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怎样教孩子识别不靠谱的“科学”观点?
2021-12-27 12:27:0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孩子们每天在各科课堂上都要接受各种信息的连番轰炸,这些信息包括各种事实,原理,理论。在科学课堂上,孩子们还经常看到各种实验结果,这些结果通常都挑战他们原本的想法。

 
孩子们通常都不假思索地相信老师的实验结果,“约定俗成“地缴枪投降,放弃自己原本的想法,接受教材的结论,而毫不怀疑实验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会习惯于盲目地改变自己的想法,盲目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这个问题只存在科学课上吗?不是的。这不,几年前,一则颇为轰动的新闻就揭露了这个问题。
 
米饭也能“听懂”好坏话?嗯。。。
 
广东的一位小学老师把三碗米饭放到教室后面,让学生们每天下课后对着第一碗米饭说,“你真漂亮。。。“,对着第二碗说,”你太恶心了”,而对第三碗米饭不理不睬。
 
每天如此,一个月过去了,同学们发现,说好话没有发霉变质;用力骂的会开始发霉;而不理不睬的发霉最厉害。
 
老师告诉孩子们,“你看,你对米饭的态度会影响它是不是会变质。米饭尚且如此,我们就更要对身边的同学多鼓励,不要恶语相向。”(炖得好一手鸡汤啊!)
 
 
 
这事儿不靠谱!
 
 
 
这个实验有种种不靠谱儿。
 
1、三碗米饭不能证明一切!
 
这个实验只用了三碗米饭,每碗代表一种情况--赞美,谩骂,或是不理睬。可能特别巧,被赞美的那碗米饭后来就散发出香气,而被谩骂的那碗就变臭了。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当真啊!
 
2、其次,这个结果可能不是"好坏话”的错。
 
“好坏话”在喊冤!“米饭臭了,是同学们唾沫里的魔鬼干的!”确实,米饭变质可能是霉菌造成的,也许我们真的错怪“好坏话”了。
 
3、最后,这事得请些个科学界的专家帮忙鉴定一下吧。
 
我们这么喜欢依赖专家,这次怎么就不找些“米饭”专家、“细菌发酵”专家、“实验"专家来一块给这个米饭实验开个研讨会,来个专家会诊之类的呢?
 
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希望孩子们不盲目相信证据,而是能够通过批判地思考和质疑证据,得到历经考验的结论。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深谙规则-掌握科学研究的套路
 
要帮助孩子们识破这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心灵鸡汤故事,我们需要吃一包装满科学研究套路的干货。
 
科学研究都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最好每次研究结果都一样,而不是中彩票一样,走了狗屎运才偶然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某碗米饭偶然变香或者变臭,也许就是中了六合彩而已。
 
科学家的套路是,用很多碗米饭,做很多次实验,看最后结果是不是都一样(科研不但很费钱,还很费米啊!)。
 
再比如,要避免人的偏见影响结果。让有着美好心灵,抱有“米饭能分辨好坏”美丽信念的孩子去闻米饭,就像让西施的脑残粉去判断西施有没有去过韩国(你懂的)一样,难逃主观感情色彩对客观判断的影响。
 
 
 
👉苦练内功-存点科学知识的干货
 
光明白科学研究的套路还不够,要不被这样的伪科学新闻忽悠,你确实得存点干货,关于某个话题的领域内的知识。
 
在识破这个米饭实验新闻时,你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让米饭发霉变质?明白霉菌是米饭发霉的罪魁祸首,才能看出可能是“唾沫星子”“侮辱”了我们的米饭(论“喷饭“的负面作用)。
 
这个米饭实验里用到的干货,是我们中小学就学到的东西。其他很多的科学新闻里用到的干货,可能就算我们开一万个脑洞也想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请专家(不是砖家)了。
 
👉自知之明-我是不是内行
 
人能耐有大小,但咱得有个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就是,大多数人都不是内行。咱们既没有足够的干货,也不精于科学研究的套路,更甭提不懂科学的”潜规则“。既然这几个识破不靠谱科学新闻的技能点我们都没有,那我们就低调点儿,有自知之明,不瞎判断,省得一不小心暴露自己的无知。
 
👉力所能及-我不懂,我可以提问
 
如果你胸怀大志,凡事都想探个究竟,但是技能点还需要进一步修炼,你能做的就是提问。
 
比如,你可以问问到底这个实验本身靠谱吗?做这个实验的人是不是想靠这个实验结果获利(比如,米饭实验的原版是用“水知道答案”--水能辨别美丑,这个结论的提出者想用这个结论卖号称有着最完美的晶体结构、能延缓衰老,包治百病的”高能水”)。
 
 
 
▲有日本教授为了反驳此观点,出了另一本书叫《水什么都不知道》,可以比对着看。多读多看多思考,才能识别不靠谱的观点。
 
👉场外求助-我还是得靠专家
 
如果你实在没兴趣、也没那个技能辨别新闻的真假,那你还是得靠专家。不过记住一点,就是你要找的应该是靠谱的(接受过良好科学训练)、内行的(不只是相关行业,必须是专业特别对口的)、有节操的(不随便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任何意见)专家。
 
米饭实验新闻里,有一位“心理专家”作证:“米饭实验得到了心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支持,是真实可信的。我们高度怀疑这位“砖家”知道量子物理学是什么,这样的“砖家”观点,在我们相信之前还是要三思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