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5月11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洪洞县发现春秋至清朝时期墓葬9座,其中最大的一座为春秋时期墓葬M6,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150余件套,有铜、陶、石、金、骨、漆器等。
墓葬M6位于发掘区内西北,为东西向竖穴土坑墓,口大底小,墓口6.2×4.8米,墓底5.2×4米,距地表深10米,面积达30平方米,墓壁四周抹青膏泥,有积石积炭。随葬青铜器种类多,鼎有两套,一套不带盖的鼎4件,一套带盖鼎5件,还有成套的编钟编磬乐器组合等。
【春秋时期距今约多少年】
春秋时期,距今(2020年)2790-2496年。战国时期距今(2020年)2495-2241年。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其实春秋只是是东周的一个前期,也就是东周的一部分。严格上来说应该叫东周春秋。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导致西周灭亡,他的儿子周平王东迁都洛邑。
在这之后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1、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伯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古时有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
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3、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等。1123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4、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春秋末年,范蠡提出的"农末俱利"的思想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他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把价格调整到一定范围内而作到"农末俱利"。
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其次,他明确提出了商品价格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当地处理好谷价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
5、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谁可以替代相位,管仲推荐了公孙隰朋,并要求齐桓公远离开方、竖刁、易牙三人,管仲死后,继任的公孙隰朋、鲍叔牙两位相国继续沿用管仲所留下的政治制度。管仲的后代被任命为大夫,世世代代享受福荫。