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养老投资骗局有哪些
2022-04-30 08:32:41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全省文化旅游行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启动全省文旅行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迫切愿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实际举措。
 
通知指出,各地文旅行政部门、文旅经营单位、行业从业人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次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事业健康发展,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紧紧围绕打击整治涉老旅游经营活动以及艺术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交易和康养中心建设等领域存在的欺老骗老行为这一工作目标,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硬核举措,确保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强调,专项行动要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要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有效识骗防骗,营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强大声势。要明确整治重点,主动对接公安、司法等部门快侦快破快办一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同时有效运用行政处罚手段,强力整治行业涉老诈骗乱象,对犯罪分子和违规经营者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要抓好建章立制,及时总结专项行动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将其固化为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为打击养老诈骗、规范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通知要求,各地文旅行政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运行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严格督导考评,对发现的重点问题、重点线索和乱点乱象等加大督办力度,对专项行动后仍发生重大养老诈骗案件的部门和单位,要依规依纪进行问责。
 
【养老投资骗局有哪些】
 
常见的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骗局
 
社保类——诈骗常见骗局
 
1
 
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能以特殊条件帮助办理社保,在收到受害人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2
 
发放社保补贴或办理“优惠”参保缴费的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以要发放社保补贴或者办理社保“优惠”转档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者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3
 
谎称社保卡出现异常的骗局
 
诈称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者在异地被刷卡,声称社保局已锁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信息;或者声称为防再次被盗须办理转款手续诱使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4
 
谎称个人信息被盗用办理了异地社保,社保卡涉嫌犯罪的骗局
 
此类诈骗往往与冒充公检法相结合。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称受害人社保卡牵涉违法犯罪案件,需要受害人配合异地公安机关调查,之后声称帮转接公安机关或者让受害人拨打指定的“异地公安机关电话”,通过电话诱使受害人配合调查,将钱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养老服务类——诈骗常见骗局
 
1
 
以提供“服务”为由,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骗局
 
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高额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2
 
以提供“养老服务”为由,引诱老年群众加盟的骗局
 
以投资养老公寓、酒店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3
 
以提供“养老产品”为由,引诱购买服务的骗局
 
打着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资金。
 
投资养老类——诈骗常见骗局
 
1
 
“投资养老”骗局
 
骗子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苏杭蓉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2
 
“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3
 
“投资返利”骗局
 
骗子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4
 
“养老银行”骗局
 
最近,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冒充类——常见诈骗骗局
 
1
 
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及通讯录信息,混淆视听,打着急需用钱的幌子(例如:xxx住院、出车祸、做手术等),抓住人性的软肋,让你向其或其提供的账户里赚钱。
 
2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的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某购物平台客服或物流客服,谎称你购买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或包裹丢失,需要给你退款赔偿,有些老年人不懂如何操作,诈骗分子便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甚至让老年人在各大平台进行贷款,将钱转入他们提供的账户。
 
3
 
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表明身份(我是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编造涉嫌银行卡洗钱或以账户异常资金不安全等情况,要求其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如何识别养老投资骗局】
 
●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提高法治意识: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树立安全思维: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提高反诈意识: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公检法,提到钱(转款),第一时间是要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立即拨打110进行求助;在此特别提醒公安民警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凡是通过电话、网络联系,要求配合办案的都是骗子。
 
除此之外
 
儿女也要与老人多多沟通科普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