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别让原生家庭背锅”,这本颠覆三观的书,戳到了中国人最隐秘的痛
2021-12-27 11:54:41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进入年底,发现“瓜”特别多,还桩桩件件都有“教育警示”意义。

 
比如王力宏的离婚大战背后,大多数人在讨论“千万不要做全职妈妈”,还有些人在看过《王力宏家庭深扒文》后表示:“他变成妈宝男,和父母的强势、包办、功利,一定有关系!”
 
不得不说,近几年教育界、心理学界,“原生家庭的影响”话题真的很火,而且人们几乎不会质疑。
 
但是,今年有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突然火起来,并旗帜鲜明地反驳了“原生家庭论”:“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某个样子,不要从原生家庭找原因,那是ta自己选择的”。
 
套在王力宏事件里,就是:“王力宏都40岁了,还从他爸妈身上找原因?拉倒吧,他完全是因为自己就喜欢变成这样,别让原生家庭背锅!”
 
是不是很颠覆认知?诸如此类让教育界大跌眼镜的理论,还有:
 
“哪怕孩子不爱学习,那是他自己的课题,家长不要干涉”。
 
“不要表扬孩子,因为表扬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的评价’,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看到这儿,想必有朋友已经血压升高了,其实书中还有更多反常识、颠覆三观的内容,这只是冰山一角。
 
也正因为此,《被讨厌的勇气》被认为是“教育界、心理界的‘一声炸雷’”,连作者也隐晦承认这些内容是“烈性药”。自然也不可避免,有人骂、有人夸,评论十分两极化:
 
差评说,“内心很难受”、“看得我火冒三丈”、“简直胡说八道”。
 
好评说:
 
还有人回味,“书的后劲很大,几年前读起来觉得是毒鸡汤,如今突然读懂了”。
 
我读《被讨厌的勇气》最大的感受是,它是一本毒舌、犀利的“心理自助疗愈书”。
 
阅读过程中你会有不适、有狐疑、很烧脑,但也有一些“思维工具”,能帮我们在面对亲子关系、职场关系、日常社交时,拥有更强大的心脏,活得轻松一点、开心一点。
 
△《被讨厌的勇气》也被拍成了日剧,但评价褒贬不一,有专业人士说“歪曲了书里的内容”
 
今天,和大家分享书中一些观点,不代表我同意,但也是打开多元视角,了解另一种思维方式,欢迎留言讨论。
 
#01
 
“如果你有不幸,
 
追究童年经历、原生家庭没啥意义”
 
“心理创伤不存在,人的不幸是自己选择的”。这是《被讨厌的勇气》中,最颠覆的一个观点。
 
在做解释之前,我需要补充一下观点的提出者——阿德勒,一位出生于1870年的心理学大家。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
 
他和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如果你很少听说他也正常,阿德勒曾经师从弗洛伊德,后来因为观点不同而闹掰,转而自己去创立了一个心理学流派“个体心理学”。而《被讨厌的勇气》整本书,就是借一位“毒舌哲人”和“傻憨憨青年”的对话,剥洋葱一般把“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阐述出来。
 
阿德勒为啥和弗洛伊德闹掰?
 
弗洛伊德相信,“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这是现在教育界、心理界被普遍公认的观点,所以很多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会给出答案:“错在你的原生家庭,不在你”。
 
而阿德勒斩钉截铁:弗洛伊德说错了,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一个人现在不幸,和过去经历没有关系,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这个观点怎么解释呢?举个例子。
 
一个极端的“宅男”,多年蹲在家里闭门不出,只要踏出房间一步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也不是他不想出门,他十分希望到外面去,拥有一份工作和正常的生活,但他就是无法改变现状,多年维持着“死宅”现状。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剧照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他很可能是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和,或在学校、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惧怕与人交往,或者童年太过娇生惯养导致成为了“寄生虫”。总之,往过去的经历去回溯,似乎总能找到创伤缘由。
 
但阿德勒会说:恰恰相反,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就是,先有了“不出门”这个目的,才为了达到目的而制造出不安和恐惧情绪。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那为什么他会不想出门?
 
大家先从这个“宅男”父母的角度来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是个极端的“家里蹲”,你是不是会很担心,整天想着如何帮他回归社会,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是否有误,也会尽力提供帮助。
 
而“宅男”不出门的目的,恰恰就在这里——通过不出门,让父母担心,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收获父母的愧疚心,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而他一旦踏出家门一步,就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茫茫人海中微不足道的意愿,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所以,哪怕他内心没有意识到,但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他以为自己是因为创伤而无法出门,但其实是因为不想出门、害怕出门导致不确定的结果,而制造了“创伤”和应激反应,这样就能心安理得不出门。
 
所以他的不幸,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如果不太好懂,再举个例子。
 
一个年轻朋友,喜欢写作,想变成一个小说家,但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自己的解释是,“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写不出,也从未参加任何比赛。
 
如果让阿德勒来评价这个年轻人,可能更毒舌:“没时间”只是你自己找的借口,你不去写、不参加比赛,就是因为害怕被人评价,更怕万一作品太差而落选的现实,而如果说“没时间”,在别人看来,好像就等于“只要你有时间去参赛,就有能力获奖”。
 
所以,你的“写不出”、“没获奖”,是你自己主动亲手选择的。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A说:童年经常被父母打,所以自己做了父母以后,也会控制不住打孩子,难以改变。
 
阿德勒:得了,你是因为“打孩子更简单”,“不打孩子的教育方式太难学”,所以主动选择打孩子,原生家庭只是你给自己找的“合理理由”。
 
你改变不了,也是因为你认为改变太难,主动选择不改变。
 
听起来,很残酷,很毒舌,不近人情,是不是?这也是很多人读这本书时,心里感觉难受、愤怒的原因——“做不好某件事,自己也很着急啊,你不给支招,为什么还要如此冷酷地揭短呢?”
 
阿德勒也并非没支招,他的解决方案是:与其纠结与无法改变的因素(过去经历,原生家庭),不如关心自己能改变的因素(对过去经历的看法,世界观)。
 
拿阿德勒自己举个例子。
 
他的身高只有155cm,一般人可能会很苦恼,“如果再长高10厘米,我的人生就会愉快很多”。
 
但阿德勒认为,这个想法很无聊,身高已经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有朋友说阿德勒的矮个子“有让人轻松的能力”、“不太有威慑力”,那么这个身高反而也是一种优点。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却可以改变“如何看待被给予的东西”。
 
我认为,对没有太大心理创伤、平时总是对现状不满的普通人来说,阿德勒这套思维方式,是可以借鉴的,能减少很多自怨自艾,给我们积极改变的勇气。
 
尤其对于父母,也可以从小教给孩子,“不要过分纠结于无法改变的,去关注你可以改变的”,能让孩子对很多问题“想得通”。
 
但是,对于曾遭受过严重伤害,心理创伤非常深的人,你还能说“你的不幸是你自己选择的”这句话吗?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被批判比较多的地方。
 
#02
 
“作为父母,
 
不要随便干涉孩子的人生课题”
 
“课题分离,不要随便干涉别人的课题”,是阿德勒主张的另一个犀利观点,书里甚至有一章专门叫做《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放在亲子关系里,“课题分离”就是:孩子爱不爱学习,以后走什么路,生活状态如何,这是他的课题,不是我们的课题,父母不要妄加干涉。
 
这个论点,很多父母估计已经在生气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孩子小,不懂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让他“放羊”,岂不是害娃一辈子?小时候哪怕采取强硬手段,也得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啊。
 
对此,阿德勒的解释是这样的,大家看看是否能被说服。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来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因此,父母不要干涉孩子的课题。
 
而在判断“有没有干涉”之前,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因为让孩子学习这件事,一般都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人,应该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习。
 
答案是,要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
 
孩子不学习这件事,带来的后果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得不到好工作、生活困顿…这些结果最终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所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是一种操纵
 
很多父母会干涉孩子的课题,逼迫孩子学习,说“让你学习是为你着想”,但事实上,很多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虚荣心、支配欲),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纵孩子,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
 
而每一个孩子,都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期待而活着。
 
还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把孩子的课题看作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当意识到的时候,父母已经失去了自我,人生沉重而痛苦。
 
#03
 
“孩子‘存在’这件事,
 
就已经值得我们感激、喜悦”
 
那么,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孩子不学习的时候,真的要放任不管吗?
 
不,阿德勒心理学不推崇放任主义,因为“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就学习而言,阿德勒认为家长应该这样做:
 
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
 
在孩子没有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在孩子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做好准备给予帮助,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直面课题的是孩子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他本人,正如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注意,这种帮助,不是“表扬”。因为: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会在无意中营造上下级的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孩子也会为了获得表扬,按照父母的期待、迎合父母的价值观,进而压抑自己。
 
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
 
而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如何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主动向父母求助,并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呢?
 
阿德勒说,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也就是,仅仅是孩子“存在”于我们身边这件事,就值得我们喜悦和感谢。
 
我们平时为什么喜欢评价孩子?是因为,我们心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的100分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相比,我们势必会对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也会用各种“评价”挫伤孩子的勇气。
 
我们不要这样。
 
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和感激。即便孩子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真诚为孩子的存在而喜悦,孩子也许就会感受到自己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主动去变得更好。
 
「写在后面的话」
 
不可否认,阿德勒的很多观点很激进。但也必须承认,书里还有一些话,可能会直戳很多人的心底,引起强烈共鸣: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肯喜欢自己?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你的父母不同意你的选择,但关于你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也不必干涉。”
 
“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人生谎言。而选择了自由生活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勇敢争取自由。”
 
以上思想,都是阿德勒在100多年提出来的,足够超前。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