构成了“有根据的猜测”。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进行有根据的猜测有助于学生将背景知识与新材料联系起来。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当你去做“纠正错误”这个不太令人舒服的工作时,学得是最有效率最持久的。因此,大胆去犯错吧!只要你有机会纠正它。
 
 
 
#04
 
假装要去教别人,
 
也能让你自己学得更好!
 
“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弹”来了。这个方法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命名的“费曼学习法”,也即学习新东西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把这样东西教给别人。
 
但是,你是不是一定得给别人教一遍才有用?还是仅仅想着要把它教给别人就够了?
 
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学生分成两组,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段关于“多普勒效应”的科学文章(“多普勒效应”是一种与声音和波有关的现象,解释了汽车向远方飞驰时音调和音阶的逐渐变化),然后告诉一组人:你们学习这段材料是为了准备考试;告诉另一组人:你们将向另一个学生教授这段材料。
 
 
 
等学完以后,研究人员并没让第二组人真的去给别人教授这段材料,而是让他们和第一组一起参加了一次考试,测试他们对多普勒效应的事实回忆,以及他们从阅读中得出更深入结论的能力。
 
结果发现,那些以为自己要去授课的第二组学生,不仅比第一组学生记得更牢,学习深度也更深。甚至课程结束一周后再考试,他们在事实回忆方面的得分还高出9%,在进行推理的能力方面高出24%。
 
所以,下次学习的时候,怀抱着“我接下来要把这些教给别人”的心态去学吧!你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有不同。
 
 
 
#05
 
“好老师”的秘密:长期主义
 
在天下所有的工作里,教师可以说是“越老越值钱”的工作之一。
 
为啥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是能像变魔术一样管好课堂纪律,让孩子们乖乖听话,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一项研究在对比了新手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以后发现,两者的行为模式确实是不一样的。
 
虽然课堂上总是会有不听话的学生扰乱纪律,但是老教师会在课堂上使用一些积极主动、建立关系的策略,提前预防糟糕的行为发生。
 
他们也会从整体的角度处理纪律问题,始终在考虑如何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清楚地传达老师的期望,从源头掐灭“捣乱”的种子。
 
 
 
 
老教师还会适当地“假装没看见”学生的微小违纪行为,因为他们更专注于课堂行为的内在动力,而不是被一大堆鸡毛蒜皮淹没。
 
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小小地违反纪律,新老师经常就会马上给予严厉回应,但有经验的老教师则不会那么在意。他们更加“长期主义”,会去追寻学生做出不当行为的根源,在维持纪律和让学生自治之间保持平衡。
 
而且,有经验的教师会尽量在非公开的场合下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不仅给学生“留点面子”,也维护了好的课堂气氛。
 
 
 
#06
 
数字阅读并不比纸质阅读差!
 
……但要看怎么比
 
我们一般都会觉得“纸质书比电子书好”,因为读电子书容易走神,也缺乏“真正的书”的那种重量和触感。但事实上,你也许只是被“怀旧的心情”蒙蔽了双眼。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把数字阅读给予的许多工具(比如字典、注释功能等)移除掉,那么纸质书确实比电子书更容易理解,但差距非常小。
 
 
 
 
 
2021年一项综合了许多其他研究的荟萃分析则发现,当数字书和纸质书“基本相似”时,孩子们更容易理解纸质书,但当电子书能够针对故事内容而增加一些“动作和声音”时,它的优势就超过了纸质书。
 
每一种新技术的盛行,都必须克服怀旧情绪。确实有研究表明,人们用纸笔做笔记时比打字学习效果更好,但是现在,新的数字图书都具备强大的工具,让读者可以查单词、注释、回答嵌入性问题、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这么多工具加持之下,老实说,实在没有必要紧抱着纸质书不放了。
 
 
 
#07
 
PBL真的有用!
 
今天的学校,大多数看起来仍然和100年前一模一样,当时的学生正在为进入工厂,做“流水线工作”做准备。
 
但是,现在的学生需要更复杂的技能——协作、高阶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等,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而学校里却很少有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这些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校给出的方案是:PBL(项目式学习)。
 
PBL近年来火遍全球,但受到的批评也不少。经常有人说它太没效率、不看重基础知识等,但倡导者说,PBL和传统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共存,互相补充。
 
最近,两项新的大规模研究,涉及全美114所不同学校的6000多名学生,为PBL提供了正面的证据:结构良好的“项目式学习”比传统学习方式更好。
 
在这些研究中,中小学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比如为当地农场设计水系统、用简单的家用物品创造玩具等,来学习重力、摩擦力等知识。
 
随后的测试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远远高于那些使用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而且不论学生的社会阶层、种族和阅读水平如何,都从中得到了好处。
 
 
 
#08
 
疫情年,老师们太太太太太累了
 
美国“公共教育革新中心”在2021年1月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工作量在去年春天疫情席卷全球时“激增”,然后就再也没减下来过。今年秋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24%的教师报告说自己每周工作>56小时,而疫情之前只有5%的教师是这样的。
 
疫苗似乎也没什么帮助。2021年4月,纽约注射第一支疫苗四个月后,92%的教师说他们的工作比疫情前更有压力,比先前调查的81%还要高。
 
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来源并不只是工作时间的延长,还因为当学校没有好好做准备的时候,强行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会使工作量剧增。
 
 
 
 
 
2021年的几项重要研究发现,教师在缺乏必需的资源和设备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结果每周要花20多个小时来调整课程,以便在网上使用。
 
而且,他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界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必须“永远在线”,这种工作状态是难以持久的。
 
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并不容易,因为现有系统中的许多问题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消除它们不是一日之功,但是,制定严格的规则将工作和休息分开、在支持不够的情况下不随便使用新的技术工具教学、定期分发调查表以衡量教师的幸福感、倾听教师的意见以确定和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09
 
移民学生不是负担,而是宝贝
 
一般人都会觉得,接受移民学生会给教育系统造成巨大负担,因为学校要帮助这些孩子学语言、适应当地环境……放在其他孩子身上的精力就少了,但新的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2021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佛罗里达州社区学生的130多万份学业和出生记录,得出结论:移民学生的存在实际上对“美国出生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随着移民学校人数的增加,考试成绩也会提高。对低收入学生来说,好处尤其大。
 
 
 
 
研究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虽然移民学生最初可能需要额外的学校资源,但这些孩子一般都特别吃苦耐劳、好好学习,会对养尊处优的美国当地娃有好的影响。
 
还有一位教师拉里·费拉佐则认为,课堂上如果有英语不够好的移民学生,就会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考虑“预先的知识、搭建学习支架、最大化可摄取知识”等等问题,从而把学生教得更好。
 
 
 
#10
 
童书中的肤色、性别平等任重道远
 
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最受欢迎和最受尊敬的儿童书籍(包括“凯迪克好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里,黑人、亚裔和西裔角色的皮肤都“太白了”。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梳理了上世纪写的1130本儿童书籍,比较了两组不同的儿童书籍——一组是获得主要文学奖的流行书籍,另一组是基于“身份认同”的奖项所青睐的。该软件分析了有关肤色、种族、年龄和性别的数据。
 
 
 
 
 
他们发现,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里肤色较深的角色越来越多,但那些最受欢迎的书籍——最常从图书馆借出或者出现在教室书架上的书籍——会把有色人种的肤色画得比较浅。
 
而且,当里面的成人角色比较“有道德或正直”的时候,他们的肤色往往更浅,比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著名黑人活动家马丁路德金的深肤色被画成了浅棕色或者米色。
 
 
 
同时,这些书籍里的女性角色很多都只露个脸,很少能听到她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化表现是我们价值观的反映。研究人员总结说:这些受欢迎的书当中显现的不平等,其实说明了我们价值观中的不平等。因此他们认为,种族和性别平等都还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